跳至内容

wb 读书群 2024/01-02

2/28 “Eminent Victorians” by Lytton Strachey
时隔多年重新捡起这本,主要是因为从前一本里得知Keynes年轻时热衷于抢Strachey的男朋友。耽搁下来的好处是现在有了机器翻译这件新式武器,里面碰到大段不加注释的法语都不怕了。
第一卷最长,讲红衣主教Manning,其实同是也为牛津运动的灵魂人物Dr Newman作传。两位神职工作者先后都‘弃暗投明’,从英国国教转为罗马天主教,但之后教廷对他们的待遇几乎有天壤之别,被踩在地上的Newman最终发现他背上最深的脚印来自Manning。这卷一半教海沉浮,一半讲经辩道,很不厚道地说,看人家为教义呼哧呼哧钻牛角尖有一种隔岸观火的乐趣。看到Manning最喜欢的教义是‘洗礼重生’,又教皇得知英国国教在圣餐仪式中使用圣杯很吃惊,Manning为此就很受打击,都有莫名喜感。Stella Gibbons说教义辩论的特色是其‘over-subtle flavour’,真的很确切。
作者对Newman和Manning两人持有的态度还是很鲜明的,对前者是近乎怜惜,对后者往轻点说是揶揄。且对比:
— (Newman could have been) an artist whose subtle senses caught, like a shower in the sunshine, the impalpable rainbow of the immaterial world
— The Church of England is a commodious institution; she is very anxious to please, but somehow or other, she has never managed to supply a happy home to superstitious egotists.
第二卷讲白衣天使Nightingale,其实她是a woman with demons,意志刚强,立志改造英国军部,生生拖垮了她多年的亲密盟友Sidney Herbert。书里对她面临的庞大挑战,军部这台老旧的官僚机器的描写很有Yes Minister式的黑色幽默:
–He had sallied forth into that tropical jungle of festooned obstructiveness, of intertwisted irresponsibilities, of crouching prejudices, of abuses grown stiff and rigid with antiquity,
— The separation of the bones from the meat was no part of official cookery: the rule was that the food must be divided into equal portions, and if some of the portions were all bone—well, every man must take his chance
— hospital materials were sometimes carried to and fro three times over the Black Sea, before they reached their destination
作为Virginia Woolf小圈子里的成员,Strachey的妇女盟友身份不难辨认。他特别指出Nightingale书中有一段是:
something particular, something personal, something impregnated with intense experience—a virulent invective upon the position of women in the upper ranks of society. Forgetful alike of her high argument and of the artisans, the bitter creature rails through a hundred pages of close print at the falsities of family life, the ineptitudes of marriage, the emptinesses of convention, in the spirit of an Ibsen or a Samuel Butler.
此书选的人物都和政教高层紧密相关,(‘Eminent’这词不是虚的),相比之下第三卷里一位Rugby School公校校长的身份就逊色一些——但鉴于英国公校文化影响之深远,Arnold博士的入选也很适当。作者把他提出的perfect制度称为大孩子的寡头统治。这卷里的嘲讽可能拉得最满:
Nevertheless most youths of seventeen, in spite of the warnings of their elders, have a singular trick of carrying moral burdens lightly. (无论如何,绝大多数十七岁的少年,不管他们的长辈如何告诫,都有对道德负担举重若轻的蹊跷本事。)
(这卷里有串联前三篇的彩蛋: 某位为Nightingale鞍前马后的助手是Rugby毕业生,大学时又深受牛津运动影响。)
最后一卷讲Gordon将军最后的日子。Gordon(烧了圆明园,又帮李鸿章镇压天平天国的那位)被派到Khartoum主持撤退,但有去无回。围绕英国政府是否营救,作者用慢镜头讲了一个悲剧故事。(关于制造舆论:The engineering of a newspaper agitation may not have been an impossibility—even so long ago as 1884.)最赞的是他栩栩如生的关键人物肖像:
Evelyn Baring: He had a steely colourlessness, and a steely pliability, and a steely strength. Endowed beyond most men with the capacity of foresight, he was endowed as very few men have ever been with that staying-power which makes the fruit of foresight attainable.
Lord Hartington的良心: it was a commonplace affair. Lord Hartington himself would have been disgusted by any mention of it. If he had been obliged, he would have alluded to it distantly; he would have muttered that it was a bore not to do the proper thing.
通篇下来觉得Keynes的品味值得信赖。Strachey文笔是那种老派的漂亮遒劲,兼傲睨自若的态度,极有魅力。开头一句就不同凡响:
THE history of the Victorian Age will never be written; we know too much about it. For ignorance is the first requisite of the historian—ignorance, which simplifies and clarifies, which selects and omits, with a placid perfection unattainable by the highest art. —— 但作者提供的缩影很成功地传达了许多关于那个时代的信息。

@买吃的去了 特别爱这种像桥梁的书:一头在已知,一头在未知[色][色],南丁格尔也是掀起舆论风潮,最后引用开头那句太真实了[允悲]

哈哈看到第一句想起写英帝三部曲的Jan Morris,不知道她看到会不会觉得膝盖中箭。。。

2/25 “Cold Comfort Farm” by Stella Gibbons
这本很妙,戏仿兼恶搞上世纪初流行的苦情乡村小说,90年代时同名改编电影里青春无敌的Kate Beckinsale也叫人念念不忘。这几个月细细重读了一遍,看Flora逐步带领一大家子Starkadder走进阳光和‘正常’还是非常带劲的。谁不想和脚踝纤细意志坚定,爱秩序有见识知分寸的Flora做朋友呢?大概同样是寄人篱下,Flora在书里读的是Austen的”Mansfield Park”,但她的性格和《爱玛》里的同名女主应该更接近一些,都是阳光乐观、做事执行力很强的。
把它和创造年代接近的”Lud-in-the-Mist”放一起可以看到许多类似:

  1. 同是类型文的妙手偶得,作者出道即巅峰,
  2. 篇幅都不长,精致幽默,文中充满年轻女子的灵气和任性。《农庄》里散落**标志,那是她采取‘一颗星、两颗星或三颗星的方式,果断地标出我认为更精美的段落’;前言里毕恭毕敬‘将此文献给’的大作家则根本是她杜撰出来的。
  3. 风景描写令人叫绝,还都特别喜欢在人物名字上做文章——这里的Agony Beetle,Adam Lambsbreath就是最好的例子。
    最明显的缺点也一致:两书的性别观念都陈旧了。《农庄》里Flora让书中的男性角色都追梦去了(巡回布道、闯荡电影圈、接手农场),未婚的女性角色则都安排了合适的姻缘。这样的皆大欢喜恐怕现在没有普适性了,而且一定会被只要略有锐气的现代女性诟病的。从这个角度来说它们的确是老书了,更合适给喜欢不合时宜的闲书的人看。
    像这样一本如同可口茶点的书,中译本出版社对它的介绍里却很不走心地说它‘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听着好严肃,难道不怕冲着这话来的读者嫌其轻佻吗?坦诚一些的话应该告诉大家它是怡人的、上乘的消遣读物,并非必需——如果建立在损人基础上的欢愉不算是必需的话。Eva Ibbotson说过她写的爱情小说是给得了流感的聪明女子看的——看这话情商高得。出版社如果把这书贴上类似的标签,大家一定会欣然对号入座吧,管它什么为自己脸上贴金之嫌。这类书也能一跃而成该像备用药一样常年放在触手可及之处的必备。就是没在病榻上,挑一本会陪伴好几个月的书时自然也会想避开风刀霜剑吧——至少对我自己而言,选书时趋利避害的本能很容易占上风。
    p.s. 《农庄》为Flora开的最关键的金手指是农庄隐形的富有属性,金钱真乃利器。
    p.p.s. 这本目前的简体中译本简直是暴殄天物,因为实在一言难尽,找了另外一个平台吐槽。

(自从豆瓣上遇到觉得Circe的女性主义是诈骗的读者后,我就再也不敢自诩爱读女性小说了。但是如果能够忽略她们的历史局限,这两本书应该能让读者惊喜到的。往重一点说)
https://reading19001950.wordpress.com/2019/11/13/cold-comfort-farm-1932-by-stella-gibbons/
https://reading19001950.wordpress.com/category/book-reviews/page/12/

2/22 “Neverwhere” Neil Gaiman 本来只打算给三分半星的,后来得知是处女作就如此polished,又加了半分。Gaiman的书之前看过三、四本,总不觉得他写得不好,但好像也总没十分打动我的,或说觉得他的奇幻小说缺乏特别的深意,这次仍旧没有改观。
可能主要是对主人公Richard无感。开篇的时候他是那种拖延症七级、恐高症九级、被女朋友吃定的牛奶吐司窝囊废,所以可想而知最后他会长出脊梁骨,人物弧光并无惊喜。Richard无心的善举让他和伦敦的底下世界有了牵连。麻瓜踏进异世界当然是要目瞪口呆不可置信一番的,就像穿越小说前面总要有几章例行公事的time shock,但类似过程看多了就很希望可以快进掉。不过其实我对Richard看不顺眼最主要源于一件很小的小事:他身上染了血迹不知及时清洗就去睡了,于是乎第二天哀悼他最好的衬衫被毁了——用冷水洗去血迹是完全没有技术含量的事,所以我对他根本同情不起来,只觉得是习得性无助。
其实撇开人畜无害的Richard的话故事挺好的,是讲少女Door被灭门后怎么一边逃脱追杀一边寻找帮手复仇。一路上Gaiman带读者走进伦敦的镜像城市,漫游悬浮市场,拜访鼠语人,见识拼接大宅,觐见地铁车厢里的earl’s court,世界构建相当有镜头感,(本来就是剧本改写的,)人物也各有看点,尤其亦正亦邪的女保镖Hunter、巧舌如簧的Mr Croup和他的实心眼搭档Mr Vandemar两位goon。书里的幽默可圈可点:‘我们这样缺乏优良品质的人不善于承受失望呢’、‘我的小命估计和有自杀倾向的蜉蝣差不多长’、黑修士为被他们送进‘大炼历’的倒霉鬼们拍照留念等等,都真心好笑。Door一家人的名字既好玩又好听,分别是Portia/Ingress/Arch/Portico。
借来这本是因为朋友说被结尾打动,‘全书自然积累到那里突然那么一下’,就好奇想试试,但到最后好像和她看了一本不一样的书。大结局里各人行事动机的确符合逻辑,几个伏笔也都归拢交代了,但没有看到很催泪的点,除了Vandemar对Croup的不离不弃?
这本audiobook是作者自己读的,读得很专业,很厉害。
{第三个trial 是什么意思呢?坚持生命?}

2/19 倪湛舸 《夏与西伯利亚》 杂文集。
前面一卷基本是文学评论。很巧的是就算是熟悉的名字,我也总是完美避过所评的具体作品,没什么立场可言,可以不怀芥蒂地纯粹领略评论人的品味,而且读后没有特别想添入书单的,有一种片叶不沾身的自在。喜欢她的措辞尖酸审美坚定,高兴起来也嘲自己两句,滋味像一盘麻辣酸三味调配融洽的酸菜鱼:
◆ 然而,西方世界选择忽视这个曾经的社会主义国家的“相对繁荣”的文化景象,他们选择拥抱那些识时务地摆出对抗极权姿态的诗人和艺术家,哪怕极权更像是条用来借箭的草船。对此,德贝尔雅克嘲笑患有“异议饥渴症”的西方眼光,
◆ 他和我们大家争先恐后想要得到的,不过是某师兄那样的无趣生活:用呕心沥血却无人问津的著作换来终身教职,辛勤供养家室子女外加宠物,闲暇时读读华莱士,笑着说,这厮死了,我们还得活下去。
◆ 华莱士的短篇小说以实验性质见长,词汇冷僻,句式繁复,对细节描写有病态的追求,而叙事结构又往往被安排成没有出头之日的一团乱麻。实话实说,这样写会吓跑一拨趣味朴实的读者,吸引另一群在阅读中追求成就感的上进青年,至于想要抱怨的人,却往往不太敢张口就骂皇帝的新衣,生怕暴露了自己的浅薄,于是腹诽作者装腔作势,既然华莱士的聪明已经举世公认,就只能骂他太过任性,或是聪明反被聪明误。
◆ 可数年后,他的新小说《自由》(Freedom,2010)再次畅销,两人冰释前嫌,弗兰岑终于回归奥普拉的推荐榜。瞧这些个翻云覆雨的皮影戏和走马灯!
◆ 早些年我热衷于纯粹的审美趣味和大一统的命运悲剧,现在吃的盐渐渐能够与读的书相平衡了,忽然就爱上了哭也不是、笑也不该的讽刺故事。以前最不喜欢的就是世故文章,为此宁可去读学问书或是美不胜收的妙文,可这些年下来,在经历且目睹了一场场头破血流之后,不得不笑着解嘲:谁敢说叫嚣精神追求和境界的不是另一种明目张胆的势利?谁又能说冷却的热血所意味的不光是妥协,更还有幻灭,甚至不乏点缀着苦笑的谅解?
后面两卷就更加高屋建瓴,做的科普也更多。比如第一篇是把电影Bourne Identity和成长小说扯在一起,私以为脑洞开得有点大,但不妨碍前文把成长小说的形成捋得脉络分明:
◆ 人之所以为人,就在于对自由的追求,对环境的突破,以及最重要的对自我的塑造。讴歌个人意志颂扬自由境界的都有谁?洪堡、席勒和歌德——国家教育的先驱,美育理想的提倡人,以及Bildungsroman传统的奠基者。 (自注:此处洪堡是Alexander的哥哥Wilhelm。)
◆ 目睹了法国大革命的血雨腥风,歌德、席勒和洪堡都主张以塑造个人和社会的教育(尤其是美育)来杜绝暴力革命。早期成长小说所讲述的故事无非是资产阶级新一代如何与封建贵族相妥协,当然,贵族得是激进派,而暴发户里怎么就出不了有识之士。
◆ 如果说歌德的成长小说彰显着主体和国族的双重建构,陆德伦的伯恩故事则暗示了主体的消解和全球化进程中民族国家的式微和困兽之勇。寻找自我的伯恩本不是伯恩,曾经的韦伯早已面目全非,故事中的特工苦苦寻觅身份(即所谓的主体),却只发现了一重重的想象、谎言改造,以至故事外的我们忍不住要发问:没有主体,何言成长?成长是否可以摆脱主体的幻象,也就是说,不必前设那个问题百出的“主体”之存在?
其它选题也都蛮有意思的: 越界小说、科幻小说(看她说勒古恩的“创世情结”,哈)、俄罗斯灵魂、(西方小说中的)印度之旅、堂(娜)·吉诃德、印度列王纪。有些很希望作者可以更展开说说,但白丁如我就是浅尝辄止也颇有受教。平时中文阅读里到底大白话看得多,换口味看学究腔浓一些但仍不乏嬉笑怒骂的生动文字是挺开心的事。作者本职该是靠写论文谋生的学者,想像她自如地调动庞大的词汇量写些调剂小品,对她而言也是乐事吧。
◆ 也许我们应该这样说:俄罗斯灵魂与其说是罗斯大地上自然生成的民族性,倒不如说是俄罗斯文人以及英国知识分子各怀目的、共同创作的一套神话。
◆ 人类文明应该在封闭的屠宰场里杀牛,而牛肉当然要被包裹在塑料盒里,去超市的冷柜里出售。所谓文明的真谛,就在于盗铃的时候要掩耳。
◆ 请允许我这么说:拒斥越界也就是无形中先行假定了有自我和他者这两个本体存在,而这岂非正是对西方人文主义的主体观不加反思的认同,哪怕这种认同以反抗的形式出现?
◆ 我们谁都有可能占据任何身份,任何身份都不是固定不变的本质性本体,既然身份是即时即地流动生成的,界限何在?同理,无论是具体的文学作品还是整套的文学话语也都是即时即地流动生成的,我们又怎么可能用或抑或扬或即抑又扬的标签来将其定义?
◆ 创作与批评的关系向来纠缠不清,客气点讲,叫做相辅相成;更现实的说法也许是以各自为政为前提的明争暗斗。
◆ 而这些“奇异故事”的“新鲜”,不正是novel(名词:小说。形容词:新奇的)的含义之一,瓦特再强调particularity(具体),也没见小说改名叫particularity。
◆ 他以(想象中已然变形了的)西方为摹本书写全地球范畴的故事,这非常不幸地同殖民者的使命殊途同归,而显性的民主极权之争则遮蔽了殖民与被殖民的隐形叙事。刘慈欣的地球上,非洲是蛮荒的,印度是缺席的,拉美只是块空地,而中国虽然是焦点所在,却并没有贡献出自己的话语。
◆ 由此可见,民族主义运动中,性别构建是不可或缺的维度,而这一维度往往被民族主义研究者所忽视。(这句话背后可以有几篇论文吧。)
◆ 不妨这样发问:自由固然是被付出的代价,但为什么它就不可能是由其他代价之付出所换来的另一种自欺欺人的安全感呢?
◆ “印度”千般崇高万般妩媚,迷得人神魂颠倒,频频跑去探访,怕是连印度人自己都要恍惚起来,恍然不知刀俎所亲吻厮磨的,不过是鱼肉的肥美。再其实,就连“刀俎”都梦里不知此身是谁,因为那梦分明超凡脱俗,再不济也是正气凛然,从里到外妆点的都是赤子之心对无奈现实的抗拒

2/16 “What an Owl Knows” by Jennifer Ackerman
作者之前写过”The Genius of Birds”,读后让人对鸟类刮目相看;这本专门讲猫头鹰的,也是好多‘猫头鹰原来这么厉害’的知识,读起来相当轻松愉快:
–猫头鹰面盘如同一只巨大并可调节弧度的号筒型助听器,面部羽毛有七八种,各有贡献;两边耳朵高度不同,更有助听声辨来源
–猫头鹰羽毛展开时底部呈波浪型(leading-edge comb),是起消音作用的;羽毛色素来自melanin,既消耗营养又增重,所以要省着用
–猫头鹰眼睛重量占它体重的3%,(人类眼睛是.0003%)
–不同种类的猫头鹰迁徙习性不同,不同性别的猫头鹰迁徙习性都不同——雄的宁可受冻也要守住好地盘
–鸟羽毛受损后人们可以靠一种类似嫁接的方法帮其修复,叫imping
–亲爹妈如果喂养得不够,幼鸟可能会搬到吃的东西更多的别家住,也不会被赶跑
–因为我们脸长得和猫头鹰很像,猫头鹰幼鸟很容易认人类为父母(imprinting)——不是好事

作者写鸟时也写研究这些鸟的人,(写《远东冰原上的猫头鹰》的乔纳森·斯拉特也在里面。)最动人的一个故事是讲一位专门聆听猫头鹰叫声的荷兰志愿者。她原本是搞古典音乐的,但先天性疾病使她不得不放弃音乐职业,一度消沉,但终于在鸟类研究领域为自己超群的听力找到了用武之地,赖以辨别出猫头鹰叫声中各种细微的差别,从此‘音乐又回到了她的生命中。’

书里和Owl有关的pun不少,比如一只很凶会啄人的猫头鹰被起名为Owlcapone。

2/13 “The Price of Peace” by Zachary D. Carter
对一本大书的最高赞扬可能是:这部书这么厚完全有必要。
本来以为就是凯因斯(Keynes)传记,里面那些内容当然都有,包括他和Bloombury set的亲密交往(本来不知道他对这些朋友的经济支持是安生立命级别的),但作者更着重的是对Keynesian思想作传。从他早期受到的主要影响:反对效益主义(Utilitarianism)的Principia Ethica、趋于保守、反对革命的Edmund Burke,到Keynes如何试图帮助大英帝国度过三场重大经济危机(一战、大萧条、二战),从失败中不断提取的教训促成其经济理论的发展。书里很清晰地解释了他为什么鄙夷当时主流对金本位的执念,为什么不信任市场可以调和一切,为什么他视失业率为洪水猛虎(因为最可能激发民粹主义导致战争),而对财政赤字视为过眼浮云。
而Keynesian思想成型并获得济世影响力的过程只是故事的一半,书的后半部(大多是Keynes本人去世之后)讲的是其思想的漫长的衰败。几乎他的general theory一出世就受到敌对理念的反扑。Hayek的Road to Serfdom是第一枪,而后是反共McCartism和其它保守派对其锲而不舍的重重堵击,直到上世纪九十年代起neoliberalism大行其道。(这里特别要提到Milton Friedman的极端,且不惮曲解Keynes对通货膨胀的态度以设立假想敌,和William F. Buckley, Jr成名作里断章取义的恶心行为。)另一头是Keynes的信徒从内部的分裂(Samuelson vs Galbraith vs Robinson),以致现在经济学界买椟还珠地沿用Keynes方法却背叛其精神。
整本书对我大学里学的那节宏观经济入门课是很好的补充和解构。当时学到laissez-faire,自由贸易的互惠的天经地义、股市random walk的有效信息传递等等,考试内容似乎一二三四浅显直白;多年之后这本书把教授的欲言又止都摊开讲了:
— Keynes认为货币理论和国家掌控密不可分(state-centered theory of money),和现在的数字货币背后的理念水火不容
— 他很早就指出The hyper-financialization of the global economy had separated business owners from the social impact of their ownership decisions,为全球化经济的重大弊端
— 国际贸易可能是零和游戏,长期的贸易顺差也需要抑制
— 金融市场的危险和局限:对价值的判断都是且必须是人云亦云,投资方向毕竟不是贷款方说了算的
全书最敬佩Keynes两点。第一当然是他的毒舌,比如管凡尔赛和约谈判时坚持德国天价赔款的两名英国官员叫‘Heavenly Twins’,赞许某和谈方案曰‘Though it compromises with the impossible and even contemplates the impossible, it never prescribes the impossible.’
第二是他的不屈不挠。起先他作为政府内部要员却无法阻止战胜国对德国索取天价赔款,接下来他转而自己出版杂志成为公知,发表的政论针砭浅明易懂,但仍然无法说服英国永久放弃金本位,于是他再度改变说服策略,故意把General Theory写得高深莫测、艰涩难懂,终于时来转运。这段非常黑色幽默:‘bad writing can make a career in academia just as surely as exceptional writing can… its sheer ugliness created a small industry of interpreters, some of whom enjoyed distinguished careers and won Nobel Prizes just by simplifying or interpreting sections of the book.’另外他其实战术上很灵活,只要能够解决经济问题不危害民生,他不怕被贴上socialism标签,不怕支持关税,和他的众多批评者的固执僵化对比鲜明。(想想也是,毕竟他作为资深同性恋毫无障碍地爱上俄国ballerina,风格就是不拘一格。)
Keynes的社会成就最主要的可能是他为英国设计的养老金制度、Arts Council和全民健康医疗NHS,美国LBJ时期的Great Society议程,包括NPR的背后也有他的精神指引。但他的失败其实比成功多许多:
— As it would time and again over the coming decades, the world had at last hit upon a distorted rendition of a Keynesian solution after succumbing to the catastrophe it had been designed to prevent.
— Keynesian ideas, which had been developed explicitly to combat “militarism,” became essential to the maintenance of a permanently militarized world.
— But Schlesinger had understood FDR to be operating in a “center” between fascism and authoritarian communism. Clinton was staking out terrain somewhere between Goldman Sachs and Wal-Mart.
作者最后对Keynes的精神遗产的总结比较哲学,觉得他最可贵的是他的人生哲学:并无凭依的而面对明天时不可或缺的乐观,连同他的顺应时势实事求是,和信仰艺术可以被民主化并提升全社会的慷慨。(私下想:与Keynes合作过的Joan Robinson大概算他最旗帜鲜明的衣钵传人了,如果她不是性别为女,学界对她的系统性阻挠没那么大,会不会Keynes学派不至于如此势衰,政策影响力会更大些呢?)

2/10 “Our Town” by Thorton Wilder
因为上次看的”Tom Lake”基本就是围绕这部话剧展开的,读书俱乐部决定补上这部剧的剧本。
‘我们的镇子’是个标准的新英格兰小镇,剧里主要人物是医生一家和对面报纸编辑一家,两家各四口,很对称。三幕对应九年中的三天,简明易懂。舞台布置剧本里安排得明明白白,几张椅子一个拱门基本都搞定了。门槛这么低、这么平易近人的设定,怪不得大大小小的剧团都喜欢上演这部戏。
Stage Manager 舞台监督这个角色最吃重,台词最多,兼画外音、小镇发言人和各种龙套——”Tom Lake”里的Uncle Wallace胃病发作后还撑到结束,真是非常敬业了。
但其实整剧最着重讲的是Emily短促的、外人看起来不足一提的一生:高中里最聪明的女生,三年后的新娘,九年后的新鬼。观众初见她时她正抱着书走在路上,步态中‘显示出她正把自己想象作一位优雅惊人的女士’,说演说容易得‘像从线轴上抽出一条丝线’,‘I’m going to make speeches all my life.’ 但一小时之内,我们得知她在分娩二胎时难产,生命戛然终止。
——回想”Tom Lake”里演Emily的专业户Lara一直有几乎超乎她年龄的智慧,懂得欣赏身边眼前的美好,(欣赏这个词还不太对,该是直接用Emily喜欢用的‘realize’这个词,)说明她那么多场Emily真是没有白演。书里Lara说“The beauty and the suffering are equally true. ‘Our Town’ taught me that. I had memorized the lessons before I understood what they meant. No matter how many years ago I had stopped playing Emily, she is still here.” Wilder如果能够读到有这么一位好悟性的Emily,一定也会非常欣慰吧。
要赞Wilder把上世纪初时妇女的处境摆在很中心的位置写,写Emily妈妈的遗产终究没有让她看到巴黎的遗憾,写家庭主妇常年劳作和生育的不易。另外Wilder没有明说,但Emily波澜不惊的悲剧和小镇本身关系很大。那里虽然亲切,却也沉闷闭塞,文化生活聊胜于无。信天主教的波兰人据说住铁轨另一边但没有出现过,大家都步伐整齐地早早结婚。(scream脸
读起来依稀觉得很久以前看过一部分,但没有看进去,”Tom Lake”之后时机正好。这部戏貌似平淡但后劲很大,让人怅然若失,但”Tom Lake”是对那句‘Do any human beings ever realize life while they live it?—every, every minute?’很好的应答——虽然做不到时时刻刻,但如果为之努力的话这一生也不会白过。
https://www.marmaladeandmustardseed.com/bookguidesblog/tom-lake

2/7 “The Heaven & Earth Grocery Store” by James McBride
第二次看这位作者的小说,很可惜地说比前一本逊色。
故事的引子是多年后人们在鸡山区的枯井底发现一具神秘骷髅,然后就跳回1930年代介绍鸡山区当年的居民。按出场顺序主要有:
戏院老板Moshe和照管书名里的杂货店的妻子Chona,
在戏院干活、心怀秘密的温柔巨人Nate和他妻子Addie,他十二岁因事故失聪的侄子Dodo,
Chona的邻居和昔日同学兼好友Bernice,她弟弟Fatty,Fatty暗恋对象Paper,Fatty开裆裤朋友Soup etc
每个人都有丰富的backstory,作者着重的是写群像戏,写这些黑人、犹太人和意大利移民群体的代表如何在这片被称作自由的土地上依然穷苦疲惫、被忽视被歧视,写他们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互相的扶持或过节。这里不乏鲜明可爱的人物,但也不少在书里进出随意、戏份不少却仍然面目模糊的。最明显的是引子里就出现的Malachi,最早以舞技征服全场,买下面包房却做不出一条可以入口的面包,回欧洲后一度成为Moshe的笔友,然后基本再无下文,且至始至终和主线情节全无交集。‘坏人’那头塑造得没什么新意:自觉血统纯正的3K党人医生、精神病院里的虐待狂。尤其看得尴尬的是关于Doc祖先黑料的这几句: (he) worked as a manservant for Chinese emperor Chaing Kai Wu in Monashu Province in 1774… Shanghai. He was picked up by Chinese authorities and dragged before the emperor, who found the idea of a white man serving him tea and Chinese crumpets, known as mantou, wonderfully satisfying. — 我们大清朝有过幽默感这么偏门的皇帝吗?
从作家上一本记得他擅长的是奇闻轶事体,这里Moshe初建剧场时一波三折一战成名的音乐舞会、Paper摆龙门阵讲Fatty怎么和Soup打架掉了一颗牙的段落的确写得活灵活现有滋有味,但有些就火候不足,比如Fatty的费城表哥怎么大闹高级马术俱乐部、Soup的妈妈找到儿子狐朋狗友的地盘和他算账,都是让我颇有期待的setup,看得末尾却像喝了跑了汽的汽水。另外和上一本一样,作者时不时会穿插一些对社会现状的哀叹,但这里会安排得很突兀。比如Chona几乎是全书的灵魂,人物关系的纽带,但作者却从她临终前闻到的热狗味道荡开一笔,控诉当代人手机里的垃圾精神食品让我们不了解历史。不是控诉得没道理,但蛮难理解这里的行文逻辑。
扯了这么多还没有提到小说主要情节,只好说小说本身结构散乱也干扰到了写读后感的人。主线是Dodo成孤儿后政府要把他领走,Nate请Chona收留了他。短暂的和睦安定被Doc的介入打破,Chona垂危,一身石膏的Dodo被送进狄更斯小说级别的凄惨疯人院,在那里幸亏得到靠病人Monkey Pants的友谊和保护。书尾的高潮里全鸡山的人密谋完成了两件任务:解救Dodo,帮犹太礼拜堂引来自来水。后者应该是专程为了解开引子里的谜团而设计的——的确死一个坏人,尤其以slapstick方式死的,会让读者安心许多。

2/4 “Rendezvous with Rama” by Arthur C. Clarke
故事简单得几乎朴素:不远的将来,人类科技水平已经达到能够移居太阳系数颗行星。人们在深空中勘察到近圆柱体的不明飞行物Rama正飞速接近太阳。Norton船长为首的小队赶在它达到轨道近日点之前登上全无动静的Rama,探索了一番内部的独特环境。
这本书的主角不是具体哪位人物,而是Rama这个外星生物构造体。作家很用心地描绘了它的具体大小、形状、重力环境,尤其是如腰带一般贴在柱壁上的环形海。(‘One of the strangest things about walking inside Rama was that you could always see your destination. Here, the curve of the world did not hide; it revealed.’)
探险队稳打稳扎,在黑暗中逐渐接近Rama重力中心。作者不怕把平淡呈现给读者,光下个台阶(不过是巨型的几十公里长的台阶)就花了两章。重力变化的过程,移动的速度等等,都是扎实的技术流写法,感觉作者一定是依据基本物理数据演算过的。最赞的一处是科学家从环形海两侧悬崖的高度差推算出Rama行驶时可达的加速度。Rama起初完全是低温状,但越靠近太阳温度越高,内部刮起大风,冰从底部开始融化,给探险队带来这样的奇观– Upon the sixteen-kilometer-high wave of the Cylindrical Sea, a smaller ripple was superimposed, like an avalanche thundering down a mountain slope. 紧接着大家发现Rama原来也并不是死气沉沉的… 作者开的最大的金手指是让一名船员偷运了一架低重力环境飞行自行车,使后面单人跨海到南极一游顺理成章,但除此之外发生的一切都很可信,(可信是SF文被远远低估的美德),让读者能跟着探险队沉浸式地体验一个大mystery一点一点被揭开的过程。
因为是写暂时路过,毫无与人类接触意图的天外来客,我心里参照的是斯特鲁伽茨基兄弟的《路边野餐》。那本传达的是外星人以地球万物为刍狗的黑暗绝望,Clarke的态度就乐观光明许多。Clarke认为高等文明必定讲道德,认为生存并不是一切(Survival is not everything),这和《三体》的世界观真有天壤之别。(不过他的世界里的人类也非全然和谐,水星人就是试图冒进性自保的,但也算很守规矩没耍阴谋。)就个人偏好说是宁可相信Clarke。
Clarke的文笔很简朴,少有渲染,但有时会流露出一种几乎in spite of纯血理科人自己的诗意。(‘In a soundless concussion of light, dawn burst upon Rama.’这句就让我哇了一下。)这点和他设定的Rama人审美观放一起看尤为有趣: Nowhere in Rama had there been any trace of artistic expression; everything was purely functional. Perhaps the Ramans felt that they already knew the ultimate secrets of the universe, and were no longer haunted by the yearnings and aspirations that drove mankind.
读完后完全理解为什么朋友说让她回到了最初看科幻世界的感觉:诡异神奇的庞然大物+一小组人的寂寞探索。不是说不接受在星际文里搞政斗,但星际文的初心该是写探索未知的乐趣和挑战,是带我们去星辰中感受sense of wonder。《拉玛》通过其严谨而大胆的想象力实现了这些,难怪它是经典科幻榜单里的常客。
性别+时代局限:其实不必写失重环境下女性的胸部弹跳怎么让人分心。

2/1 “How To Invent Everything” by Ryan North 科普书两种路线比较讨喜,一种是充满人文关怀文笔优雅的,一种是smartass不停抖机灵的,这本是当仁不让的后者。作者就是画Dinosaur Comics的,难怪。
这本书书名不是白起的,它就是一本教人怎么在一穷二白的环境下快速通关,达成现代人所熟悉的物质和精神文明的技术百科大全。作者的本意是把它配置在FC3000型时间机器里,以防时间旅行者因机器故障回不去的,但私以为写穿越种田文的作家们更应该人手一册。我则是一边学知识(比如帆船“抢风”到底是啥)一边感谢并希望自己没机会应用这些知识‘发明’任何里面的东西。
最好玩的知识当然都藏在脚注里,包括:
–如果哪种语言里有‘脚’这个词,它也必定有‘手’。
–肉食植物辛苦进化出来吃昆虫是图它们体内的氮。
–橡胶硬化需要硫——正好喜欢攀爬橡胶树的一种藤会分泌含硫的汁液。
–如果想把什么菜谱保留得长久,把它安插在祷文里比较有效——我们就是这么知道古苏美尔人怎么酿制啤酒的。
–欧洲人前前后后忘记了七次为什么维生素C是好东西。
–煤矿里的金丝雀是1913年后才有的。(书里还有好多好多类似这样姗姗来迟的发明的例子。)
–十五世纪起透视法被捋顺后画家们都好爱卖弄这项技术,如同眼下摄影师们对镜头光晕的钟爱。

1/29 Dubravka Ugrešić 《疼痛部》
可能因为流亡文学看得少,竟然是第一次看到把母语放在这么中心的位置写的。都德的《最后一课》当然学过,也知道“国家不幸诗家幸,赋到沧桑句便工”,但这里的前南斯拉夫Serbo-Croatian语本身也随着前南的瓦解四分五裂,让书中主人公的存在主义危机又加深了一层。
小说是围绕主人公Tanja在阿姆斯特丹教授的一门语言课写的,开始读起来觉得口吻近乎自传或personal essay:第一学期Tanja 打定主意上一门水课,在课上发动同样来自前南斯拉夫各地的学生们回忆战前的故国琐事,希望由此让大家得到慰藉治愈。一个小停顿(coda)回老家看望母亲后,Tanja得知有学生向校方投诉她的上课方式,转而整顿课程内容,变得非常严苛,终于和学生Igor之间的冲突爆发。
整个学年是对“我们的语言”的哀痛概述——‘Your course was about a culture that had totally compromised itself’。借各种人物之口,作者说:
前南语的确是服务于政治的缝合怪,但它的肢解更加丑陋随意;前南语的分支们是由缺乏合法性的各方军事组织支持的;他们共有的语言是加害彼此的工具,也是‘我们’共同的创伤;生命力和真实只存在于方言和俗语里,官方语言表达出来的是air and graces and rape,(这个短句前后对比强烈,中文译作‘盛气凌人和强奸’,留了个字面的‘air’,但好像没有译出前者的超然的虚伪)。学生们对它的态度复杂,时而摈弃它所代表的集体,时而藉此抱团取暖。第二外语成了流亡者临时安眠的‘睡袋’。
这里面最让我共情的是意识到语言是极有效的作恶工具,它本身也真的可以变得更劣质更狭隘更虚假。作者笔下的Tanja找到的唯一的真实是她的(无言并无用的)痛苦,而作者当然是依赖语言来描述这种痛苦。小说名字的来源是Tanja学生们打工制作的SM服装,所以很难不让人觉得这里人和语言的关系是包含SM意味的。
小说另一大主题是记忆:记忆本身是一种精心摆设的展示,记忆是覆盖性的,记忆是一种炼金术,记忆是操纵我们对过去的一种方式——Tanja和Igor主要的分歧就在这里。Igor愤然问 Has it occurred to you that the students you forced to remember were yearning to forget? That they made up memories to indulge you the way the Papuans made up cannibalistic myths to indulge the anthropologists? 这里的类比也挑明了集体回忆活动中的权力不平衡。
作者对流亡者观察入微,形容他们内化了一种佝偻的体态,脸上都有看不见的耳光。伴随着‘妈妈不见了’的恐惧,他们经历的是心理年龄的倒退。这句可能是最沉痛的:
Thus we see that life was preserved here, but at a price dearer than the value of life itself, for the strength to defend and maintain it was borrowed from the coming generations, which were thus born into debt and servitude.
小说情节安排得自然周到,直到最后几章Tanja生活的活底板脱落了,在那之后发生的事就比较凌乱。整本书的气氛是阴郁的艺术片,后记里的光明(其实也没怎么光明)对比之下略突兀。
本来看中译本看得挺好,行文流畅雅驯(如把‘a muted luminosity of its own’译作‘自带哑光效果’),并完全传达了凝重凄然的情绪。但微信读书里注意到别人的‘想法’里把没有翻译到位的原文片段贴出来了,然后就坐立不安,很强迫症地把中译本基于的英译版找来对照看,app切换得劳心劳力,还破坏了原本连贯的阅读体验,真是自作孽。偏偏这本全都是讲失去国家后如何在原国的语言里苟延殘喘惶惶不安,主人公的痛苦很多部分源于她对语言的在乎和敏感,所以在这本译文里遇到的些许瑕疵就更刺目。

@Chilly就酱 前南或者东欧政治和政治里的人之间就是SM关系,无法好好相处,师生之间开始的共情和融洽很快无法维持,在一次(也许不存在)的告密后进入SM模式
是啊,从那里开始我对Tanja就不太能完全共情,Igor后面的以暴制暴(?)也是…

1/26 “The Fraud” by Zadie Smith 以前她的几本书都没看完,这次是打定主意坚持到底的。这本是作者自己读的,又会各种口音又会唱歌,简直太能干了。(但有几个人物口音太重了导致我听不太清。)通篇有不少亮点,可惜总体分数比各个部分加起来的少。
小说的中心人物是一位三流小说家William Ainsworth的表亲加女管家Mrs. Eliza Touchet。她在她的挚爱William前妻的影响下成为了坚定的废奴主义者,又在其现任的影响下(和当时大半个英国一样)密切关注历时经年的Tichborne诉讼案。小说由此发散出三条主线。
一条是Ainsworth和他的文坛恩怨。从Ainsworth家的地板被太多太重的书压穿开始,这条线就带轻喜剧色彩。Eliza冷眼旁观,以平辈人视角评论这帮男的,(Thackeray是那个‘朝天鼻子的说教者’),和Ainsworth早早积怨反目的狄更斯尤其招她嫌,因为他‘太会演’,太相信进步,控制欲太强,情感过剩。她封他为‘物质的诗人’: He had made animate and human the cold traffic and bitter worship of things. Ainsworth本人基本上是一无是处的反面教材,比如他吐槽Middlemarch: ‘Is this all that these modern ladies’ novels are to be about? People?’ (这里有两次说到作家lies to tell the truth。)
再一条是Tichborne案本身的漫长庭审过程。这是维多利亚时期一件真实的真假爵士案,一名澳大利亚屠夫声称是Sir Roger Tichborne,失踪的Tichborne家族遗产继承人,被家族里其它人以诈骗罪告上法庭。这位Claimant(认领人)破绽百出、口音低俗,但支持者觉得他被鄙视被遗忘的际遇使他成为他们中的一员,把这位‘爵爷’视作平民英雄,此案成了轰动一时的populist cause。作者在这里的描写直指当下的那些借民粹主义上台的政客,点题得不能再明显:‘dry and inconvenient facts were of no consequence here, in this ocean of feeling.’ 活生生的Truthiness了。
最后一条是讲Tichborne案辩护方的明星证人,Andrew Bogle。Bogle来自牙买加,是服务于Tichborne叔叔的蔗糖种植园里的奴隶。他的个人牺牲、诚实可信、克制得体是整场闹剧中的一抹正色,Eliza渐渐敬重他,引他讲述了他的奴隶生涯。书里这里的调性转变最大,活板门一开读者就掉入近一百页长的揭露万恶蓄奴制度的课外读物里了。不是说作者写得不好写得没力量,但这种从‘我的父辈在非洲出身高贵’开首的自叙太似曾相识了,这样道德上全胜他的enslaver的enslaved也是。可能我漏了什么,但没有看到作者深究Bogle为Tichborne作证的动机,也没有讨论Bogle的respectability有多少是他赖以为命的guise。
Eliza在全书里最要紧的两条领悟发生在Bogel的故事之后:
— England was not a real place at all. England was an elaborate alibi. Nothing real happened in England. Only dinner parties and boarding schools and bankruptcies. Everything else, everything the English really did and really wanted, everything they desired and took and used and discarded – all of that they did elsewhere. (作者带我们绕到传统历史的背面和侧面观看就是为这了:帝国是最大的诈骗。)
— We mistake each other. Our whole social arrangement a series of mistakes and compromises. Shorthand for a mystery too large to be seen. If they knew what I knew they would feel as I do! Yet even once one had glimpsed behind the veil which separates people, as she had – how hard it proves to keep the lives of others in mind! Everything conspires against it. Life itself. (我们大家不得已的故意的盲视。)
三条线单看都不错,但放一起就有点生硬杂乱。但这本看得最不爽的地方是故事在形式上被切得太碎了,许多episodic超短章节,时间线也相当随性,往往毫无征兆地跳到过去哪年。可能作者故意反19世纪小说之道而行,但实在没看出这么做的必要。故事最后Eliza面对道德难题和继承有关,倒是非常古典小说的,而她处理得相当温吞,(让许多评论说这位聪慧敏锐、思想先进、理性而富有同情心的女主人公一定程度上也是个fraud),这样以一声whimper作结的收尾可能真实,但自然不会让人满意。

<快乐的人是多容易被我们爱上啊。 Eliza和William前妻、William都先后有染。 Mrs. Touchet sees, in Bogle’s palpable honesty, a match for her beloved lost Frances. She starts to follow him. She will not let up until Bogle tells her his story, which at last he does in a long, searing interlude that takes up the central third of The Fraud. The heart of The Fraud is flawed, charismatic Mrs. Touchet, who is so intelligent and yet not quite intelligent enough to see all the ways she fails herself. We hop back and forth between the Tichborne case and the Ainsworth house and Bogle’s story without ever quite finding any connective tissue At the end of the day, while her advocacy is real, she rarely takes an actual risk, The question in The Fraud isn’t who’s a fraud as much as it is to what degree are we all frauds and why. ‘Bogle has spent his life editing his personality and responses to survive in a hostile society and wonders if his own respectability makes him a fraud.’ ? ‘Literature’s kryptonite, Eliza contends, is not ‘beauty’ but ‘magnetism’. A combination of charisma and a ‘way with words’ that permits the Dickens and Bogles of this novel-world to shine. ’ https://www.literaturecambridge.co.uk/news/review-fraud&gt;

1/23 沈恺伟 《洋盘:迈阿密青年和上海小笼包(一个老外的上海十八年)》 这么说可能不太厚道,但这本自传写别人别处的事比写他自己的事有意思。
最有意思的可能是他笔下的老外泡泡圈,时时有在照镜子的感觉。比如在异国的华人初遇时也爱问彼此‘你来x国多久了’,待久了的人回答时的那点尴尬也一模一样,很对称。最后一章写外国人在中国死亡之后的后事,没怎么渲染情绪,只是写遗体运输之类的繁琐事,但是是真挚朴质的兔死狐悲,千红一窟。更多关于生老病死的一些:
‘在中国的外国人和所有人一样要缴税,但我们很少享用公共福利。中国公立医院的系统和流程之复杂实在令人难以招架,’
‘两个外国人还有可能在中国结婚——只要其中一人持有有效的工作许可就可以,但是,离婚就不知道怎么办了’
‘在侨居地,我们永远年轻,总在进行不计后果的冒险,逃脱家庭责任和终极任务:人生的终点。’
作者说自己喜欢通过美食了解他人,他的选材的确够别致的:最后一代手工锅匠、骆驼奶厂(‘挤一下,一块钱。再挤一下,两块钱。’)、兰州拉面学校、孔雀大餐(或说后进孔雀的下场)、味精厂。写得最生动处的用词有一种乱拳打死老师傅的狡黠:
‘皮上的毛孔很粗大,骨头里面有细细的格纹,好像珊瑚或海绵那样。我咬下一口肉时,那些孔雀——在我视线之外的那些——突然尖叫起来。叫了三声,声声入肉。’
‘我们能看到机器上方的整只熟鸡(去掉了头和脚)即将面对它们的终极命运:被碾压成金黄色的颗粒。这中间发生的事,我们是看不到的,也不是我们能去想象的——无关宏旨。’
‘所以,我的春节长假经常被豪掷在忧虑中,’
(有时作者会流露出些微翻译腔,比如‘报价1000美元。我让他留着它’‘一百万种深红色’,像彩蛋一样也蛮好玩的。)
关于作者本人的经历,我主要羡慕他走过那么多在上海一轮又一轮的开发中消失了的老城区,目睹过我怀念的‘成百上千的居民把小床搬到街上,他们从拥挤、酷热的老房子里逃出来,晚上就舒舒服服地躺在外面’的景象。作者毫无避讳地剖析自己一场失败的婚姻:‘这一年余下的日子里,我和萨拉都在勉强维系这段关系。她需要安全感,而我想退出。因为是我邀请她搬到中国来的,我为此深感内疚,也觉得自己该对目前的情况负有全责。她离开了亲朋好友,放弃了她在底特律艺术界的立足之地,’—— 因为最近陈朗的悼文,让我对这类红拂夜奔的故事格外敏感,而对接应方条件反射(且可能很不公平)地诸多腹诽。
沈恺伟在中国数年后才发现他的外曾祖父母是久居北京的传教士,正属于义和团起义时的围攻对象。被困的那一节里最让人咯噔的一句来自战后向总部做的汇报:‘但相比于财产损失,人身损失更惨重。有些片区几乎全军覆没——剩下的教会成员根本不足以维持教会的日常运转。’

1/20 “The Lottery and Other Stories” by Shirley Jackson
因为Jackson是以写恐怖故事闻名的,所以大概为此事先心理防御做得太强,没有觉得太被吓到。故事集篇数不少,开始觉得像一盒外面没标记味道的什锦巧克力,后来慢慢发现四组故事还是有主题上的侧重的。第一组有许多独居公寓的三十出头的单身人士,第二组有熊孩子出没,第四组里最突出的几篇给人一种‘现代的’哥特感。
印象比较深的几篇为:
*The Intoxicated – 自认的中年人和高中生的对话: “In my day,” he said, overemphasizing, “girls thought of nothing but cocktails and necking.” <> “That’s partly the trouble,” she answered him seriously. “If people had been really, honestly scared when you were young we wouldn’t be so badly off today.” 她这话放到现在也有效。
*The Daemon Lover – 在婚礼的早上被未婚夫人间蒸发。新娘肚子饿,开冰箱只有她留着给未来丈夫做的鸡蛋和培根就没去碰——看得我拳头紧捏。
*Like Mother Used To Make – 在享用半只樱桃馅饼的时间内被自己请来共进晚餐的邻居鸠占鹊巢。Jackson往往细致描写室内装潢,把人物所处的环境安排得明明白白的。
*The Renegade – 当你家的狗咬死了邻居家的鸡,大家都知道你该怎么处理这条狗,包括你的孩子们。(Judy, pulling Lady’s ears, said, “Hello, Mom, do you know what Lady did? You’re a bad bad dog,” she said to Lady, “you’re going to get shot.”)
*Flower Garden – Mrs. Winning本来很欣赏搬到她家附近的单身母亲Mrs. MacLane,向往她的生活,直到后者雇佣了一位黑人园丁,让村子里的好人家都不舒服了。Mrs. Winning认清了她的阵营,并以继承了她婆婆的做派为豪。
*Seven Types Of Ambiguity – 如果没有最后半页那尾刺就是一个和煦的故事,说爱书人如愿以偿买到从小想看的书。欧亨利结尾但反欧亨利精神。
*Pillar Of Salt – 一对New Hampshire夫妇去纽约城度假,目睹一场六分钟的火灾,又在长岛海边捡到一条腿。最后那位妻子都不会等红绿灯过马路了,有点夸张。Jackson很喜欢写人们在陌生环境的不安疏离。
*The Tooth – 被牙痛占据心灵的女人。这篇把人格崩裂写得波澜不惊。去纽约的长途汽车那节的迷离氛围很贴合我以前的经历。
*The Lottery – 压轴大戏,作者最拿手的‘大晴天底下大家笑着把画皮全扒下来了’的恐怖。

1/17 “The Tyranny of Merit” by Michael J. Sandel
择优汰劣好像是天经地义的事,但作者在书里讨论了这种做法的诸多弊端。逻辑其实很简单:如果大家都相信天道酬勤,如果大家都以劳动收益多少衡量其工作的道德、社会价值,那大家势必看低失败者,把她们的失败归咎于她们的愚钝懒惰;而精英们攀升过程中的努力让她们容易遗忘感恩,觉得一切是她们应得的,并傲慢地认为自己全方位地高人一等。看不起蠢人成为了最后可接受的偏见。如此而来,非成功人士在外在加内化的羞辱下的反智态度就很容易理解了。
优绩的道德简史那章很有趣:圣经里约伯的故事原是教大家上帝的恩典不是奖励,但大家老是听着听着就忘了,到头来总是更愿意相信虔诚和善行会带来好处。马丁路德的宗教革命反对的就是‘遵循教规会让确保信徒获得拯救’,加尔文教的教义提倡宿命论,可渐渐地他们开始相信如果有感召并投入此项事业是天选之人的证据,那么有事业的人最光荣。说到底相信因果的引力太大,把‘一切都看运气’当作人生哲学太挑战心态了。
书里很多部分都是描述目前meritocracy如何当道,通过总统演讲文本的词汇重复率分析来证明近十年来‘精英主义’在政治上的主导地位,(这里作者对meritocracy之前疑有滤镜)。政府决策人中经济学家太多,为社会开的药方着重于效率智能(‘smart’),倚重激励制度,疏于和民众在道德方向的引导沟通,也不理解人们需要自己的劳动被承认被尊重,消费不是经济活动的唯一目的。作者对金融危机中Obama对华尔街的保护偏袒尤其不满,认为其政府脱离广大人民,酿成Trump上台的恶果。他提议的一些税收制度改革挺合理的(但目测难以实现)。
作者很反感把‘教育是实现阶层跃升的唯一渠道’作为政策主导。他挑明了顶尖高校收什么学生对提高全社会的流动性杯水车薪,但还是在elite colleges上花了很多笔墨,想必是因为这是他最熟悉的领域。Sandel很同情那些卷得痛苦的名校学生,对招生政策怎么反merit提出的建议也最细致合理(但目测不可能实现)。
总的来说作者的观点很有见地,但论证的过程车轱辘话好多,耳朵生茧子了都。我私下感叹一是政府选拔人才是自古的难题,才尚可有proxy,德怎么量性判断呢?二是可能精英和普通worker间的对立会被AI打破?(又中了Asimov那句话,社会矛盾大多永远无法调和,直到新时代产生新矛盾,取缔旧矛盾。)三是不管社会顶层凭什么资格上位,强烈的社会不平等是原罪。四是如果勤奋的capacity也是运气带来的,那躺平的理由岂不又多了一条。五是讲到中国的对比的部分就呃有信息滞后片面之感。

1/14 “Tom Lake” by Ann Patchett
看不同的作家怎么把三年疫情写进她们的小说里是挺有意思的。对比Elizabeth Strout的”Lucy by the Sea”,Louise Erdrich的”The Sentence”,这本pandemic novel的成分弱许多,写出了《十日谈》的味道:
三位年轻女儿回父母在密西根州北部的樱桃园隔离、劳作,在那里听她们妈妈Lara讲她过去的故事。Lara在过去有过短暂的演员生涯,而且是演话剧《我们的小镇Our Town》里聪慧女孩Emily的专业户,从高中演到Tom Lake的夏季剧团。在Tom Lake的那几月,她和将来会成为大电影明星的Peter Duke谈了一场恋爱,交了几位朋友,在一家果园度过了美好一天,被同台演员吐了一身血,意识到她不可能一辈子演Emily这个角色,而且我们无法预测‘最后一次’何时发生。
小说中现在和过去剧情大约四六开,‘现在’的部分就很日常,一家人忙着摘樱桃,大事件是大女儿和竹马毫无悬念的订婚决定(但宣布不会要孩子)。《Our Town》贯穿Lara的过去,当下的生活则和契诃夫笔下的《樱桃园》有许多应照:契剧台词有说整个俄国就是我们的樱桃园,而这里农场于它的主人们是伊甸园,同时也是几乎压断脊梁的负担。Lara一家的樱桃树同样面临剧变:全球气候变化大趋势下,这些果树品种二三十年后在本地都存活不了的。
像上一本看的Dutch House一样,读得很舒服很安心。Patchett擅于创造可信而富有亲和力的人物,情节中的转折起伏似乎没有刻意的设计,但既合情合理又给人以移步换景式的惊喜,让我不忍剧透太多。上回对作者的文风找到的形容词是‘纯熟轻盈’,这次脑子里蹦出来的词是‘松弛感’。
(和Dutch House找类似,找到:主人公都有当演员的孩子,对不动产传承的看重。)
我主要把它读成一个关于长大、去留和取舍的故事——对过去的角色说再见的智慧,和选择不去做the expected的勇气。很认同Lara的感悟:‘The past need not be so all-­encompassing that it renders us incapable of making egg salad.’爱恨情仇都会散去,留下的只是故事。
关于性consent,书里没有说教,只是坦诚地描写了Lara三十多年前面临的选择:愿不愿意被潜换职业机会?为朋友提供性安慰的代价是什么?‘One person’s endured lechery was another person’s cherished summer affair.’
让梅姨表演这本有声书真是天作之合。听她的声音读和舞台、演戏有关的段落格外有趣: None of the books I’d read were as important as this, none of the math tests or history papers had taught me how to act, and by “act” I don’t mean on a stage, I mean in life. What I was seeing was nothing less than how to present myself in the world.

1/11 “Destiny of the Nation” by Candice Millard
书名起得大而无当,书里其实只讲了美国南北战争后的一个插曲:总统Garfield的刺杀始末。Garfield中的两弹并没有打到要害,他死于伤口感染后的败血症,而且这感染是在没有x光技术的当时,医生们不屈不挠地往他伤口里探寻子弹造成的。医学界普遍对外科手术消毒技术的无知态度、其自封的主治医生Bliss的刚愎自用、加Garfield作为病人的体贴温驯,构成了一则相当恐怖的医疗恐怖故事。故事中微弱的希望来自电话发明者Alexander Bell。为了找出子弹在总统体内何处,他在一个月内废寝忘食,成功地发明了金属探测器——没有帮到Garfield,但之后的确帮到其它伤员。
本来是把Garfield视为历史的注脚的,但这本书里Garfield的形象近乎圣人,(不过是先精神出轨再真心爱上妻子的圣人),让这场悲剧更加让人痛惜。Garfield出生贫困,为人谦逊博学友好,强力支持黑人选举权,不愿被提名为总统候选人却众望所归,放到现在这样的政客简直闻所未闻。他口才非常了得——就看他在对手的激昂演讲轰动全场后回应时的开场白: Nothing touches my heart more quickly than a tribute of honor to a great and noble character; but as I sat in my seat and witnessed the demonstration, this assemblage seemed to me a human ocean in tempest. I have seen the sea lashed into fury and tossed into spray, and its grandeur moves the soul of the dullest man; but I remember that it is not the billows, but the calm level of the sea, from which all heights and depths are measured.”
Garfield留下的政治遗产不多,最可贵的一项是他原本的副总统Arthur替他达成的,关于对腐败的官职任命patronage制度的改革。Arthur本来毫无主见,是Garfield最强劲的政敌、权倾一方的参议员Conkling的傀儡。这两人的结局都很戏剧化:自大的Conkling辞职示威,轻率地断送了自己的政治生命;Arthur则在一位陌生笔友的鼓励下摆脱了Conkling的控制,获得独立。
作者蛮会讲故事的,开头很紧凑,用建国百年博览会为舞台介绍了书里三位主角:Garfield,他未来的刺客,和来博览会宣传电话的Bell。私以为刺客的个人经历写得太详细了,(就是一个妄想症患者),浪费了许多笔墨。
这本是朋友的年度书单里找来的,感觉像去朋友家串了个门。

1/8 故园风雨前 《金线珍》 (收在再版的《幸得诸君慰平生》里的,所以之前错过了)
小说《繁花》虽然看得很开心,好像在听一位爷叔嘎三弧,但到底对他笔下的时代和区域没那么熟,是隔辈的故事。这个几万字的故事就不一样,出自一位平辈同性,她笔下的上海就是我心目中的上海,是阳春面上加一只油面筋塞肉、楼道年迈得阻滞光线的上海。那种亲眷道里闲话搬来搬去、弄堂里什么动静楼上楼下人人皆知的腔调太正了,尤其天大大不过关于房子的纠纷冲突,深得本城精髓。(小说的视角基于来沪出差、暂时借住姨奶奶处的小杨‘我’,反而更加强化了它的地域性。)

因为完全在作者的波长上,觉得她文字的好是self-evident的好,实在不必赘言,杂乱记几笔体会:
姨奶奶和金线珍两位老人对比得工巧: 天生不对盘的社恐vs社牛,嫌弃对方不会做人的用词也符合各自性格; 一个台上演过《王子复仇记》的宫娥,一个游行队伍里扮过宋美龄;一个对物品比‘断舍离还锋利’,一个‘用庞杂琐碎混乱挽留’故人。
故事结构也对称,小杨和金线珍的交往之始是理发店里金线珍为她俩说公道话洗冤,末尾是姨奶奶仗义执言吓退上门和金线珍撕破脸皮的小辈,两场风波还偏偏都源于人情世故中的弄巧成拙好心做错事。
节奏来说,从行板陡然升到急板,戛然而止,回音震得我脑子里敲大钟,每个转折都出其不意,但和前后文严丝合缝。
作者的本事是上一秒让我为小杨一直保持山里人人设忍俊不止,下几段看到金线珍安慰她失禁的朋友时又眼圈一红。

契诃夫 《樱桃园》
俄国小说里面人物多,俄国话剧里居然人也多。印象稀疏,除了:
没落贵族真的一点理财观念都没,没钱了还挥金如土;
那个命不太好,会表演腹语的家庭教师——这种带squalid charm的表演者总是很戳我;
左翼青年对庄园小姐说错过天上的明月也没关系,天底下会有别人看到的——暗合‘千里共婵娟’,但又额外地加一点丧。
All Russia is our orchard. The earth is so wide, so beautiful, so full of wonderful places. [Pause]. Just think, Anya. Your grandfather, your great-grandfather and all your ancestors owned serfs, they owned human souls. Don’t you see that from every cherry-tree in the orchard, from every leaf and every trunk, men and women are gazing at you? if we’re to start living in the present isn’t it abundantly clear that we’ve first got to redeem our past and make a clean break with it? And we can only redeem it by suffering and getting down to real work for a change.

1/5 “The Domestic Revolution” by Ruth Goodman
为什么工业革命始于英国呢?本书的标题《家务革命》和在它之后的那场革命对应,点出作者最主要的观点:在伊丽莎白一世在位几十年间,伦敦居民的家中从烧柴转向烧煤,风起于青萍之末,引发了一连串连锁反应,为一百多年后基于铁和煤的工业革命铺了路——而世界上任何别的国家都没有这么悠久的家庭烧煤史,因而革命条件积累不足。(有得必有失,别(招)具(引)一(群)格(嘲)的英国烹饪就是devil’s bargain的另一端。)
作为一部历史书,结构清晰、史料充足、知识点有趣这些大路的优点它都有,但与众不同的是作者的治史方法。因为她的方向是‘living history’(生活史),许多知识是作者本人在使用古早厨房、复原古方时积累下来的,格外生动并让人信服,尤其当她点出纸上谈兵的人根本想都想不到的技术门槛(unknown unknowns)的时候。(反过来想写战争史的作者,有几个亲身经历过笔下的战场呢?)
作者先给梳理了一遍煤之前的旧能源。都是可再生生物能源:木头、谷茬、泥炭、牛粪(作者解释那时的牛吃的都是高纤维,所以易干好烧)。烧火有各种讲究:如何控制火焰的形状和温度依燃料的不同而变,不同树木的木头烧起来也区别很大,海船上的烤炉要防止木头滚动,为了添柴容易柴火长度和烤炉大小要配合(从而有烧火木长度的标准化),真真是魔鬼尽在细节里。同一座林子里出柴火的树木和出木材的树木如何分配也是要费心思的,领地主人和佃户间的利益很不一致。真没有想到在那本讲松茸的书后我这么快又碰到coppicing这个词。
在转换到化石能源前后有各种大小因果、正向反馈,很多是烧木头和烧煤两大不同决定的。一是木烟往上飘,煤烟往下沉且含硫有毒;二是木头点燃快但不持久,煤点燃慢但之后可以持续高温。
前者的影响有:伦敦原本大多平层房子,之后盛行的是带烟囱的多层楼,人口密度大了;床变高了,铜锅换成铁锅、圆底锅变成平底的了,铸铁技艺提升了;墙上的挂毯变成油漆墙或墙纸了;餐具从金属变成陶瓷为主了;草木灰加lye(碱液)的清洁方法被肥皂取代,肥皂、清洁和道德的绑定也是从煤炭时期开始的,由此底层阶级被’the great unwashed’指代。
后者最主要是影响了英国烹饪:以前的厚糊糊太容易糊,烧煤的厨房适合烤面包烤土豆,以及水里加热的布丁。作者这里有试图为大英烹饪正名,说英国菜主要是没法在烧柴的殖民地区做好,嘻嘻。新方法的好处是食材放进去就不用管了,但省下的时间都给清洁煤烟带来的污渍占去了,为此可能强化了维多利亚时期性别间‘男主外女主内’的劳动分工。
这是一本特别特别适合在厨房里忙活的时候听的书,一边听一边对现代炉台的感激会油然而生。另外这么贴近生活的题材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别处:从柴火联想到李子柒,从toast和roast中文就都是‘烤’想到《巴别塔》,从Mrs Beeton的家务指南大全想到《雾中路德》里忙于制作果酱的上层家庭主妇,想到自己家从烧煤球炉到用上煤气罐的‘解放’,想到外婆从一定是烧柴火的乡下老家到烧煤的城里,她当时又是怎么适应的呢?living history一语双关,也是活生生的历史。

–踏上fossil fuel的不归路 肥皂、清洁和道德的绑定也是从煤炭时期开始的
–发散地说 我妈到现在还对某些词怀有敬畏,比如‘懒聊’。例句 — ‘你女儿房间这么乱,放以前讲是懒聊啊。’ 好像这是很重的判词,道德败坏 礼崩乐坏那种严重程度,词语的背后是影影幢幢戳背脊骨的看客。 和19世纪小说里那些贫穷但一尘不染 。,但发现原来她背上背着的是工业革命这座大山。

1/2 马伯庸 《太白金星有点烦》
在路途中看别的打瞌睡,看这本重新精神了,看看就看完了。作为《西游记》电视剧当然看过,原著不记得看全没有的路人很佩服这本和原著细节上的贴合,如果更熟一点不知道会不会看出更多机关巧妙。
作者带我们把视角转向幕后工作者,看各代表道释两门的太白金星和观音如何安置唐僧徒弟名额,安排取经途中的劫难,脑洞本身就值得赞许。虽然角色都是神仙,书里明明白白写的是体制内那些乌七八糟的事情,应该是高度写实的。开始几难非常开眼,好像学到一点屠龙术了。但厚黑学那套到头来不是励志而是缩志的,看多了那些扯皮揣摩缩头乌龟狐假虎威的全武行只想躺平,若遇到这样工作环境就等着第一轮给KO算了。(马亲王说他是作为调剂的小品写这个的,我这里被他的心眼之多吓得嗦嗦发抖。一定没人敢和他玩狼人杀之类的吧。)
百花羞那节是大转折,到底神仙菩萨遇到这种不公也被激发了血性,干了一回人事。解救她的那两章是撑起全书的脊梁骨。再后面六耳猕猴和孙悟空之间孰真孰假的改写处理得很有温度;老李的诗瘾被一路铺垫,最后的包袱轻轻抖开博人一笑。两者一合就凑成了一个漂亮的收梢。
书里梗好多,每次老李被逼得满口貔貅都让人直乐。出于职业关系,最喜欢的当然还是在地府遇到生死簿升级崩坏、阴阳二气作法、屎山和尸山的谐音梗那些。
(感觉《西游记》文本是阴谋论者的乐园。多年前在未名上看过一系列文章解读书里影射的大唐秘辛,说得一套一套活灵活现的,到现在还隐约记得。)

腐乳汁蒸排骨

2.4磅排骨的3/4配一包江花牌蒸米粉,下面垫山药、苦瓜或蘑菇,蒸了约三刻钟,不用另外加盐。

余下1/4排骨煮萝卜汤。

wb 读书群 2023/11-12

12/30 “The Lathe of Heaven” by Ursula Le Guin
若不是Le Guin太太写的,这个没有嗑药胜似嗑药的梗一定让我避之不及。有个reddit读者评论说这本书读起来令人惶惶,好像在体验精神地震,然。但Le Guin的功力不可否认,错过这本也会错过开篇从水母和大陆的对峙到梦醒时分的主人公的一笔优雅转场: What will the creature made all of seadrift do on the dry sand of daylight; what will the mind do, each morning, waking?
故事又简单又复杂,简单是因为主人公Orr做梦就能把新世界梦成现实,就这么直截了当立竿见影;复杂是因为因为梦的无法控制,Orr在他的心理医生Dr的指引下做的‘有效梦’越来越离奇,造出各种预料之外的后果:种族大和谐的达成后果是所有人肤色都变成灰色的了,世界和平的前提则是需要举全球之力抵御外星人入侵。
故事类似一个寓言,两位主要角色是高度哲学化且对立鲜明的。Orr毫无棱角从不主动,具体化了‘无为’两个字,或以他最终的love interest Heather的话来说是‘踩在脚底下都踩不出一个响’的;Haber是相信‘进步’,为达到他认为的对大家的大善不择手段永不罢休的人。Haber嘲讽Orr是在Judaeo-Christian-Rationalist西方传统中长成的异类,一位天生的佛教徒;不说重话的Orr则完全不认可目中无人、助人只是为了证实他人的真实的Haber: You have to help another person. But it’s not right to play God with masses of people. To be God you have to know what you’re doing. And to do any good at all, just believing you’re right and your motives are good isn’t enough. You have to… be in touch.
Le Guin从古老的庄子梦蝶出发,写顺应天道vs替人做主改命的永恒矛盾,但小说时代性很强。七十年代的时候人们就在担心人口过剩,气候变化,而这样的牢骚何其耳熟: He had grown up in a country run by politicians who sent the pilots to man the bombers to kill the babies to make the world safe for children to grow up in. 书名从‘天钧败之’而来,(虽然是李约瑟亲鉴的错译,)可见作者本人的立场,但因为无为而从中包含无限可能的一块木头(‘the unlimited and unqualified wholeness of being of the uncommitted, the nonacting, the uncarved: the being who, being nothing but himself’)放在现实生活中恐怕会很考验别人的耐心。
作者world-building的本事非常突出,往往寥寥数笔就把文中各式各样的distopia(集中养小孩的,生了癌会被热心路人安乐死的etc)写活了。想想这可能是因为她的文笔清澈,且向来自带重力场。另外的感慨是现在的科幻文里这种high concept、敢推至极端、值得慢慢消化的作品真不多。

12/27 《星港管制员》 小川一水著 张乐译
翻译得特别流畅,几乎忘记本来的故事不是用中文表达的。五个主要是科幻的短篇小说:
◆ 路魂: AI视角写的。智能摩托车和后台系统之间的革命友谊非常可爱,让人想起‘Murderbot Diaries’里面Murderbot和飞船Arthur之间的别扭交情,但这里的摩托车性格热情得多,像只大狗狗。
◆ 金色面包: 飞行员迫降到异乡,一个关于太空殖民后不同区域文化冲突的故事,但颠倒了一下现实中的某些刻板印象:欧美人相貌的加里弗人顺应天道(或更确切地说是‘宇宙诸原理’)安心种田不愿扩张,吃的是传统日本料理;亚洲人相貌的山人‘我’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则: ‘加里弗这种毫无顾虑地向外来者敞开怀抱的民族特性本身就和我格格不入,埃莱娜,这令我感到害怕。山人的一切都自排斥他人开始。我们拒绝和他人融合,固执己见、自我膨胀。正是这种特性造就了山人民族。你们别再包容我了,赶我走吧!”’ 最后‘我’当然留下来了。
◆ 阿利斯玛王所爱的魔物: 远东寓言风蒸汽狂想曲,说国王如何靠数学/统计治国御敌。没有什么微言大义可言,就是看作者瞎扯的本事。
◆ 星港管制员: 守本份的小职员在不起眼的岗位上勤恳工作,一朝麻雀变凤凰成为和外星人沟通的唯一桥梁,最后两个物种之间的误会消除了,管制员也收获到了爱情。有点俗的大团圆结局。
◆ 人赋机权——论机械是否拥有爱的权利: 仍然是轻松口吻,但探讨的是人类应该如何对待AI的问题。把AI被赋予的权利和它们能够承担的责任挂钩,蛮有创意的。陪伴机器人麻佳和自动驾驶智能克劳德之间的感情线也挺好磕 — 我的xp难道进化到喜欢看机器人谈恋爱了吗?
总的来说底色明亮温柔,是没什么短板,不用太费脑筋,没有苦大仇深,也不会给人留下太深印象的科幻集。

12/24 “The Feather Thief” by Kirk Wallace Johnson
书里的中心事件是2009年长笛学生Edwin Rist从大英自然博物馆偷走了近300只鸟类标本,把最鲜艳的羽毛拔下来做成飞蝇钓用的拟饵。这事其实以前网上看到过,只当是两三行扫过的奇闻轶事,但作者这里深度展开,从那些鸟类标本的来源开始讲,讲为什么维多利亚时期用来自帝国各个角落的鸟羽做拟饵成为绅士阶层的爱好,描绘了当代制作拟饵爱好者的众生百态,还自己入场追踪Edwin没有归还博物馆的那部分标本的下落,讲了一个诠释痴狂二字(包括追到山穷水尽也不愿放手的作者)的有趣而最终让人颓然的故事。
Edwin不知道是运气好还是差:案发前他是天赋过人的少年英才,被誉为salmon fly-tying这个冷门领域的未来,但他加入的这个兴趣团体偏偏是‘defined by its longing for the unobtainable’,共同信念是用来做拟饵的鸟羽越珍稀越好。这样的羽毛不是来自灭绝品种就是在濒危名单上的,往往区区几支羽毛要卖几百美元,非常烧钱。门外汉会觉得不可思议,为什么不接受合法的替代品,一定要按一百多年前写下的recipe来呢?(可参考ebay上绝版十字绣套件价钱能拍得多高。)‘authenticity’这个词真是塞壬的歌声。(更让人叫绝的是那些拟饵都不是用于钓鱼完全不沾水的,成品只有观赏价值。)所以这么看的话Edwin小小年纪就一入侯门深似海,是‘人怕入错坑’的最好教材了。
但Edwin也没为他的偷窃吃很大苦头。他靠一纸Asperger综合症诊断免于入狱,毕业都没耽误,采访中的他完全没有因为自己对科研界带来的损失受到良心的谴责,还有一个被怀疑是此案幕后指使的背锅侠,如此种种,又让人不免怀疑他的好运的背后有某种系统性的纵容和默许。作者这里只挖到买卖平台ebay那层。
反过来回想这本书最惊心动魄的一刻是部分标本的收集者,自然学家Alfred Russel Wallace 站在海伦号上,眼睁睁地看着自己在亚马逊流域多年拼了大半条命换来的一万余件(!)动植物标本须臾之间被烧成灰烬的时刻。Wallace不久又动身去新地方考察收集去了,在那里他看着那些美丽的鸟儿们感叹是“with no intelligent eye to gaze upon their loveliness; to all appearance such a wanton waste of beauty.”

12/21 “Emily Wilde’s Encyclopaedia of Faeries” by Heather Fawcett 我又好了,”Weyward”造成的伤害被这本补偿了。
这本开始并不太让人看好:一位精灵学者跑到遥远的北方小镇研究当地的精灵,又不太能干又不太会做人,什么都搞不定的样子。但后面她的学术对手兼搭档不请自来,就热闹起来,她和当地居民的关系渐渐融洽,精灵们也露脸了。然后就是一连串地你救我,我救你,我救他,我救精灵王,你们救我,我们救你们,直到皆大欢喜。整本书采用日志体,过了最初的沉闷后故事节奏都很舒服,不急不缓。有几处前后呼应非常巧妙:公认无用的纽扣召唤专用咒语,学会砍柴的重要性。
写精灵的奇幻文满坑满谷,这本的新意是把精灵学当一门正经八百的学问来写,类似人类学和民俗学的结合,研究精灵的方式方法都很科学。书里的精灵也‘味很正’,冲动善变,不讲道德但契约精神至上,嗜血暴力和华丽轻盈的美感兼备。
蓝袜子女主俯拾即是,作者对Emily的塑造并没有另辟蹊径,但把一位一心一意搞事业的学究写得特别扎实。女主诚实地承认多次冒险是出于求知欲旺盛,自己其实善心有限,不枉男主评她说是‘石头和铅笔屑’做的。男主Wendell是流亡之外的精灵王,在学界混得风生水起,最拿手的是缝制衣裳,晓得最能打动Emily是好好写出论文不偷工减料。两个人一钝感一锐利,在一起的化学反应很不错。
Goodreads 高赞评论里概括它‘A Cozy Fantasy with low-stakes, light romance, enchanting atmosphere’,不能同意更多。

12/18 “Far From the Madding Crowd” by Thomas Hardy 终于一鼓作气看完了最后10%,对情节发展真是一言难尽。从Troy的旧情人Fanny去世以后,主角团就各种出其不意,Trey的死遁又折回,Bolwood的执念和杀意,再到最后Gabriel和Bathsheba四句话两个来回里通关定情,作者怎么写我就怎么信,没心气抵抗了。
Bathsheba对Trey真爱得很卑微,我索性把那部分当黑色幽默看了:
— “And then, between jealousy and distraction, I married him!”
— Liddy, if ever you marry—God forbid that you ever should!—you’ll find yourself in a fearful situation; but mind this, don’t you flinch. Stand your ground, and be cut to pieces. That’s what I’m going to do.”
哈代的爱情观不是完全没有可取之处,他这段简直直接可以搬来解释那么多耽美文里的爱情靠什么发展得水到渠成:
— Theirs was that substantial affection which arises (if any arises at all) when the two who are thrown together begin first by knowing the rougher sides of each other’s character, and not the best till further on, the romance growing up in the interstices of a mass of hard prosaic reality. This good-fellowship—camaraderie—usually occurring through similarity of pursuits, is unfortunately seldom superadded to love between the sexes,
但大致来说哈代在此文里表达的爱情观在当下来看有一种not even wrong的错位,因为那是基于他(可能很符合他那个时代)的性别观上的。Bathsheba常被他誉为非典型女性,(配当‘伟人母亲的女人’!)而他眼里的女性是 —— 呃,概括起来可能会附有太多我的个人感情色彩,随便挑了两句请自行体会吧:
后1/4还是有些高光时刻的:

  • Oak赶在暴雨前把农场收获的谷物都盖上,‘Oak suddenly remembered that eight months before this time he had been fighting against fire in the same spot as desperately as he was fighting against water now—and for a futile love of the same woman.’
  • Poorgrass运送Fanny遗体途中溜号喝酒的喜剧性调剂,引出Bathsheba发现Fanny生前秘密之后的打击,让读者情感上过山车
  • 隐姓埋名的Troy隔着帐篷大胆地从Bathsheba手边偷走会暴露他的字条,这事还真只有Troy做得出来
  • 五十二章Bolwood的圣诞舞会开始前Troy/Bolwood加Oak/Bathsheba三方的场景切换,有超前的电影感

12/15 “The Other Side of Prospect” by Nicholas Dawidoff。一本由小见大的非虚构书,从一场十多年前发生的错判的命案写起,刻画一座美国城市里的inner city问题。作者写得细致入微,如有乾坤大法,在一本书里纳入了四五本小说的内容,(而且是一般我会因为其沉重而下意识躲避的题材):

  • 先是好像在看关于美国黑人由南至北大迁徙(the great migration)的群像历史小说:南部战争后黑人解放得很不彻底,白人有各种手段巧取豪夺不让他们拥有自己的土地,漆房子都会引来lynching之祸,黑人家庭往往举家搬到北方工业城市找工作,(搬家路上带什么吃的多年后都记得),但和故土保留着诸多联系,而北方也非乐土,黑人只能集中居住在某些区域,形成ghetto。制造业萎靡后黑人聚居区随之萧条,犯罪滋生。
  • 然后是曲折幽暗的心理小说,回答一个绝大多数人会不假思索地否定掉的问题:无辜的人真的会对警察认下虚假的罪名吗?问题的中心也是故事的主人公,16岁的Bobby,单亲妈妈十个孩子之一,以为成长标志是混迹于毒贩出没的街头小店(小店特色商品是路边悼念坛用的还愿蜡烛),在一起谋杀抢劫案中被指控为嫌疑人,在警察的高压审讯威吓下:
    A culture of accumulated moments had built fantasy-inducing temperature in the room, the desire to control violence, the law asking a boy to save himself while making that impossible, him small beneath all those big piled-up moments. In response, a tempting illusion overtook Bobby. If he was cooperative, the terrifying experience would end and the better one promised by the police could begin. Cognitive dissonance prevailed, things later almost impossible to explain.
  • 再下面是一个监狱救赎的故事,Bobby发现监狱里可以遇到在他的朋友们生活中隐身的那些父亲。他和真正的亲人们隔离疏远了,但也有狱友愿意充当他的替代叔伯。他加入了读书俱乐部,讨论时大家争着运用新学到的词汇,最好是让所有人跑去查字典的词。
    Within his cell, gradually, over two years, Bobby allowed himself to savor small memories, such as how, by calling one pretty cousin Halle Berry, he’d earned the wrath of the others who all wished to be similarly nicknamed.
    That Bobby should reconcile himself to prison through personal responsibility could seem absurd. But it was not uncommon for rape victims, for example, to blame themselves as a reassertion of self over the power that had been taken away from them.
  • 接下来的法律小说可能是全书里最阳光的部分,有两位律师英雄登场: Diane Polan 和她引见的,最终帮助Bobby成功翻案的老头Rosenthal。Rosenthal是七十多岁还习惯在办公室打地铺的工作狂。除了摆出无可争议的事实,他为Bobby写的上百页申述书做的也是小说家的工作,让读它的法官们也为Bobby的困境动情。
  • Bobby 出狱后那部分是最让人无力的,ex-con要融入社会literally举步维艰。很漫长的好几章里我们就是眼巴巴看着Bobby处处鬼打墙,找工作、交往女友、借房子、考驾照,买车丢车,无不坎坷挫折:
    Losing light was, he said, “For me a way to learn responsibility. I’m used to my mind drifting off. That’s how we were in there.” Over and over, year following year, he achieved the same revelations, the redundancy of revelations itself eventually a revelation. <> Bobby’s life was short on stirring events, and those occurrences that did happen were often interior.

Dawidoff文笔考究,善于用细节打动读者,达成了他形容Rosenthal的成就:‘doing the novelist’s work, making the object of his emotional concern the object of theirs’。

整本书是这么结尾的: Nobody, certainly not Bobby, wanted to be defined by injustice, by oppression, by being exploited, by martyrdom. Shay and Bobby both liked to talk about the need to “finesse the world,” which was a way of describing operating from a position of experience. Innocence was such an admired virtue, the pure and unblemished, but like everything else, innocence had its dark side. It could get you into so much trouble.
那么对社会中的所有成员来说,有意或无意地保持innocence,不去了解这个社会的现实,也是在无声中允许那些trouble的延续,所以作者做的是打破这种innocence。

extra facts:康州Connecticut黑人被枪杀的可能性比白人高22倍; 康州已決犯面临625 so-called collateral consequence; Yale 的Grace Hopper宿舍楼是2017年改名的。

12/12 “Weyward” by Emilia Hart 本来看得淡刮刮的只是后悔没有早点弃文,然后看到Goodreads读者把它选作2023年度最佳历史小说,而且是以压倒性票数,顿时忿忿不平。(预警:下面的吐槽含剧透。)

这是一本三章之内就可被定性为文笔中等的妇女小说,(这里并无看不起women’s fiction的意思,但的确发展至今它该算是套路被人熟知的类型文一种),并完全交代了故事走向的书。第一章设在现在,疑有身孕的Kate避开男友的监控逃往从阿姨那里继承来的森林小屋,第二章二战时期热爱自然的Violet被父亲拘束在manor house里无法像弟弟一样去读书,第三章十七世纪的Alta被押送到监牢等待她是否是女巫的审判。显而易见三位女子来自同一母系,并且谜底是:生了、读了、被判无罪了。

情节上不是完全没有小设计的,比如Violet发现她父亲和母亲的通信中引用了麦克白的话,Violet对她对未来vision的误解也起了一点障眼法的作用。但整本书里这样的例子太少了,余下的时间里因为人物维度单一,情节单薄直线推进,读者能腾出充足的注意力挑刺找漏洞:
Alta思想很进步,(进步得超出基于历史时期的期待),但她的故事局限于审判过程之内,她连法庭自辩的机会都没有,整体呈现得很被动,庭审过程也挺平淡的;
Violet既然对生物学那么感兴趣对自己身体的无知就不太说得通,而且到后来她爸死后她一个大小姐怎么经济独立的被一笔带过;
Kate在父亲车祸后形成的懦弱回避性格勉强可信,但为此作者竭力弱化她妈的存在,还借她妈唯三的出场把Kate行踪暴露给家暴男,很降智。

全书主题就是Weyward女性挣脱把她们视作所有物的男人——普通女性也会面临的挑战,而这些Weyward都是能和动物通灵的天选之女,作者让她们一定要等到觉醒她们血脉里的超能力才能和各位平庸的男性抗衡,(尤其是生于21世纪的Kat),这样的故事真的能够鼓励到我们麻瓜吗?细品之下这样‘要先知道我的传承是什么才能够摆正态度挺起胸膛接下大女主剧本’的设定有一种说不出的迂腐。我宁可是女性主义宁有种乎。

但是但是虽然的确就是被封面骗进这本书的,但还是要赞扬封面很美,是自然图志的工笔笔触画的许多花草昆虫围绕的一只眼神犀利的乌鸦。

12/9 “Plunder” by Brendan Ballou
‘掠夺’这个名字很确切。对于私募基金所为以前略微知道些,也听说过一点那些杠杆收购(leveraged buyout)的手段,但一本书下来集中深入地了解,才知道它们是怎么样的毒瘤,而且这颗毒瘤都长得多大了。许多成语就是为私募基金的所作作为度身定制的:
无恶不作 (通过破产摆脱公司原有的养老金负担、收购后养老院里护工锐减造成的各种恶果、负责监狱伙食后犯人饿得暴乱…即整本书的内容)
无孔不入 (它们的触手伸到房产、零售业、医疗、高利贷、监狱、公用事业、高等教育等等等等,而且精准挑选最没有反抗能力的受众)
狼狈为奸 (它们和政府各级官员,尤其是国会议员之间睡一个被窝的关系,最明晃晃的证据是常年关不了的carried interest loophole)
千推万阻 (被告上法庭后各种骚操作逃脱制裁,强制走仲裁程序,扼杀对它们不利的法规的不屈不挠寸步不让)
贪得无厌 (它们最大的烦恼是传统集资来源都快吸干了,目前在对保险业及401k个人养老账户磨刀霍霍)
罄竹难书 (这本书把资本的邪恶记录得非常翔实,可能是我见过注释密度最大的,基本是三句必定有原始报道或研究的出处)

总之看得触目惊心,会让如果年轻一点的我发出‘没指望了都烧了吧’的感想的一本书。

12/6 “North Woods” by Daniel Mason 这次是北方的森林一游了。年末各种年度最佳书单都冒出来了,盲挑了这本,觉得没被误导,是写什么和怎么写这两点都让人中意的小说。

我一般不喜欢跨度几代人的saga,但这里延续数百年的不是哪个家族,而是一片在Massachusetts州西部的森林,就有意思多了。如作者后文写的,‘除了把世界理解为一个关于失去的故事之外,唯一的选择是把它看作一个关于变化的故事’,视角的转换至关重要。

且看哪些浮云飘来过:最早在那里定居的是一对从殖民地私奔出来的男女,再是独立战争前夕一位痴心于种植苹果的退役中校(只有他会问夏娃不就是从亚当身上取下的cutting吗?)和他的一对孪生女儿,然后是一名想知道画里能不能没有画家的风景画家。这几户都牵涉到几桩命案,作者还附送了一个逃奴猎人之死——那次最爽,但也最不为人知——尸体越堆越多,闹鬼的事也越来越多。那以后相继还有:一位灵媒、一个神经分裂症终身患者和他的母亲、一名业余历史爱好者、一位植物学家。

那么多批人依次从容道来,前后串联巧妙,后来者或多或少都收到前人留下的某些讯息:灵媒看到一些跳动的白光点,历史爱好者是从一本老圣经和一集‘真实罪行’里发现了谋杀案的蛛丝马迹,而最美好的一段是植物学家看到了画家用画笔记录下来的森林在一世纪前截然不同的样子。但虽然燕过留痕,过去并没有离开,遗留下来的绝大多数信号在现在人的眼中却只是sound and fury,无法接收,或只是能够得知‘不知什么从那里消逝过’。再一个但是:虽然过去很难解读,但作者让我们体会到还是不该急于把过去扔掉,最好还是稍作停留,做点承认它的存在的gesture。因为如果有耐心和运气的话,我们还是能够读懂一部分;再不济,我们也可以意识到‘the ghosts of the damselflies, dryad’s saddle, elm trees: a thousand angels on a blade of grass’ —— 一种不sentimental但是富有灵性的意识。

当然和人事变迁交织并成互文的是森林的兴衰演变,从果林到次生林到三生林,处处都‘rank with time’。人和树木是彼此的见证,人类活动和林子的变化也密不可分:日后被命名为Osgood’s Wonder的美味苹果来自第一桩命案的尸体之一的第五和第六根肋骨之间蹿出的幼苗、Mary想养一头羊造成的砍伐、各种外来植物和疾病传播和人类也脱不了关系,我们就是最大的污染源(cue 松茸那本)。这里作者有不少优美的nature writing,借画家那种老派文笔写出的那些尤其好,字字芬芳,on the right side of florid。书里的华彩乐章是对一对beetle的生命大和谐过程的描写,把我看得乐颠乐颠的。

还值得一提的是小说里文体多变,有叙事诗,有书信体,有true crime小报、病例记录,制造的是palimpsest(反复覆盖、重写的书卷)的厚重效果,和小说的主题及意象也非常相宜。

@买吃的去了 太觉得你应该开专栏了!这个广度,速度和精度!」


@Chilly就酱 谢谢抬爱,不介意那么多夹生的啰嗦[害羞] 我就自娱自乐的时候能够最自律[苦涩]

12/3 “The Wisteria Society of Lady Scoundrels” by India Holton
一点不贬义地说,这是一本pleasant nonsense。想象把“史密斯夫妇”的设定做为主食材,配以英国会客厅喜剧的浇头,再加一勺蒸汽朋克式魔法(如可以飞起的房子),一把古典女性小说典故(如书里有一处宅子叫Northangerland Abbey),差不多就是那个味了。
事实证明光靠抛各种梗可以carry一本书挺远的,这本差不多进度走到70%左右我还没腻。维多利亚时期的繁文缛节彬彬有礼和海盗女士们的(卡通)暴力嗜血无法无天之间反差拉满,男女主调情方式是偷窃彼此的随身之物,女主多次想去图书馆不成的libra interruptus也很可爱。另外要加分的是这本每个章节前面有电报式的关键词总结,赫赫然看到这两条:—A BECHDEL TEST CONVERSATION—ALAS, BACK TO MEN AGAIN,让人忍俊不止。
总之非常适于过节时边做菜边分出半只耳朵听的书——情节基本是儿戏,就看主人公们怎么耍酷耍宝就行了。

11/30 “孔雀菩提” by 焦典 短篇小说集
作为游客去过云南两次,那里的山水浮光掠影地见识了一些,远远不过瘾,于是由作者带着深入山野,而且以这种不用受日晒雨淋蛇虫之扰的方式,就很开心。略摘几句:
— 不结果的公木瓜树,开丛丛白花,细长的花柄里蜜蜂叫着钻进钻出。身上疤痕累累,应该是被阉过好多次:竹片或者骨片削尖,狠狠往中心一钉,被这样一阉,往往就能变为有用的母树。
— 就像打开一只蚌取珍珠,人的脚就是刀子,要找准山的开口一鼓作气地切下去,没有迟疑或者畏惧。否则山就会紧紧闭合,像一个核桃,沟壑纵横,永远把你困在里面,再也走不出来。
— 不似普通山里民居,屋子里外总有一股臭烘烘山味。大概是人鸡狗猪,通通在家门口循环五谷、脱毛扬灰的缘故。吸一口气,都感觉自己被大山夹在了胳肢窝里。
— 中间一弯月亮。虽不圆满,但亮得很,给雨林的缝隙都打满了补丁。
— 雨,疯马似的,闷着头往下冲。也不怕迷路,尽往那叶子缝里、鞋舌头里、人后脖颈里钻。

可能是因为更入迷于新奇有趣、富有活力的环境描写,我对大概一半数量的故事本身的接收有点买椟还珠,继而生出些许拂了好意的歉然——明明作者的女性视角、(和云南人文环境再配没有的)现实魔幻主义都是我的茶。不知道集子是怎么排序的,我更喜欢的故事集中在前面:
◆ 六脚马: 开摩托的春水帮常年被家暴的斗波老婆逃离大山,是云南版的末路狂花,好有生命力。
◆ 神农的女儿们: 女警追踪进深山,遇到一片废厂。国有企业的兴荣到衰败让人联想到《漫长的季节》,但这里有女副厂长当替罪羊。这篇和开首一篇《木兰舟》有呼应,由此一度以为每个故事里的人物在别篇里会有串联,但后来就没有类似的发现了。
◆ 银河蘑菇: 回老家培植蘑菇的科研人员。因为刚看了关于蘑菇的书,这里养蘑菇的段落很提神:
— 最受不了雨的还是菌子,平日里缩着瘪着,被人踩扁扁也不敢吭声。雨水一挂,底气就足了,往高了蹿,往胖了长,放开胆子长,扯开嗓子长,把那些小虫全吓得四处逃窜,晕头涨脑。鸟一啄一个准,乐得嘎嘎大笑。
— 我们扮演的是一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东亚家庭:沉默、规整,一天在晚餐时见一次面。照例说固定的问候语:“今天怎么样?”菌子说:“挺好的。”说话时并不看着对方,这是要点,否则眼睛会泄露彼此的厌烦、虚伪和轻视,如果看见了,戏就不太好演下去。我们日复一日,比赛谁先发疯,承认自己配不上这份安稳的平静。
◆ 鳄鱼慈悲: 退休地质工作者想去死。鳄鱼视角新颖,比《从五楼一跃而下的牧童》里穿插的野象群出走报道更显巧思。

整本主题还是很集中的,每篇都有死亡,不是起因经过就是结果;几乎每篇都不止一位消失或(试图)出逃的女性,看多了不免有趋同性。最难理解的是《野刺梨》,女大学生当上直播歌手,为了开独唱会眼睁睁地、几乎是主动地送过被骗钱骗身。《孔雀菩提》前面都好,但小居士玉波罕沿河找姐姐尸体,最后自己也不见了,或说是溺水后化成了孔雀身,没看懂这里的象征意义。《昆虫坟场》里年轻夫妻的陋室被甲虫包围,和金爱烂那篇《虫子》有撞衫的既视感。

有时人物开口说话的时候会出戏,不知道是不是我的刻板印象在作祟。比如第一篇里的女巫婆玉恩奶奶:‘眼也不抬的。“真好啊,这世上谁也没有爱一棵公树的义务。”’

@Chilly就酱 说到焦典的锋利,她这里一场家暴里的视角转换也很厉害:’>> 火气一下又冒到头顶,转过头,一双黑黑的眼睛望着他抖,说不出一句话。终于是几个拳头,肚子软软的,一打就会陷下去,脑壳是脆的,像西瓜,拍起来砰砰响,哭喊声也布满了这一个天空。‘

11/26 “Akata Witch” by Nnedi Okorafor
一直好奇我女儿成天都在看啥,终于找机会试了一本,对她的口味略松一口气。
毫不奇怪这本也是讲少年魔法师成长史,和同伴一起学习魔法考级这种情节真是战无不胜的爽,我也无法抗拒。这个魔法世界设在尼日利亚,世界铺陈得很好,人物也很快都立起来了。作者把非洲传统和魔法融合得自然而新奇,比如类似HP世界的魔杖juju刀啊,白蚁窝里聚出来的假面灵啊什么的。还有一些可爱细节:书店里淘魔法书,完成了新魔法有灵币掉落。
不足之处:故事走向有点散乱。书后一半的重头戏是包容万象的魔法节,在那里前面半小时还在看人决斗致死,下面大家就一门心思踢足球了,这个情绪转折我直到看完还没消化过来。最后和大boss的决斗也比较仓促,主人公战胜的主要只是她的怯弱(其实这种情况换谁都怕的吧,尤其老师都挑明了boss级别比她们高了一个维度)。前面主人公白化病怕晒太阳,后面学了魔法后一下子就没问题了,不知道是不是作者偷懒还是为后文做伏笔。
书里体会到三观最不一样的地方是对体罚的态度。普通学校里老师罚打手心习以为常,魔法部对滥用魔法的惩罚居然也是直别别毫无魔法含量的三十记棍打。

11/23 “A Little Devil In America” by Hanif Abdurraqib
这本散文集副标题为 ‘notes in praise of black performance’,看上去动机简单,是赞美非裔文艺人士的杰出成就,但整本读下来发现其实performance一词在这里大有内涵,既是舞台上的表演,也是在和社会和历史大环境(i.e.系统性的歧视和压迫)下的表现。

集子的结构意外地复杂,分五个乐章四个主题:奇迹、暂止怀疑(suspension of disbelief)、出处、亲密。前四章的第一篇都名为‘说说我逼自己跳舞的那些回’,都取自作者自己的生活经历,但不一定真的讲跳舞,也有可能讲坐理发店里不得不听师傅大放厥词的事。哦,这些‘序曲’还大半断句只靠&,如同spoken poetry。每一篇内部也错综繁杂,话题每每跨度很广,始终贯穿之中的是作者自身经历(早年丧母是他一而再再而三提到的伤痛)。最有代表性的一篇’Nine Considerations of Black People in Space’从靠月色潜逃的黑奴写到Michael Jackson的太空步写到Afrofuturism写到被警暴致死的Trayvon Martin写到声称自己来自外星的爵士乐音乐家Sun Ra——那么多的球抛在空中,到最后一一稳稳接住,真真的艺高人胆大。

最喜欢的几篇:
‘This One Goes Out to All the Magical Negroes’ – ‘magical negro’是一种电影trope,特指召之即来帮助主人公的黑人配角,文里和电影The Prestige里的大变活人戏法一起写,点出了把人当工具的随意的残忍,又穿插一位非裔女性魔术师Ellen Armstrong的生平,写另一种让被忽视的人显身的魔法。整体哀而不伤,浑然天成。
‘It Is Safe to Say I Have Lost Many Games of Spades’ – 最有温度最幽默的一篇,现在知道了纸牌游戏Spades在非裔心目中的地位如同麻将之于国人。
‘I Would Like to Give Merry Clayton Her Roses’ – Merry Clayton是著名的伴唱歌手(很oxymoron的一个词组)。这篇可作排比句运用的范文。
‘On Going Home as Performance’ – 给Aretha Franklin送行: ‘When all of the preaching had been preached and almost all of the songs had been worn down to echoes and every memory had been rebuilt wide enough for every listener to crawl into’
‘My Favorite Thing About Don Shirley’ – 顺便回答了为什么奥斯卡获奖影片Green Book 立意就错了。

11/20 “Easy Money” by Ben McKenzie & Jacob Silveman,可又名《数字货币之惊天庞氏骗局》。
要打假数字货币自然先要解释它到底是什么,两位作者开门见山摆出自己的观点,说货币名字就误导我们了,它不能起到真正的货币功能,只是一种投资工具,而且是最没保险的那种。这部分条理清晰,浅显易懂,吻合我对有关经济学概念的理解,不用深度展开就基本说服我了。

打假的另一方面是把和数字货币‘生态系统’里的玩家们扒拉出来示众,最近刚刚被定罪的Sam Bankman-Fried自然站C位。作者把和他的采访大段地逐字逐句呈上,用SBF自己的话证实了他就是个裤子着火的骗子。出场较多的还有试图让El Salvador全民改用Bitcoin的Bukele总统,Luna币不值一文后马上再推出Luna2.0的Do Kwon之类,让我发现‘锲而不舍’这个词有时真不是好事。但偏偏搞crypto的这帮人还特别勤劳,光各种交易所(exchange)就开了六百多个,别的错综复杂的操作也是不厌其烦。交易另一头呢是生怕落于人后、勇于为庞氏骗局添砖加瓦的广大众大投资者——总之这又不是一本恭维人类智慧的书。

书里主要为了打假,批评得不算面面俱到。数字货币市场的繁荣和Covid期间各政府货币政策的宽松显然联系很大,但书里没有细讲。(我好奇Fed里那么多聪明的经济学家在考虑刺激经济的时候有没有分神一点点给数字货币的投机过热。)另外,书里当然挑选的是最egregious的骗局,但它拿出来当最明显的例子的Tether至今屹立不倒,让人很期待看到后续发展。

我对数字货币什么的tune out很久了,看这本书之前全然没想到crypto搞那么大了。而tune out原因呢是Bitcoin和区块链刚出来的时候被科普了一些,对区块链的了解一直伴随着(可能只因为短视的)深深怀疑——这么麻烦的算法怎么scale啊?知道它至今不scale,(一秒钟里只能处理大概10桩交易,滑天下之大稽)之后有点‘我说呢’的validation,但更多是无力的气愤。挖矿浪费了多少能源啊,太造孽太可鄙了。

11/17 “Hild” by Nicola Griffin 还在听这本但随时准备放弃。正好查到Hild的原型,中世纪早期英国女圣人St Hilda of Whitby圣人日就是今天,赶个巧吧。
是冲着森绿封面上一身链甲的女子形象借了这本书的。Hild活跃在公元七世纪,那是英国从Woden那套多神教转向基督教的过渡阶段,比传说中的亚瑟王时期只晚一百年,社会形态可能对齐商殷和战国之间,国王带上300名武士就可以武力碾压不战而胜了,连喷泉都是象征远方的稀罕物,(显然罗马帝国占领英国的时候文化推广不够。) 除了很古早的几本西曼,没见过这个时期的小说,拗口的人名漫天挥洒,都类似‘嫪毐’这样的画风,就非常新鲜。大家也的确交口称赞作者对那段历史考查得功夫很深。书里对各种劳作(尤其主要由妇女操持的)有诸多描绘,看人牛奶房里忙碌、看工匠打造珠宝什么的还是挺有趣的。

但对于本来就对《权力的游戏》之类绕道走的人来说,这本里面的政治上的明争暗斗那些没什么意思,从儿童Hild的视角写也并翻不出特别的花样。不过打算弃文的关键是这本书实在好长,进展太慢,近六百页刚够作者写Hild的三岁到十八岁自立门户。作者想提供的该是沉浸式的阅读体验,但我发现自己只想Renaissance Faire轻松一日游。另外Hild太神童,七岁就可以坐国王身边应对自如,十岁时她的半仙预言事业已经似火如荼了,(怪不得书评有拿它和《狼厅》比,解梦是伴君侧的基本职能。)

11/14 刘子超 《失落的卫星 : 深入中亚大陆的旅程》
很有趣,读了这本以后马上看到网友发的吉尔吉斯斯坦游记,画风很不一样。作者毕竟都自带滤镜的。在刘子超的笔下,中亚各国隔绝封闭,现状乏善可陈,遭遇到的人物生机多多少少都被压抑,别的背包客都莫名地有些神经兮兮,他自己在路途上则统共只有短短三四页说体会到了自由自在。

由于外景大多空旷萧条,让我的注意力转向了作者本人上路的动机。驱动他的显然不是一般游客在意的美食建筑之类,对那些他绝大多数时间只是打个卡就过去了,中亚偌大的土地上不记得有让他诚心赞美的建筑,酒倒是一直要有,价钱也是在乎的。游记对旅途本身的篇幅花了很多,作者似乎总是行色匆匆,最关心的是下一个目的地,而且越偏远越好。(这点让我想起另一本男性作家的游记Paul Theroux 的”The Great Railway Bazaar”,而且比较之下这本的水准可能略胜一筹。)

所以跟着这位作者好的方面是跟着他去了我自己绝对安排不上的地方,但不好的方面同上。作者擅长性冷淡风,(‘旅途的疲劳像小虫子一样,把我啃得模模糊糊。’‘直到那背影变成一枚面值越来越小的硬币。’)咸海最后的渔民那种苍凉之地写得很有气氛,但那是和我的想象吻合个七七八八的气氛,没有特别的惊喜。书后附的照片里有一张工作中的刺绣者,里面的半成品让我哇一声——但文里介绍到任何刺绣了吗?没。

在蛮后面的时候看到一句‘在这片文明的边缘地带,国家意志曾如潮水般袭来,终又退却。我想打捞那些残存的东西,放在玻璃罐中观察’,这才找到整书的宗旨所在。那些历史的碎片的确值得拿手里端详一番。历史知识点散落在文中各处,反而比现在轮廓鲜明。
各种迁徙:
— 日本战俘的足迹、被斯大林迁徙至中亚的朝鲜人、沙皇发配重刑犯的理想场所,
— 大批哈萨克人为了逃离布尔什维克的统治,进入中国避难。到了30年代,新疆的军阀统治又让这些人逃难回去。
— 祖先很可能是那时候迁到俄国的。如此说来,兜兜转转一圈后,安东又要回到德国
— 马尔吉兰的制丝历史远比苏联久远; 四千多名犹太人,掌控着这里的冷染行业
— 大批唐朝士兵成为俘虏,阿拉伯人组织他们在撒马尔罕设厂造纸。
帝国往事:
— 每个加盟共和国都要有一个作家,
— 斯大林将中亚地区分割为五个民族共和国。在他看来,应付五个小共和国
— 在与世隔绝的花刺子模,就连复仇也要推迟一个半世纪。
— 萨维茨基收集了大量俄罗斯前卫艺术作品。他为之付出了难以想象的艰辛。
— 撒马尔罕给我留下冷清印象的根源:它就是一座古代文明的坟冢

Chilly就酱群主:
@买吃的去了 这本我是在看完挪威女作家erika fatland的sovietstan(中译 中亚纪行)后看的,当时对比太惨烈以至于看不下去,能特别映照出二人的成长背景和视角以及局限。不过fatland后来写的都没有超越这本。刚才又在微信读书上打开《失落的卫星》,发现居然好看起来了[允悲][允悲],可见阅读体验和和吃席一样,哪道菜跟在哪道菜后面,真是乱不得。」


@Chilly就酱 哈哈吃席这话太对了,刘就是在Theroux的衬托下显得还不错了。看他们的游记都觉得作者和他的观察物,我作为读者和他们之间的距离都起码有一臂之距,而且作者并不在乎拉近这两种距离

Chilly就酱群主:
哈哈哈,那种aloofness 不能更明显了!

11/10 “The Mushroom at the End of the World” by Anna Lowenhaupt Tsing
蛮难概括的一本好书,从松茸产业为落足点,发散到历史、生物学、经济学、社会学等各个领域,是刻意而有效地对某种单一而宏大的叙事的对抗。这本书提倡摒弃‘进步’历史观,摒弃以人类为中心的视角,它鼓励的研究精神是descriptive而不是prescriptive的,它看重的是边边角角和不确定性,是物种之间、人群之间合作和维护(latent) commons的可能。
区区松茸里为什么能看出那么多名堂呢?那是因为它善于和松树一起共生在原木被砍伐殆尽的次生林(i.e. 资本主义扩张进程留下的弃土)里。目前松茸最大的市场在日本,最大的货源在美国西部的Cascades山区东部。谁在采,谁在卖,谁在买,谁在管,这些问题加上历史的维度让书里内容充实得让人目不暇接,何况还有蘑菇这种神奇得没法用DNA判定种类的生物本身。
单从采菇人那条线就涉及许多历史的回响:在Cascade采蘑菇的Hmong/赫蒙/苗族,Mien瑶族移民的来源和战争的联系,日本移民的战时camp经历,采菇人在归化中追求的‘自由’和美国移民政策的因果关系,朝鲜人把松茸带到日本这条被人刻意忘记的冷知识。
主要篇幅和森林和人和资本有关:作为scalable企业原型的依赖奴隶劳力的热带种植庄园,Cascades山区森林的演变(从原住民部落那里抢来然后掠夺性砍伐那部分触目惊心),日本林业的衰败和菲律宾廉价木材的联系,林管部门多年以来或南辕北辙或无心插柳就学不会一个因地制宜无为而治,云南林区承包政策的利弊。
书里提出了不少有趣的、往往subversive的概念,比如patchiness,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层层translation。摘些警句:

  • indeterminacy also makes life possible
  • Collaboration means working across difference, which leads to contamination. Without collaborations, we all die.
  • The latent commons moves in law’s interstices; it is catalyzed by infraction, infection, inattention—and poaching.
    这本书对我以前读过的几本书是很好的补充,包括The Overstory,Entangled Life,The Road。最后一本的焦土毕竟来自一条thought experiment,现实中我们总会有蘑菇。

11/7 “How Far the Light Reaches” by Sabrina Imbler
从”Why Fish Don’t Exist”开始,把生物科普和私人回忆录掺起来一起写的书已经读过不少了。发现这套散文集篇篇如此后很担心到最后会读腻,觉得套路,何况作者既是亚裔混血又是流动性别,要素叠得有点多。事实证明我多虑了,文笔和真诚笃挚可以扫除一切俗套。

作者说杂交动物生物学上标准格式是‘aXb’,那这十篇的配方都是‘a+b’,比如‘墨鱼和我的变形史’,‘妈妈和英雄章鱼母亲’,‘海底热泉和同志舞厅’,但细细品起来每篇a和b的比重不同,关联点不同,变化灵动:
开始的一篇里,困在小小玻璃缸里的金鱼显然是在精英高中里备受压力的‘我’的化身;
下一篇的叙述把敦促女儿减肥的妈妈和绝食四年多守到孩子们孵化的章鱼妈妈交织在一起,是复杂的复调;
作者外婆在抗日战争时逃难的经历和长江鲟的兴衰类似比兴;
曾以割下丈夫阴茎那位的Lorena Bobbitt命名的蠕虫sand-striker在一篇主要讲作者亲历的性侵犯的故事里可算是让人可以喘气的调剂;
如何描画一头抹香鲸和一段浪漫关系的尸检报告形成witty对比;
海底热泉边和同志舞厅这段大概是升华得最好的: Hydrothermal vents revolutionized many of science’s core ideas about life, how and where it could exist… But these animals eked out an alternative way of life. I prefer to think of it not as a last resort but as a radical act of choosing what nourishes you. As queer people, we get to choose our families. Vent bacteria, tube worms, and yeti crabs just take it one step further. They choose what nourishes them. They turn away from the sun and toward something more elemental, the inner heat and chemistry of Earth.

回头想想这可能是我第一次读跨性别文学,了解到祂们的经历:

  • caught in that old queer quandary of figuring out whether I want to be with someone or be like them, I wonder if it must be the latter. Theirs is the masculinity I know best,
  • What does violence turn into if I could go back and shrink it? My skin de-bruises. My muscles never know the language of assault. Our recycling bin is now empty of my father’s boxed Franzia. I’m sitting on the grassy banks of the Pasquotank with every friend I once loved, and maybe our hands are touching—or will soon. What’s left of queerness when it’s not defined by violence endured? The carpet is on the floor of the living room. Reflecting off the muddy water, our skin gleams like hope.

11/4 “Like a Thief in Broad Daylight” by Slavoj Zizek
介绍说这本书会讨论在当今持续不断的社会和科技动荡中如何实现真实的改变,真正的革命如何已经悄然发生,但四篇essay联系松散,读下来并没有明确的中心思想,只是Zizek挑了一些他觉得有意思的时事发表一番基于马列主义世界观/资本论的评论,文章内部都脚踩西瓜皮,更不说文章之间的关联了。而且Zizek许多论点看不出他是怎么论证的,比如说他认为我们不能把价值理论扩展到所有的劳动中,包括女性主义者要求社会承认的家务价值,我就没看懂为啥。主要原因是我一听到‘in the Hegelian sense’这种短语就晕菜,理解能力有限,但次要原因是Zizek的论证并不很耐心,本意不是给人科普来的——可能他更热衷的是抛出一些thought-provoking statements:

  • As Marx knew long ago, the secret is in the form itself. In this sense, in a democracy, every ordinary citizen is effectively a king – but a king in a constitutional democracy, a king who only formally decides, whose function is to sign measures proposed by an executive administration. This is why the problem of democratic rituals is homologous to that of constitutional democracy: how do we protect the dignity of the king?

因此Zizek东一榔头西一棒地讲,我东一榔头西一棒地听,能够听完一是因为他对苏联革命历史/秘闻的如数家珍,(斯大林支持过的人猿杂交),角度新鲜(革命不仅要动员群众,还要有精英小分队take over 基础设施),二是因为他蛮会标题党的,比如‘What Agatha Knew’什么的。从‘爱乐之城’里他看出当代理想的爱情是本身不能作为终极目标,而是追求其它理想时的副产品,‘something we receive as an undeserved grace’;从刘别谦的电影里他看出意识形态的阴阳两面: an ideology does not just consist of its explicit norms; it always comprises an obscene underside which violates those explicit norms – this inconsistency is what makes it an ideology. 这种通过流行文化作品分析社会思潮的方法让我联想到David Graeber,但后者的书没那么摆架子。

11/1 刘慈欣 《三体II:黑暗森林》
因为早已经被剧透关于水滴的部分,所以这本读起来没有第一本那样削掉天灵盖似的爽,但也不虚此行。鉴于这本里面没有像叶文洁那样复杂而让人共情的人物,罗辑的梦男之旅实在yy太过让人不忍直视,(当然还是直视了,然后积了一肚子的牢骚),这个评价其实还是蛮高的。最赞的脑洞是面壁者Manuel Rey Diaz设计的那个毁灭性的连锁反应,狠人章北海每次出手也总能让人有惊喜。相对无趣的是罗辑冬眠醒来后体验美丽新世界的一些章节—— 冬眠者们和新生代summer child的世界观对立似乎太artificial,灰度不足。
听的是英文版,反而突出这本书很中国,大到让美国面壁者去找‘面目慈祥的’本拉登要自杀袭击者,把《三国》誉为计谋巅峰,小到夸Sophie Marceau是具有东方韵味的美女,及对热牛奶的执念。
大刘充满慈爱的misogyny非常典。给我印象最深的是罗辑赞美他理想中的女性,把她比作国画中的留白——女人连当背景都不配了,还要抹得更干净,就是纯洁的供人以美感的空白。这厢只好晕一个为敬。
Take-home message还是realpolitik一路的吧:只有mutually assured destruction才能保证双方和平相处好好过日子,自己没有能力毁灭对方那就想办法借力打力借刀杀人。英文里都好像没有和借刀杀人对应的词组,heh。回头再看看金草叶笔下的外星人,如沐春风。

2023 读书高光

非虚构类:

  1. “The Golden Flea” by Michael Rips
    可又名‘我和旧货市场不得不说的故事’,作者常年逛家附近的Chelsea 跳蚤市场,结识了许多很有性格、神出鬼没的摊主。作者十多年中当然难免湿鞋,也得了收藏癖,收集油画在玻璃上遗留的残影、需要用排泄物供养的非洲fetish objects等等。书很短,但never a dull moment,而且意味深长。混着书里的原话说:如果说没有人是孤岛,人的价值来自人们之间的联系,那物品的集合(例:电影胶卷、投影仪、海军作战手册和罗马尼亚语词典)也有额外的意义,如神秘的导电体那样把电流通到接触到它们的人身上。旧物的混杂是我们心灵中的混沌的外化,是孕育出尼采所说的‘跳舞的星星’的内海。
  2. “The Utopia of Rules” by David Graeber
    中文里大家习惯把bureaucracy和官僚主义对应,但这里可能要借维基里用的比较生僻的“科层制”才能够充分对照作者想批判的这种‘理性化的管理组织结构’制度,不管它是发生在政府还是企业机构。标题里的‘乌托邦’是自诩理性的人类的景愿,但落实到各种规章制度往往和人们真正的需求背道而驰。作者是Occupy Wall Street抗议活动中的领袖(之一的),在书里有关无政府主义者们如何组织抵抗、避免本身被‘组织构架’绑架的描述和讨论都出于亲身体会,格外真知灼见。
    因为只是essay集,不是很系统,有些大命题也没有详细解释就把结论和盘托出了,但不必太严谨的好处是作者可以在有限的篇幅内抛出许多观点,比如 rationality as a spiritual/mystical notion,游戏、玩耍和规则之间的关系,超级英雄们本质上的保守主义等等,读者目不暇接的同时脑力活动也被高度调动。
  3. 《老派少女购物路线》 by 洪爱珠
    几篇看下来都是通过食物对外婆和母亲追思,但既然已经物是人非,陪伴在身边的事物其实也可以‘温热回忆’、让人带来慰藉的,比如作者历数她的厨房里几代传下来的家珍 – 老大老厚的木斩板,特制的铜勺。文中的‘恩物’这词再贴切不过,我们承受恩情的来源其实如此之多。
    作为美食书,里面的食材陌生得正好不至于让人垂涎三尺风度尽失,因为风味不能十分逼真地想象出来,但会替写文的人高兴,高兴她有那么多细致入微而长情的喜欢。读她烧菜的过程,那些有条不紊的动词给人带来的愉悦不比看做菜视频少。
    作者行文温柔清爽,遣词考究得毫不张扬,(形容果干‘烟韧’,芋头‘炖出绒’)旅途间神志清醒的时分翻几页,可以拂去心上薄尘。《俗女养成记》路数近似,但相比之下更犀利些,而这里说得最重的话不过是: ‘如此甚好,需要以乖来换。缩小自我,扛起日子。像张大伞般独支着,身边无论是谁,自然都凉快得多。’
  4. “The Information: a history, a theory, a flood” by James Gleick
    这么厚的一本书,覆盖的范围极大,副标题就格外重要,提醒读者书里主要有什么。书前面2/3讲信息这个概念从无到有的发展史,讲香农(Claude Shannon)以一己之力创建信息学,抽丝剥茧娓娓道来,非常让人入迷。后面1/3讲量子计算,讲互联网上的信息泛滥,文笔依然很赞,但前一个话题太玄虚缥缈,后一个话题的熟悉度令人沮丧,收获就没有之前的那么大。这位作者厉害之处之一是引言来源很广而且总选得特别合适,比如看他出其不意地引用Tom Stoppard,放在上下文还特别点睛。
  5. 《堂吉诃德的眼镜》 by 张秋子
    发现这类大学讲义编成的书太好读了,像在免费旁听还不用考试。而且作者真的很在乎读者是否学到东西,讲义每一课末都有总结提升,特别让人有一种被呵护的感觉。书里举的众多例文原来不熟悉也没问题,只要不怕剧透。作者说希望看书的人能够’采撷一瞬间的心心相印’,这样的时刻在书里遇到很多。
  6. “The Spy and the Traitor” by Ben Macintyre
    这本书讲冷战后期一位资深KGB间谍Oleg Gordievsky 如何投向西方大显身手,暴露后又如何熬过审讯从俄国内部被解救,可能是MI6最引以为豪的自家双重间谍案例。开始人物上场的时候我还嫌没有le Carre的间谍小说有味道,但不久现实就展示了它做为作家的优秀实力,解救过程尤其炫技,安排得一波三折(前后夹击的car chase,晨雾中如柔板的俄国乡野,逃亡中的Oleg脑子抽筋冒险搭车到16公里外的酒馆打卡),道具也五花八门(一只显眼的超市塑料袋、外交官夫人不慎遗失的驾照、迷惑了警犬的一块臭尿布)。
  7. 《演奏之外》 by 张昊辰
    从头到尾就一直在感叹,90后的钢琴演奏家怎么这么厉害这么会写! 好像蛮久没有读这么‘高级’的书了 – ie 将近一半看不太懂又觉得讲得很有道理的书。
    书的前几篇讨论音乐艺术的特性、古典音乐审美的迁徙,最后‘机器复制时代的音乐’写古典音乐当下的处境,都又有见地又见其真挚,是读后觉得收获最大的。
    中间几篇分别介绍不同的作曲家具体的好,于是跟着他的点评找来那些曲目听,可惜依然不得其法,我这样的锡耳朵估计需要更加保姆级而且不能是纯文字的指导来点化。但不会欣赏一件事物本身不意味着不能欣赏别人表达对它的欣赏时的eloquence。那些文字句型慎密西化,但用词精准感性,别有魅力。
  8. “West with the Night” by Beryl Markham
    这是传记中我最喜欢看的那种,写的都是‘我干了什么’——Beryl 18岁开始当驯马师,后来成为飞行员,经历十分精彩。精彩之下是作者的过人胆色。书里末一章讲她破纪录从英国飞到美洲大陆,油箱当时都不作兴配gauge的,一箱用完了要在自由落体运动的三十秒之内换上新油箱,很是硬核。飞行是作者的真爱,写起来有一种冷静的温度,寥寥几笔立刻把人带进她的驾驶舱里俯瞰大地。
    作者写非洲野生动物的部分是让我观感最复杂的。一方面来说她加入过许多射杀大象的hunt,为猎人做scout牟利,让我心里非常膈应,(幸好书里没有直面描写怎么杀大象的);另一方面来说我知道她和动物的关系之深刻是现代都市人难以企及的,她行文中对动物的高度拟人化不止是修辞手法,也是出于对它们的欣赏和了解,书里许多最生动的句子都是描写动物的。
    Beryl Markham的文笔洒脱鲜活,(英文我想搬出swagger和insouciance两个词形容),怪不得海明威读了都连口夸。有趣的是她的circle里简直人均文豪,包括Antoine de Saint-Exupéry和Karen Dinesen,太神奇了。
  9. “The Wager” by David Grann
    书名是一艘在Cape Horn附近触礁的十八世纪英国战船。这场海难之所以有名,是因为幸存的船员们在荒岛上一边求生一边造反分裂,由炮兵Bulkeley牵头的一队挤在区区25英尺长的单桅船里千辛万苦地完成了三千英里漂流,(‘one of the longest castaway voyages ever recorded’)。这些不幸的水手承受了重重的非人苦难:饥荒、疾病、恶劣天气、地球上最凶险的海域,凄惨和壮举两个词密不可分地结合在一起,几百名船员中最后挺下来的只剩三十多个人。整本书展示了极端情景中的众生百态(饥饿的人群是沦丧道德礼教的人群),也从小见大有力控诉了帝国造过的孽。
    非常厉害的一位非虚构作家,史料翔实,文笔、节奏都好得无可挑剔,各种航海术语解释得清清楚楚,书前1/3给人‘无用而有趣的知识又增加了’的喜悦,后2/3是十八世纪航海的艰苦危险辛酸一览,(唯一能够喘口气的时候是原住民Kawésqar族人前来帮助他们时),还安插进一场酣畅的海战,riveting得把人牢牢钉在原位,一气呵成一个长周末就听完了。朗读者Dion Graham 也读得不是一般的好,海战时的一串串动词从他嘴里蹦出来让人如临其境,有老牌说书人的功力。
  10. 《十年一觉电影梦:李安传》 by 张靓蓓&李安
    这本传记从李安小时候写到《卧虎藏龙》得到奥斯卡最佳外国语片奖,看一个执着勤勉细腻的人怎么悉心护着自己的天赋一路走高,励志得不行,还给人旁观他人悉心工作的快乐,简直舍不得读完。书中李安的工匠精神有多处体现,让我领会到为什么说拍电影是craft,因为好片子都是研磨出来的。这本书应该对于学电影的人很有用,李安对电影里里外外有全方位并务实的思考,还一点不藏私。
    书里走过的十年电影生涯正好和一个我怀念的时代重叠。李安说自己身在‘文化冲击及调适的夹缝中,在双方的拉扯下试图寻求平衡’,长年居中‘周旋协调(negotiation)’,其实他自己也该是那个趋向融合的时代的精神代表了吧。
  11. “The Mushroom at the End of the World” by Anna Lowenhaupt Tsing
    蛮难概括的一本好书,从松茸产业为落足点,发散到历史、生物学、经济学、社会学等各个领域,是刻意而有效地对某种单一而宏大的叙事的对抗。这本书提倡摒弃‘进步’历史观,摒弃以人类为中心的视角,它鼓励的研究精神是descriptive而不是prescriptive的,它看重的是边边角角和不确定性,是物种之间、人群之间合作和维护(latent) commons的可能。书里许多警句都微妙地含有颠覆性。
    区区松茸里为什么能看出那么多名堂呢?那是因为它善于和松树一起共生在原木被砍伐殆尽的次生林(i.e. 资本主义扩张进程留下的弃土)里。目前松茸最大的市场在日本,最大的货源在美国西部的Cascades山区东部。谁在采,谁在卖,谁在买,谁在管,这些问题加上历史的维度让书里内容充实得让人目不暇接,单从采菇人那条线就涉及许多历史的回响:在Cascade采蘑菇的Hmong/赫蒙/苗族,Mien瑶族移民的来源和战争的联系,日本移民的战时camp经历,采菇人在归化中追求的‘自由’和美国移民政策的因果关系。
    主要篇幅和森林和人和资本有关:作为scalable企业原型的依赖奴隶劳力的热带种植庄园,Cascades山区森林的演变(从原住民部落那里抢来然后掠夺性砍伐那部分触目惊心),日本林业的衰败和菲律宾廉价木材的联系,林管部门多年以来或南辕北辙或无心插柳就学不会一个因地制宜无为而治,云南林区承包政策的利弊。
  12. “How Far the Light Reaches” by Sabrina Imbler
    把生物科普和私人回忆录掺起来一起写的书已经读过不少了。发现这套散文集篇篇如此后很担心到最后会读腻,觉得套路,何况作者既是亚裔混血又是流动性别,要素叠得有点多。事实证明我多虑了,文笔和真诚笃挚可以扫除一切俗套。回头想想这可能是我第一次读跨性别文学,了解到祂们的经历。
    作者说杂交动物生物学上标准格式是‘aXb’,那这十篇的配方都是‘a+b’,比如‘墨鱼和我的变形史’,‘妈妈和英雄章鱼母亲’,‘海底热泉和同志舞厅’,但细细品起来每篇a和b的比重不同,关联点不同,变化灵动:
    开始的一篇里,困在小小玻璃缸里的金鱼显然是在精英高中里备受压力的‘我’的化身;
    下一篇的叙述把敦促女儿减肥的妈妈和绝食四年多守到孩子们孵化的章鱼妈妈交织在一起,是复杂的复调;
    作者外婆在抗日战争时逃难的经历和长江鲟的兴衰类似比兴;
    曾以割下丈夫阴茎那位的Lorena Bobbitt命名的蠕虫sand-striker在一篇主要讲作者亲历的性侵犯的故事里可算是让人可以喘气的调剂。
  13. “A Little Devil In America” by Hanif Abdurraqib
    这本散文集副标题为 ‘notes in praise of black performance’,看上去动机简单,是赞美非裔文艺人士的杰出成就,但整本读下来发现其实performance一词在这里大有内涵,既是舞台上的表演,也是在和社会和历史大环境(i.e.系统性的歧视和压迫)下的表现。
    集子的结构意外地复杂,分五个乐章四个主题,每章的第一篇同名,还大半断句只靠&,如同spoken poetry。每一篇内部也错综繁杂,话题每每跨度很广,始终贯穿之中的是作者自身经历(早年丧母是他一而再再而三提到的伤痛)。最有代表性的一篇’Nine Considerations of Black People in Space’从靠月色潜逃的黑奴写到Michael Jackson的太空步写到Afrofuturism写到被警暴致死的Trayvon Martin写到声称自己来自外星的爵士乐音乐家Sun Ra——那么多的球抛在空中,到最后一一稳稳接住,真真的艺高人胆大。最喜欢的几篇:
    ‘This One Goes Out to All the Magical Negroes’ – ‘magical negro’是一种电影trope,特指召之即来帮助主人公的黑人配角,文里和电影The Prestige里的大变活人戏法一起写,点出了把人当工具的随意的残忍,又穿插一位非裔女性魔术师Ellen Armstrong的生平,写另一种让被忽视的人显身的魔法。整体哀而不伤,浑然天成。
    ‘It Is Safe to Say I Have Lost Many Games of Spades’ – 最有温度最幽默的一篇,现在知道了纸牌游戏Spades在非裔心目中的地位如同麻将之于国人。

Honorable mention:

  • “Is Paris Buring” by Larry Collins, Dominique Lapierre
    和《Guns of August》有类似之处,都是截出漫长战争中短短几周时间,四五个阵营几十个场景数百名人物,一幅幅蒙太奇。主角当然是戴高乐和当时奉命来毁城的德军上将Dietrich von Choltitz,但和“Guns of August”相比这本平民视角多,很多细节画面感极强

虚构类

  1. “Trust” by Hernan Diaz
    幸亏开始这本书前完全不知道它是讲什么的,只在听到有四位朗诵者时隐约觉出会有花头,哪知是这么好看的戏法。其实谜底也不算太刁钻,但谜面实在构造工巧,全书四部分之间比重平衡而前后映照,只有文笔老道,能够做到风格变换自如的作家能够pull it off。故事像最好的侦探小说那样,人物少而勾勒精细,中心人物是一对金融家夫妇,丈夫是界内公认的wizard,妻子早慧亦早逝。文字迷宫初走进去以为就是华尔街人物传奇,再下面谜团渐浓。到第三部分作者加大马力,部分解谜外此卷另可按一度风行的格式题为‘无政府主义者的女儿’,里面固执己见、不完全称职的单亲父亲和需要走出去自己去闯世界的女儿之间的复杂关系写得很入味。最后的高潮也是最难的走钢丝,因为写得出聪明人的聪明很不是容易事,而这里除了表现主人公的聪慧过人外还有要写一位体面女子在婚姻里的妥协、她病痛缠身中冷静自持。
  2. “Babel 17” by Samuel R. Delany Delany二十多岁时写的星际文,短小精悍,两百多页里新点子层出不穷,还安排了三、四场别出心裁的空战,很过瘾。书名的Babel 17是一种神秘敌方语言,洗脑利器,但缺乏‘你’‘我’概念之分。女主破译了这种语言后从它的精准宏大里获取了认知上的超能力,也为自己和己方带来了危险。成书的时候作者坚信Sapir–Whorf假说,即语言结构会影响语言使用者的世界观和认知能力)。现在当然这个假说被否定得七七八八了,但作为一篇来自半个多世纪前科幻文的主梗还是很称职的。
    老文里能够有Rydra Wong这样星际著名诗人兼资深星舰舰长的人设,虽然有玛丽苏之嫌,还是挺稀罕的。
  3. “你的夏天还好吗” by [韩]金爱烂 译者:薛舟
    看了前三篇,每篇看完都要缓一缓,看不快。 第三篇‘水中的歌利亚‘最宏大,悄然间把圣经里的连月淫雨搬来了。‘我’和母亲被困在断水断电即将被拆的公寓楼里,勉强度日等待雨停,但终于等到的是大洪水。这篇里有很多基督教的allusions,(在东亚文学里看到这些有点新奇,)但最绝的是写她去世前参加讨薪抗议爬上龙门吊的父亲,黑暗中在高处为了取暖练习体操 — ‘想到在高空吊车上一二、一二地做伸展跳的父亲,想到做腹背运动、划桨动作、兔子跳的父亲‘,读者也跟着’我‘万分揪心。
    三篇里的主角都是孤独而困窘的年轻女子,身处危机四伏的城市边缘/社会底层。联系《堂吉诃德的眼镜》里的‘日常和反日常’那讲,金爱烂就擅长对此的配比,在普通真实中掺入一剂致命的超现实,没有刻意卖惨但读者被细密周到地压抑到。
  4. “Nettle and Bone” by T. Kingfisher
    开篇成堆的森森白骨,还好接下来就倒叙一位小国三公主的成长觉醒,以及她刺杀姐夫兼邻国君主的迫切性,蛮快就进入我的阅读舒适区了。弑君志愿团组队过程里渐入佳境,最爱的是擅于和亡灵打交道的dust wife这一角色,冷静强大毒舌,又有分寸感又有担当,是大龄妇女的楷模。书里的魔法系统是个多元多神大杂烩,独创的dust wife外还有圣徒,有仙女教母,有goblin,各凭本事搞事。
    书里非常突出的是它无所不在的女性视角,读后把这本放进我的‘希望女儿将来肯读的童话新编’书单里了。
  5. “How To Rule an Empire and Get Away with It” by K. J. Parker
    略把标题扩写一下的话是:试问一位二流演员/三流编剧怎么赶鸭子上架靠狸猫换太子紫袍加身统领帝国,又是否干得长?
    这本粗粗架空拜占庭帝国末期,帝国行多不义被昔日小弟讨伐,疆土丢得七七八八,缩在主城里负隅顽抗到第七年了。作为围城三部曲中间一本,防御战自然贯穿始终,到末尾有精彩的字面意义上的last ditch effort,一本书看下来也是冷兵器时代攻城战双方战术很好的科普,尤其关于地道战和生物战。
    主人公Notker的演员身份是全文最赞的创意,方便作者把‘政治舞台’这个比喻发挥到极致。演员的习惯思维方式(或直接可称为智慧?)使他一方面处世有人生如戏的抽离,一方面能够随时踏入他人的靴子里理解不同的立场。他在一定程度上是个反英雄,道德观颤颤巍巍,谎话张口就来,对大众这个群体抱有高度怀疑态度,全然没有为人民牺牲的觉悟。他逃避个人暴力 ,但为了城市的生存他的决策也危害到许多无辜平民。平衡另一面呢,是他的诚实清醒,勇于自省。卷入政局后作为outsider他有清晰的大局观,发出许多‘皇帝的新衣’式的感悟。
    大结局moving piece太多,还是有可推敲之处的,但所谓重在旅途不在终点,一路下来人文风景完全值得票价。
  6. “The Road” by Cormac McCarthy
    故事很简单:大灾变之后世界苟延残喘,一位无名男子带着他的孩子沿着一条荒路往南边的大海走。情节就在他们忍饥挨冻、艰难觅食、遭遇同类中循环。男子和孩子的命运让人一路揪心,最让人紧张的是有其它人出现的时刻,因为人是最危险的存在。与他人的每次遭遇都是可能致命的道德选择:是否逃跑,是否自保,是否行善,是否报复,如何尽量避免伤害。
    麦老爷子的控场能力真强,全程不许人出戏,处处重剑无锋。就是放在末世文里这本书里的环境也是很极端的,举目皆是焦土,炼狱恶鬼危机四伏。作者对此不加渲染亦无避讳,直面the imponderable。书里最突出的描述是各种实打实毫不花俏的生存技巧,和男子对孩子强大的温柔。在这对相依为命的父子的关系里,宗教有象征性但至关重要的存在,男人对孩子的信仰是濒于灭绝的人类一朵最后的灵性火焰。McCarthy的文字有一种凝重克制的诗意,和他创造的这个丧失色彩的世界高度契合,也是这个末世唯一的grace。
    从来没这么盼望过一本好书早点结束,以得解脱。读的时候多次怀疑是在自虐,但从来没有怀疑过作者的动机。读完感觉自己也被净化一点,好像成就了什么。遥远记得Graham Greene 的”The Power and the Glory”是上一本让我有类似感受的。
  7. “North Woods” by Daniel Mason
    年末各种年度最佳书单的常客,觉得没被误导,是写什么和怎么写这两点都让人中意的小说。
    我一般不喜欢跨度几代人的saga,但这里延续数百年的不是哪个家族,而是一片在Massachusetts州西部的森林,就有意思多了。
    三百多年里人事变迁,(最可爱的是独立战争前夕一位痴心于种植苹果的退役中校,只有他会问夏娃不就是从亚当身上取下的cutting吗?)作者依次从容道来,前后串联巧妙。后来者或多或少都收到前人留下的某些讯息,最美好的一段是植物学家看到了画家用画笔记录下来的森林在一世纪前截然不同的样子。但虽然燕过留痕,过去并没有离开,遗留下来的绝大多数信号在现在人的眼中却只是sound and fury,无法接收,或只是能够得知‘不知什么从那里消逝过’。再一个但是:虽然过去很难解读,但作者让我们体会到还是不该急于把过去扔掉,最好还是稍作停留,做点承认它的存在的gesture。因为如果有耐心和运气的话,我们还是能够读懂一部分;再不济,我们也可以意识到‘the ghosts of the damselflies, dryad’s saddle, elm trees: a thousand angels on a blade of grass’ —— 一种不sentimental但是富有灵性的意识。
    当然和人事变迁交织并成互文的是森林的兴衰演变,从果林到次生林到三生林,处处都‘rank with time’,人和树木是彼此的见证,人类活动和林子的变化也密不可分。这里作者有不少优美的nature writing,借画家那种老派文笔写出的那些尤其好,字字芬芳。书里的华彩乐章是对一对beetle的生命大和谐过程的描写,把我看得乐颠乐颠的。
    还值得一提的是小说里文体多变,有叙事诗,有书信体,有true crime小报、病例记录,制造的是palimpsest(反复覆盖、重写的书卷)的厚重效果,和小说的主题及意象也非常相宜。

Honorable mention:

  • “Wolf Hall” by Hilary Mantel
    多年前别人郑重推荐的一本,终于还了这笔债了。读它之前我都分不清Thomas Cromwell和Oliver Cromwell,读完后Mantel笔下的T Cromwell直线上升到心目中‘小说中最有魅力的历史人物’的前三。
  • 玛格丽特·尤瑟纳尔 Marguerite Yourcenar 《苦炼》
    好的历史小说往往让读者又感到隔阂又觉得贴近古人。隔阂当然是因为早远时代人的想法和现代人完全不是一个路数,(如对各种酷刑横死的司空见惯,)而这个大条件下一些细节上的真切就格外可贵。很可能这本书应该读得更用心一点,摘录里许多值得回味的句子让我觉得一定还错过不少。

wb 读书群 2023/08-10

10/29 《陈从周说园》 陈老先生的文集,精华在最前面的《说园》五篇,里面主要是讲对园林的审美,把园林和诗词字画音乐戏剧等其它传统艺术融通起来讲,雅致生动,读后齿颊留香。但这样一本书却配图悭吝而一般,具体介绍那些名园的景致时我脑袋里就描摹无能了,只能等什么时候亲历其境的时候当导游读物了。其余不少‘豆腐干’长短的小品,内容偶有重叠。
最好玩的是看老先生吐槽:

如今有不少“摩登”园林家,以“洋为中用”来美化祖国河山,用心极苦。即以雪松而论,几如药中之有青霉素,可治百病,全国园林几将遍植。
苏州拙政园水池驳岸,本土石相错,如今无寸土可见,宛若满口金牙。
今西湖白堤之柳,尽易新苗,老树无一存者,顿失前观。“全部肃清,彻底换班”,岂可用于治园耶?
风景区因往往建造一大宴会厅,开石劈山,有如兴建营房,真劳民伤财,遑论风景之存不存矣。旧时园林,有东西花厅之设,未闻有大花厅之举。大宾馆,大餐厅,大壁画,大盆景,大花瓶,大……以大为尚,真是如是如是,善哉善哉!
还有苏州花园里挂桂林风景画,简直是笑话。园林里还要用什么风景画来烘托。
很美好的后遗症是做了几次清晰的游园梦,有老朋友陪着一起逛,盆景啊壁画啊还都历历在目。

「@Chilly就酱:


@买吃的去了 最爱看老先生们文雅地吐槽,以前看邓云乡先生聊民俗,各种厚古薄今。」


怎么这么巧,在微信读书上搜到邓的《红楼风俗谭》,是陈从周写的跋。[太开心]
哦,另外想到那句‘善哉善哉’就像美国南方人表示强烈不赞同的‘bless his heart’

10/26 “The Road” by Cormac McCarthy 故事很简单:大灾变之后世界苟延残喘,一位无名男子带着他的孩子沿着一条荒路往南边的大海走。情节就在他们忍饥挨冻、艰难觅食、遭遇同类中循环。男子和孩子的命运让人一路揪心,最让人紧张的是有其它人出现的时刻,因为人是最危险的存在。与他人的每次遭遇都是可能致命的道德选择:是否逃跑,是否自保,是否行善,是否报复,如何尽量避免伤害。
麦老爷子的控场能力真强,全程不许人出戏,处处重剑无锋。就是放在末世文里这本书里的环境也是很极端的,举目皆是焦土,炼狱恶鬼危机四伏。作者对此不加渲染亦无避讳,直面the imponderable。书里最突出的描述是各种实打实毫不花俏的生存技巧,和男子对孩子强大的温柔。在这对相依为命的父子的关系里,宗教有象征性但至关重要的存在——‘He knew only that the child was his warrant. He said: If he is not the word of God God never spoke.’ 男人对孩子的信仰是濒于灭绝的人类一朵最后的灵性火焰。McCarthy的文字有一种凝重克制的诗意,和他创造的这个丧失色彩的世界高度契合,也是这个末世唯一的grace。
从来没这么盼望过一本好书早点结束,以得解脱。读的时候多次怀疑是在自虐,但从来没有怀疑过作者的动机。读完感觉自己也被净化一点,好像成就了什么。遥远记得Graham Greene 的”The Power and the Glory”是上一本让我有类似感受的。

@买吃的去了 这本想看了,宗教那部分眼前出现圣克里斯朵夫的画面。」


@Chilly就酱 啊,你的直觉很准,文里是有男人背着孩子走了一点点路。书里有一处把灰色的雪花比喻成‘last host of Christendom’,后面一查作者果然说自己是lapsed 天主教徒。

10/23 最近空暇间又多看了几页《远离尘嚣》,看到这句暴风雨将近时的描写笑出来:
there came finally an utter expiration of air from the whole heaven in the form of a slow breeze, which might have been likened to a death.
主要是因为在复习Cold Comfort Farm, 里面的描写像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
Dawn crept over the Downs like a sinister white animal, followed by the snarling cries of a wind eating its way between the black boughs of the thorns.
后者在戏仿小说中的崇高地位不是盖的。

10/21 “White Noise” by Don DeLillo 一直听说这位作家,想试水一本短的,结果是很鸡肋的一本,兜了一圈发现是围观了一场中年危机,耐心和关心都所剩无几。
其实开始挺好,白描一家五口的中产日常,超市买东西之类让人亲切,有爱说怪话的朋友,有点对消费主义的调侃,(‘the vast loneliness and dissatisfaction of consumers who have lost their group identity’,把女儿梦呓的车型‘Toyota Celica’听成mantra),有对阶级认知的嘲讽(’I have trouble imagining death at that income level,’)。而且主人公‘我’是少见的不愁苦憋屈的大学教授,安安稳稳搞他的希特勒专题研究,读得我一片祥和。
后来不和谐音就越来越多,附加发生毒气泄漏事故以后主人公一家被迫撤离,生活就此脱轨。他继而发现向来开朗、充当悦目背景的现任妻子暗地里在吃实验性药品治心病,顺便还给他戴了绿帽,于是陷入精神危机,成天怕死怕得要死,再没有detachment,伴随而来的大段对克服对死亡恐惧的philosophizing也没多少新意。末1/4处前面没有露过脸的岳父送给他一把枪,让这个故事转为犯罪轻喜剧。
总结起来好像还蛮通顺的,但读的时候只感觉情节散乱,人物进出随意(‘我’的前妻+继女们搞也搞不清),对话里好多无聊的来回抬杠,有点点像《一句顶一万句》,是让人牙酸的幽默。偏偏DeLillo的确是好作家,读得恍惚时又时见妙句巧思,mostly dull intermittently brilliant,所以还是一路奉陪到底了。
好玩的比如有subplot是孩子的朋友立志要创‘与数量最多的毒蛇共处一笼’的世界记录,但被人忽悠,最后只有三条蛇入场,白白被咬了。再看高段位调情:
I said, ‘You’re more than a fair-weather friend—you’re a true enemy.’
She turned exceedingly red.
I said, ‘Brilliant people never think of the lives they smash, being brilliant.’ I watched her blush.
书里的世界观‘half-concealed disasters that constitute a life’ 不觉得过时,八十年代就说需要‘new science of evacuation’现在好像更实用了。

10/18 “Oryx and Crake” by Margaret Atwood
原来在新闻里充满人类罪恶明证的时候读末世文是可行的。更准确地说,这本是一章末世的当下和一章反乌托邦的过去交叉进行的。
‘我的朋友是灭霸,也是女娲’这样的标题可能太剧透,但现在的书名也颇有问题——至少它深深误导了我,让我以为书里Oryx会和Crake平分秋色。可能因为完全从Jimmy角度写,Oryx这个女性角色在小说里就是受害人+性幻想对象(当然来自亚洲!)+caretaker。鉴于这同是写了《使女的故事》的那位Atwood,在这本里她在性别设定方面想象力的保守出乎我的意料。
这本里作者天马行空的想象力是用在各种基因改造的可能性上:为弥补男性生不了孩子的缺陷,新人类男性尿液里自带化学屏障,男性的伟大职责是定期围绕营地站一圈尿尿,此景让Jimmy联想到‘巴洛克式喷泉’;从兔子那里得到启发,让食草为生的新人能够重新消化排泄物;女性发情时安排上狒狒的蓝屁股,新人类就不必雄竞了。Jimmy半嘲说Crake是boy genius,其实当然genius的是作者了。她设计的《铁血和玫瑰》游戏也够wicked,让野蛮和文明硬碰硬。(不过里面的文化基本上是老白男文化。其它关于电脑使用的描绘是web1.0的味道。)
找这本看是因为某位网友说这本写的是文科生vs理科生,看下来Jimmy和Crake的对比的确如此,而且书里对neuro-atypical人群的刻画恐怕有刻板印象之嫌。其实只要被唯利是图不知敬畏的精神引导,再文理兼修也挡不住反社会化的吧。
终感:Crake何必创造人类2.0啊,好像地球上实在不缺这个物种。

10/15 《十年一觉电影梦:李安传》 by 张靓蓓&李安
这本传记从李安小时候写到《卧虎藏龙》得到奥斯卡最佳外国语片奖,看一个执着勤勉细腻的人怎么悉心护着自己的天赋一路走高,励志得不行,还给人旁观他人悉心工作的快乐,简直舍不得读完。
现在‘老实’这个词几乎被用成贬义词了,但看李安自己的话就难以不觉得他老实得可爱:

申请基金补助好像还得靠行,混入圈内大家轮流当评审,相互给补助。我资格不够,又不会弄,所以没朝这方面发展。
(Emma Thompson) 人品、学识、见解,好到你无话可说。我碰到其他人,演员就是演员,从无一人给过我这么大的压力,好累啊!
老实说,我平常对女人也不是很有兴趣,她们想什么我也不清楚,只是女人戏或女人形象比较适合我想表达的东西。
(关于奥斯卡:)我真的无法在我的智力范围内相信它的结果是一个公允的产物。但参赛时,人还是会被竞争的气氛影响,我也没法子酷到完全无动于衷,就是一种欲拒还迎的心情,真假难辨,很不自在。

说什么是一头,看李安做什么也很容易对他生出好感。书靠前的地方有一条anecdote让我印象很深——他提到拍《推手》前心神不定,失手打破一瓶辣椒酱,‘后来花了一个多钟头,才把厨房清干净,旮旮角角,全是猩红点点,一个人在厨房里闷头忙了好一阵子。’——直觉能这样耐心搞清洁的人一定值得信赖。书后李安的工匠精神有多处体现,让我领会到为什么说拍电影是craft,因为好片子都是研磨出来的:

(玉娇龙)蒙面的那块三角巾,文章很大,要分寸拿捏得恰到好处,照着她的瓜子脸,修得小小的,将将遮住,味道才对。
因为竹子从竹林里一砍下来,十分钟后整个叶子都干了,变成一条细线,更别提从林场运到拍摄现场就得花上半小时的路程。而拍近景时,竹林更要绿得漂亮,所以只有等下雨天方得拍近景,因为雨天砍下的竹子才能绿上半个钟头。

这本书应该对于学电影的人很有用,李安对电影里里外外有全方位并务实的思考,还一点不藏私:

我们这些电影工作者,不仅想拍好电影,追求电影的艺术绝对值或满足个人的想象;事实上,电影是有机的媒体,我们也在经营观众,在经营电影与社会之间的反应。
我的片子就得自己宣传,想通了,也怪不了别人。大概拍片时就有这个野心,我就得付出代价。
每一种拍摄形式并不都是导演自己坐在家里想出来的,而是跟他的工业体系、跟他的环境有着极为密切的结合,均非偶然产生的。例如侯孝贤就是个很典型的例子,他有些事做不通,就换一种简易的方法,做漂亮了,做出一种味道来,也做出本地文化的精神与生态,这是很可贵可敬的。

书里走过的十年电影生涯正好和一个我怀念的时代重叠。李安说自己身在‘文化冲击及调适的夹缝中,在双方的拉扯下试图寻求平衡’,长年居中‘周旋协调(negotiation)’,其实他自己也该是那个趋向融合的时代的精神代表了吧。

「「「@Chilly就酱:惊叹这本书看得早也忘得干净!要去重新看一遍了」


如果补充说《卧虎藏龙》那一章里包含了许多真实的武林秘籍片段,会不会ring a bell?[嘻嘻]」


@买吃的去了 真的吗?你不要骗我,我读书真的是少」


@涅槃重生2003___饱满起来2023 截一段给你看看:
整一节就叫‘武术’,读下来觉得李安拍这部片子的时候有点入魔走火的样子……
happy reading! 然后可能你还会想去复习他的电影…

10/12 “The Wager” by David Grann 书名是一艘在Cape Horn附近触礁的十八世纪英国战船。这场海难之所以有名,是因为幸存的船员们在荒岛上一边求生一边造反分裂,由炮兵Bulkeley牵头的一队挤在区区25英尺长的单桅船里千辛万苦地完成了三千英里漂流,(‘one of the longest castaway voyages ever recorded’)。这些不幸的水手承受了重重的非人苦难:饥荒、疾病、恶劣天气、地球上最凶险的海域,pathetic和壮举两个词密不可分地结合在一起,几百名船员中最后挺下来的只剩三十多个人。整本书展示了极端情景中的众生百态(饥饿的人群是沦丧道德礼教的人群),也从小见大有力控诉了帝国造过的孽。
很开心继《间谍和叛徒》一书后又遇到这么厉害的一位非虚构作家,史料翔实,文笔、节奏都好得无可挑剔,各种航海术语解释得清清楚楚,书前1/3给人‘无用而有趣的知识又增加了’的喜悦,后2/3是十八世纪航海的艰苦危险辛酸一览,(唯一能够喘口气的时候是原住民Kawésqar族人前来帮助他们时),还安插进一场酣畅的海战,riveting得把人牢牢钉在原位,一气呵成一个长周末就听完了。朗读者Dion Graham 也读得不是一般的好,海战时的一串串动词从他嘴里蹦出来让人如临其境,有老牌说书人的功力。
打动社畜的细节:叛兵头子Bulkeley回国后要接受审判,交上去的日志海军上司们嫌太长,打回让写个摘要;和前书的联系:懂得‘double the cape/绕过海角’这个词组背后的份量了。

10/9 “West with the Night” by Beryl Markham 这是传记中我最喜欢看的那种,写的都是‘我干了什么’——Beryl 18岁开始当驯马师,后来成为飞行员,经历十分精彩。精彩之下是作者的过人胆色。书里末一章讲她破纪录从英国飞到美洲大陆,油箱当时都不作兴配gauge的,一箱用完了要在自由落体运动的三十秒之内换上新油箱,很是硬核。
飞行是作者的真爱,写起来有一种冷静的温度,寥寥几笔立刻把人带进她的驾驶舱里俯瞰大地:

  • to fly in unbroken darkness without even the cold companionship of a pair of ear-phones or the knowledge that somewhere ahead are lights and life and a well-marked airport is something more than just lonely. It is at times unreal to the point of where the existence of other people seems not even a reasonable probability. The hills, the forests, the rocks, and the plains are one with the darkness, and the darkness is infinite. The earth is no more your planet than is a distant star — if a star is shining; the plane is your planet and you are its sole inhabitant.
  • In the daytime she is a small gay complement to the airy blue of the sky, like a bright fish under the surface of a clear sea. In darkness such as this she is no more than a passing murmur, a soft, incongruous murmur above the earth… To me she is alive and to me she speaks. I feel through the soles of my feet on the rudder-bar the willing strain and flex of her muscles.

作者写非洲野生动物的部分是让我观感最复杂的。一方面来说她加入过许多射杀大象的hunt,为猎人做scout牟利,让我心里非常膈应,(幸好书里没有直面描写怎么杀大象的);另一方面来说我知道她和动物的关系之深刻是现代都市人难以企及的,她行文中对动物的高度拟人化不止是修辞手法,也是出于对它们的欣赏和了解,书里许多最生动的句子都是描写动物的:

  • Balmy’s challenge, clearly well spiced with insult, brought the old dam up on her heels and there ensued a battle of tongues that, in volume of sound and intensity of fury, would have put to shame all the aroused fishwives of literature. In the midst of it Balmy began to sweat, to tremble, and to buck, the old zebra dam galloped in erratic circles, bawling all the while, and the little foal, torn between filial duty and the fatal fascination of the bay filly, bounded and danced between the two like an hysterical child.
  • I know animals more gallant than the African warthog, but none more courageous. He is the peasant of the plains — the drab and dowdy digger in the earth. He is the uncomely but intrepid defender of family, home, and bourgeois convention, and he will fight anything of any size that intrudes upon his smug existence.

Beryl Markham的文笔洒脱鲜活,(英文我想搬出swagger和insouciance两个词形容),怪不得海明威读了都连口夸。有趣的是她的circle里简直人均文豪,有Antoine de Saint-Exupéry, Karen Dinesen,Bror Fredrik von Blixen-Finecke,太神奇了。和现在流行的tell-all不同,这本书里对私生活缄口不提,其实她的八卦值得一看,(维基里提到她在白金汉宫里赤脚走,被诟病。)

10/6 “Fourth Wing” by Rebecca Yarros 什么样的书会好看到要在图书馆排两个多月才借得到?现在我知道了,原来就是什么料都要加足:龙骑士学院学员casualty rate要拉高到二战空军那个程度,男主美强惨三个维度都要满分,女主的逆袭要从撑不过半天的弱鸡到史无前例地被两条龙选中,爱情线要加大加粗,要相爱相杀那一款,一方面是你妈杀了我爸我爸害死了你哥的深仇大恨,另一方面两人两龙四角深度绑定忠贞不渝一尸四命,sex scene要做一次毁一套家具豪车级别的,最后收宫阶段要弥天大谎的揭露、损失惨重的酣战、忽至冰点的感情齐头并进。总之千万不能不好意思,什么含蓄留白都不存在的,就是要直白激烈目不暇接的视觉效果。很久没有看过这样纯朴的爽文,知道大家都对爱她就给她打造许多许多度身定制的匕首的暴力美学喜闻乐见,莫名觉得有点欣慰。

10/3 “Wolf Hall” by Hilary Mantel 多年前别人郑重推荐的一本,终于还了这笔债了。读它之前我都分不清Thomas Cromwell和Oliver Cromwell,读完后Mantel笔下的T Cromwell直线上升到心目中‘小说中最有魅力的历史人物’的前三。
Mantel非常懂得如何赋予她的人物oodles of charm:
Various expressions are available to his face, and one is readable: an expression of stifled amusement… He can draft a contract, train a falcon, draw a map, stop a street fight, furnish a house and fix a jury. He will quote you a nice point in the old authors, from Plato to Plautus and back again. He knows new poetry, and can say it in Italian. He works all hours, first up and last to bed. He makes money and he spends it. He will take a bet on anything.
除此之外他还很顾家,给女儿Grace用孔雀羽毛扎了一个‘全伦敦最美的’天使翅膀。
Mantel塑造人物中用了一些蛮特别的技巧:主人公很多心理活动是用第二人称写出来的,literally让读者穿上他的鞋子;主人公的经历看起来一季一季写得事无巨细,角度却大多是off-stage,从来没有什么在国会演讲,法庭对质的大场面——但Cromwell的高超口才有充分体现,最后一段面对死对头Thomas More抱怨英国的鬼天气那节独白字字忧国忧民渴望光明(‘enlightenment’)却一点也不矫情,真是好笔力。
书很长,最喜欢的章节大多在前1/3,大主教Wolsey被抄家驱逐时的狼狈,亲人们在短时间内被瘟疫带走后Cromwell的悲痛厌世都处理得非常poignant,很打动人。后面我开始精神涣散,实在Anne Boleyn 和亨利五世的8年长跑相当磨人,小说本质变成伴君如伴虎的宫廷剧了就不那么有趣了,眼看Cromwell已经把第三本里的坑给自己挖好了也是个downer。Leitmotif中最爱的是关于Cromwell过人记忆力的片段。他所依赖的定位记忆法可以溯源于一场以屋顶塌陷宾客横死告终的宴会——这个给后人带来长久收获的悲伤故事对整本书的基调至关重要,如同对Cromwell身处时代的一则寓言。(btw,看到书里提起Münster Rebellion才意识到这本和和《苦炼》时代相同。)

没看过剧,刚才查了一下是Mark Rylance 演Cromwell呢!自从Chicago 7以后对他印象很好,但好像他太文质彬彬了,身子板演Cromwell不够敦实,年纪也稍微大了一点点…

9/29 《如果我们无法以光速前行》 by 金草叶
◆ 光谱 ◆ 共生假说
前面两篇关于外星人的都很喜欢。原来除了对抗和征服的传统思维之外,我们和aliens可以有更加平和,近似君子之交淡如水的关系。其实第二篇脑洞不小,说外星人一直寄生在人类幼崽脑中,但就这么平静服帖地写出来了。看到人们对从未踏足的遥远柳德米拉行星的乡愁,几乎也能体会到那种有温度的惆怅。
◆ 如果我们无法以光速前行 ◆ 关于我的宇宙英雄
拒绝宏大叙事之后的英雄主义大概就是这样的:被留下的人和选择留下的人,都需要许多勇气和执拗。
◆ 馆内遗失
职业病犯了,只觉得造出这样能够存储却不能搜寻的数据库的软件构架师应该在城墙上挂三天。
◆ 朝圣者为什么不再回来
这篇‘走出乌托邦’不落俗套,但觉单薄了些。因为是最后一篇,顺连着整本书给我留下的印象是‘完全在舒适区内反而觉得不太安稳不想待很久’,(像陷入一只女性视角的beanbag里),不知道是什么鬼。

9/26 “Inherit the Stars” by James P. Hogan
月球上发现了一具来自五万年前的携带高科技的类人干尸,他是从哪里来的呢?(书名本身略有剧透。) 这本也算得上科幻经典了,但其实类似本格侦探小说,完全不在意人物塑造,只求吸引读者一步一步跟着看主人公们如何解开这个谜题。对知道《流浪地球》讲什么的当代读者来说,最大的障眼法不会那么惊艳,但在当年看一定会语惊四座。整本很技术流,是Andy Weir一派的,比如星外远程无线通讯如何实现,步骤写得非常细。如果它一路都能这么兢兢业业不谈感情我会对它很尊敬,可惜书最后强行升华,说人类最宝贵的是自军国主义传承下来的倔强执着的战斗精神,这精神使得我们凌驾于地球上任何其它生物之上,一下子让这本书显老了。
bonus: 书的前几章里科研界女性工作者的遭遇非常非常典——被当陪衬被抢功劳被夺话语权——而且想来是作者不假思索写下的理所当然你情我愿,很可以单独拎出来做反面教材。(后面女性人物干脆完全消失了,甚省心。)

9/23 “The Dictator’s Handbook” by Bruce Bueno De Mesquita, Alastair Smith
这本很现实很宏观地解释统治者的逻辑。在作者构建的框架里,政府、公司董事会及各种领导阶层的形成分small coalition 和 big coalition两种,而从coalition的人数出发就可以推演领导阶层的行为和动机,什么都是cost/benefit分析得出的。书里把何为resource curse讲得很透彻,又把国际援助批评得体无完肤。整本书看下来观感是‘人类的没有指望是合理的’的酸爽。
这本目测是国内不会引进的书,稳妥起见不展开多说了,就加两点细节:书里领导上位之路的例子里有罗马教皇Damascus和林肯;孙子兵法是典型的small-coalition leader 思维。

9/20 伊坂幸太郎 《金色梦乡》 (预警:含剧透)
看书虽然没有尿点之说,但是每本书能够‘自动驾驶’半走神看的部分的比例差别还是很大的,而这本就属于密度比较小的书。整个故事讲日本首相被刺,无辜快递员成为众矢之的,狼狈逃命,在许多意外的人的帮助下努力逃脱天罗地网。怎么看都是一个并不复杂的David vs Goliath的故事,加点肯尼迪暗杀阴谋论,加点对surveillance society的厌恶,加点日系故事里永远的白月光——青春时代的友情(最好的朋友永远是大学时代的朋友),再加一点‘能够逃跑也非常了不起了’的丧式励志,元素就基本齐全了。
可能因为口碑太好期待太高,看完吐槽不少:
这本好多人夸作者好厉害,什么后续前文都有伏笔,但有些伏笔那么刻意真的好吗?主角起码用了四次相扑招式大外绊子摆脱追兵,前女友最后又用了一次,真真是一招鲜吃遍天,叙事经济是一回事,一个钢镚掰成三瓣花那就是抠门了。金手指飘忽:主人公运气烂到有庞大到神龙不见首尾的conspiracy周密布局陷害他,同时又运气好到连连环杀人魔都主动前来鼎力相助、多年废弃的汽车换个电池就能开动、前女友的饭友的男朋友就是负责监控镜头的、下水道的井盖是医院的路人早早事先换好的,巧合不要太多。
不过最后高潮时下水道和烟花的组合既有电影感又毫不突兀,能够stick the landing总是很加分的。还有译文里经常把原文的双关语注释出来,也要表扬。

9/17 “The Djinn in the Nightingale’s Eye” A. S. Byatt的童话新编。
“The Glass Coffin” 小裁缝解救玻璃棺里的公主。无感。
“Gode’s Story” 水手和女子阴差阳错的爱情悲剧,故事里许多‘as you may understand’ refrain,像一首凄婉的民谣。
“The Story of the Eldest Princess” 通篇反套路:quest其实没有意义,蝎子和癞蛤蟆自有自己的美丽,英俊的伐木工是衣冠禽兽,女巫收养了许多受伤的动物,包括熟读传说因而并不指望冒险成功的大公主。这篇描写灵动清丽,嘲讽得挺温和,也适合孩子读。
“Dragons’ Breath” 短小的篇幅写出了一般只有在科幻文里才有的劫后余生感。Eva赞叹幸存下来的自己编到一半的手工毯子:‘the traces of her moments of flowing competence, and of her periods of bunching, tension, anxiety, fumbling.’ 而灾难降临之前:‘希望会误导,惰性会误导,而且大家难以想象坚如磐石的东西怎会消失。’(不厚道地拉踩地话我会说Ken Liu的那篇“物哀”给比下去了。)
“The Djinn in the Nightingale’s Eye” 最meta也是篇幅最长的故事,女主人公自己是narratologists,到处游学讲座,她遇到的巨灵/Djinn也有一肚子前缘,所以故事里嵌了许多故事。Djinn吐槽英国式故事的癖好:‘没形没款,就喜欢侧敲旁击/给人看一眼就捂住,还老是说说就停了’。(这篇一定程度上也能对号入座,但比起题材类似的Cusk 的Outline小巫见大巫。)故事里最鲜明的一条主题可能是女性和她们自己身体的关系。极具有西亚风情的一节:‘Before pollution,’ said Orhan, ‘before television, everyone came out and walked along the Bosphorus and in all the gardens, to hear the first nightingales of the year. It was very beautiful. Like the Japanese and the cherry blossom. A whole people, walking quietly in the spring weather, listening.’

9/14 “A Room of Her Own” 这是大一室友英语课的指定读物,从而让我敬而远之了很久。想不到Virginia Woolf还有这么好读的书,比啃不下去的Mrs Dalloway友好多了。可能是出于小说家‘讲故事’的本能,作者一边描述自己的日常一边思考女性和小说的联系,把平时大家习惯的‘讲座’的形式拆解得支离破碎,但如此展现出来的思考过程非常有条理,也很易于读者代入。
因为她的中心论点早已在经年的渗透作用下深入我心,倒也没有觉得相见恨晚,而是自觉现在的我仍是很合适的的听众,而许多当代作品仍旧不离不弃,在和Woolf遥遥地进行有效的对话。比如Woolf多次讨论到莎士比亚,把他作为作家的标杆,讨论如果莎士比亚的姐妹和他一样有才华会有怎么样的结局。回想前两年从莎士比亚妻子的视角写的小说“Hamnet”,就莫名地觉得‘同志尚在努力’并为此感动。《我的天才女友》/那不勒斯四部曲更不用说了,就是回答这句‘I tried to remember any case in the course of my reading where two women are represented as friends.’的。
别的联想:
奥斯丁在人来人往的客厅一角的小桌前写出那么多杰出小说,就像人家指出Ginger Rogers和Fred Astaire 跳的是同样的舞步,只是她还穿着高跟鞋。
形容皱巴巴的老学究们如同在水族箱底步履蹒跚的巨蟹和小龙虾,想起那本”Life Between the Tides”说人们对此类海边生物的兴趣是从维多利亚时期开始的。
Hope Mirrlees的好友Jane Harrison有被提及。

9/11 “The Price of Illusion” by Joan Juliet Buck
读书俱乐部朋友在某场聚会上遇到了作者,觉得老太太好有故事啊,遂推荐我们读她的传记。Joan的经历被她自己概括为一系列的easy exile——记事起一家在法国,大些后她父亲和大导演John Huston分道扬镳搬到英国专心做Peter O’Toole的制片人,她被Tom Wolfe蛊惑到美国念大学开始为时尚杂志撰稿,94年起在巴黎Vogue当了七年主编。
既然一出生就是‘圈内人’,Lauren Bacall 是她妈妈的闺蜜,Donald Sutherland是她的情人,这样的人生经历让她有一流的anecdotes。比如她的家庭传奇是童年时住在一座粉色大理石宫殿里,费里尼来过演奏(客厅里断了几根弦的)金竖琴;有人为了取悦她母亲挪动了一艘航空母舰。那种‘失恋后我穿着高跟鞋和Werner Herzog、Philippe Petit一起爬房顶去了’级别的轶事也是信手拈来。
个人而言比较好玩的是她抛出的那么多名字大部分来自五六七十年代的文化影视圈和八九十年代的时尚圈,我正好大多接得住——再早或再晚都不行。Joan第一本小说出版时宣传定位为‘文化人的Judith Krantz’,让人不禁失笑——Krantz畅销书“Spring Collection”封面上超模的那双大长腿我到现在还历历在目。这儿算是非常glancingly也怀了一回旧,部分怀念纸媒当仁不让的年代,部分怀念白纸的自己。
而眼见潮起潮落楼起楼塌,她父亲在伦敦的‘香槟人生’惨淡收场,她在巴黎那段鲜花着锦的日子也嘎然截止,沉寂里才反思自己多年只知追求炫目的表面,对时尚成瘾后晋升为时尚贩子。关于名利场书里有警世的两段,一是她自爆丢了主编工作后预想会收到许多表示安慰的鲜花,特意让清洁工留下来清理,但一整天下来只收到两束;二是她有一个男朋友怎么都甩不掉,终于有一次她不肯带男友去和哪位名主持人晚餐,那人在之后一星期内就搬走了。(Joan有时的天真让人哑然,有时的就更一言难尽些,比如找不到合适场地就在楼道里解雇了哪位艺术总监。)
结合书的标题,这本书对‘everything that glittered and shone and was superior and wonderful’祛魅的努力很诚恳,但作者本人也承认虚荣不是那么好戒的。作为资深杂志撰稿人,Joan的文字功夫娴熟,行文节奏明快利落,读起来很舒服。

9/8 “Gideon of the Ninth” by Tamsyn Muir
这本书如果一言蔽之的话可称是巴洛克式的哥特风:深耕死灵法术分之为九宗、每十几页准有有名有姓的人物挂掉body count记不过来、骷髅妆和黑袍是标配、积骨成山流血成海,连汗水都是血汗,美也要说明是‘an affliction of beauty’,走的是坚定的maximalist路线。
但它又元素众多很难一言蔽之,粗略可以想到的有恐怖、星际、玄幻、百合、密室悬疑、武侠,但很诡秘地很和谐。总结下来是靠两点:一是主人公剑士Gideon和她的青梅死对头死灵师Harrow相爱相杀的关系很好磕,二是语言新潮生气勃勃,Gideon尤其又jaunty又irreverent,浑不吝的一个大妞还够搞笑,(‘永远觉得双关语就是好笑话’)。读书人用British brat口音读她再合适不过了。
因为这本书好处非常鲜明,(还没有提里面的打戏都很高燃,)我完全可以理解这本书为什么好评如潮。但是书里光死灵师加剑士就有九组,密室悬疑部分我follow得力不从心,偏偏情节基本是靠不同的死于非命推动的,有几个角色我都没搞清她们是哪方阵营的就挂了。后面死灵法术还又是活死人又是死活人,又是附身又是共体,所以这本也是我最近读得最风中凌乱的书。

9/5 《演奏之外》 by 张昊辰
从头到尾就一直在感叹,90后的钢琴演奏家怎么这么厉害这么会写! 好像蛮久没有读这么‘高级’的书了 – ie 将近一半看不太懂又觉得讲得很有道理的书。
书的前几篇讨论音乐艺术的特性、古典音乐审美的迁徙,最后‘机器复制时代的音乐’写古典音乐当下的处境,都又有见地又见其真挚,是读后觉得收获最大的。
中间几篇分别介绍不同的作曲家具体的好,于是跟着他的点评找来那些曲目听,可惜依然不得其法,逃不出走神—听到一段喜欢的旋律了坐正一点—走神这样的循环。我这样的锡耳朵估计需要更加保姆级而且不能是纯文字的指导来点化。
但不会欣赏一件事物本身不意味着不能欣赏别人表达对它的欣赏时的eloquence。那些文字句型慎密西化,但用词精准感性,别有魅力。

8/31 The Paper Menagerie by Ken Liu/刘宇昆 可能这个短篇集里盲选三分之一的话会更加喜欢,因为每篇的水平都挺稳定的,主题和手法又不少重复,读多了有diminishing return。
按主题的话大致三类吧,
1是比较传统的太空文,或者白描一些外星人,或者人类在宇宙飞船里往哪里飞,目的地不详也不很关心(到达的那次人类已经进化成精神体,和物理世界没多少交流。)“物哀 Mono no aware” 写一位日本幸存者主动牺牲自己去修方舟的太阳帆,大概是给我印象最深的。
2 是近科幻,推想现在那些大数据推荐啊情绪抑制技术等等发展到极致会怎么样,最有新意的一篇可能是”Similacrum”,讲我们怎么选择性地回忆、理解我们的亲人。
3 篇幅绝对最长的一类可称为中西融合故事新编,配方往往是一个中国古典传说配华人苦难史中的一章,奇幻内容都非常低魔很有局限,只是药引,哄大家一起忆苦。对于不了解那些历史的读者来说读后应该会有进益,很尊敬作者勇于挑战这些沉重话题的精神,但就真的是忆不完的苦。”Good Hungting”的steampunk 狐狸精大概已经是最好的结局了,字仙加台湾二二八事件、time travel粒子配日本731部队两篇直面历史得我自认心理承受力远远不够。”All the Favors”讲淘金华工里的关羽,很好的脑洞却让我读得很憋屈,应该有一个‘金手指’的反义词(‘石手指’?)来形容这种写法。

8/28 “How To Rule an Empire and Get Away with It” by K. J. Parker —略把标题扩写一下的话是:试问一位二流演员/三流编剧怎么赶鸭子上架靠狸猫换太子紫袍加身统领帝国,又是否干得长?
欧美好像没有‘架空文’的概念,把它别扭地称为不含魔法的fantasy。这本粗粗架空拜占庭帝国末期,帝国行多不义被昔日小弟讨伐,疆土丢得七七八八,缩在主城里负隅顽抗到第七年了,幸好城市背靠港口不担心供给;城里人口规分为蓝、绿两派theme,(可以想象为《西区故事》里的Jets和Sharks,)各自为政,既是黑手党又是互济会。这些设定都有很强的历史折影,写得一点不悬浮。作为围城三部曲中间一本,防御战自然贯穿始终,到末尾有精彩的字面意义上的last ditch effort,一本书看下来也是冷兵器时代攻城战双方战术很好的科普,尤其关于地道战和生物战。
主人公Notker的演员身份是全文最赞的创意,方便作者把‘政治舞台’这个比喻发挥到极致。在Notker眼里,演讲和读台词区别不大;帝国历史放melodrama的框架里看就很好懂;至于他的政治野心嘛,再常青不衰的戏也是要谢幕的。演员的习惯思维方式(或直接可称为智慧?)使他一方面处世有人生如戏的抽离,一方面能够随时踏入他人的靴子里理解不同的立场。
撇开演员这重身份,Notker也足够有趣,(cue前两本看不下去的第一人称小说。)他在一定程度上是个反英雄,道德观颤颤巍巍,谎话张口就来,对大众这个群体抱有高度怀疑态度,全然没有为人民牺牲的觉悟。他逃避个人暴力 ,但为了城市的生存他的决策也危害到许多无辜平民。平衡另一面呢,是他的诚实清醒,勇于自省。卷入政局后作为outsider他有清晰的大局观,发出许多‘皇帝的新衣’式的感悟。他还很好学,不懂就查书但也不迷信书里的知识。
Notker再三强调当地人戏里没有强大的女性角色不看,戏外他的昔日雇主兼情人Hodda很好地充当了这样的角色。
大结局moving piece太多,还是有可推敲之处的,但所谓重在旅途不在终点,一路下来人文风景完全值得票价。

8/25 “The Spy and the Traitor” by Ben Macintyre 这本书讲冷战后期一位资深KGB间谍Oleg Gordievsky 如何投向西方大显身手,暴露后又如何熬过审讯从俄国内部被解救,可能是MI6最引以为豪的自家双重间谍案例:
从前期Gordievsky 的投诚过程可以学到放长线钓大鱼的智慧—— But it was a “cock-up” that, in the long run, worked. Gordievsky was concerned when weeks passed without an effort by Bromhead to renew contact, then dismayed, then quite angry, and finally oddly reassured. The pause gave him time for reflection. If this had been a dangle, MI6 would have moved much faster. He would wait. Give the KGB time to forget the contact with Bromhead. In spying, as in love, a little distance, a little uncertainty, an apparent cooling on one side or the other can stimulate desire. (是不是够千回百转?)
Gordievsky最大的贡献是让英美领导人意识到苏联对对方核威胁的忧虑比苏联自身的侵略意图更危险,而苏联KGB高层当时深信不疑西方会首先动用核武器,从而犯了情报机构最大的忌讳:为自己已经相信的东西寻找证据。(又例如希特勒确信盟军D-day会从加莱进攻,英美确信伊拉克有WMD。)
书后半截的hail mary式解救计划则处处说明魔鬼在细节里—— To prepare for the time when he might have to drug his own daughters at the moment of exfiltration, Veronica Price produced a syringe and an orange for him to practice administering injections. Every few months, he would weigh his daughters, the weights would be reported to the MI6 station in Moscow, and the dosage in the waiting syringes would be adjusted accordingly.
开始人物上场的时候我还嫌没有le Carre的间谍小说有味道,但不久现实就展示了它做为作家的优秀实力,解救过程尤其炫技,安排得一波三折(前后夹击的car chase,晨雾中如柔板的俄国乡野,逃亡中的Oleg脑子抽筋冒险搭车到16公里外的酒馆打卡),道具也五花八门(一只显眼的超市塑料袋、外交官夫人不慎遗失的驾照、迷惑了警犬的一块臭尿布)。

wb 读书群 2023/05-08

8/22 新弃”Farrell Covington and the Limits of Style” by Paul Rudnick 和”The Forever War” by Joe Haldeman,两本书像一联无情对,一本轻佻一本严峻;一本弯得像回形针,一本直得像激光;一本不说俏皮话就不会说话,一本与幽默绝缘;两本都在消化特定群体的创伤——艾滋病/越战;两本都男性第一人称,都是被摒弃在主流之外的outsider。
Rudnick书名里的主人公Farrell Covington富有美丽得很夸张,(光嗓音就被形容为‘被一瓶上好的威士忌和一盏水晶吊灯抚养大的’,给朗读者设置了不可逾越的难度,)文后悲剧袭来时读者很难为不像真人的他共情,如某书评里说的,只感受到‘tonal whiplash’。
Haldeman这本军队味太冲了,对士兵们也太辣手,都是星际穿越时代了还有为定时引爆只有五分钟时间让人撤退这种理由惨死的。军队里的两性之间每晚都任意选择性伴侣(而一点不提任何安全措施),也让人咯噔。被剧透说这本书主要写的是主人公由于长久星际旅行寿命被相对延长,回归母星时和当下社会隔阂越来越深,但对他而言最致命的一点是(因为人口过剩)那时的人们都变同性恋了。再次无望搭上作者的脑回路,算了。

8/19 “A Pocketful of Happiness” by Richard E. Grant 一半爱妻抗癌日志,一半演艺生涯高光回忆,由Grant自己读出来,融合得很自然。值得一提的是他的妻子Joan Washington是著名的口音导师,Grant在她的耳濡目染下各种口音信手沾来,听他读出和妻子书信中的情诗也很打动人。Grant一举成名是靠小众经典电影”Withnail and I”里那个丧出高度丧出范儿的失业演员角色,后面的角色也大多凶巴巴或苦兮兮,典型的英伦式压抑,Grant本人却开朗外放,而且是Barbara Streisand几十年矢志不渝死心塌地的迷弟,就很有反常萌。虽然Joan从确诊到去世只一年多,过程中亲人的心痛绝望可想而知,但整本书还是光明而积极的。
Emma Thompson给临终的Joan写信感谢她对其养子的帮助,‘直到我们随你而来’写得真好: He loves you, Joan, so much, you gave him so much, again way beyond the work, but deep into his soul your kindness and interest reached. You were and always shall be one of the pillars of his recovery from all the traumas. He will carry you with him forever. <> The tendrils of love that connect us all cannot be uprooted by death and wherever this journey takes you, we will remain connected to you in the tenderest and most profoundly meaningful and sustaining way until it is our turn to follow you.
@买吃的去了 Emma Thompson这段写的真动人,她应该就很表里如一。她和我闺蜜女儿们是校友,还会回学校演讲。那个女校就是以liberal和文艺知名。」


@Chilly就酱 哈哈我要承认你闺蜜的女儿们的事迹这几年在公众号里都有follow,但不敢看太细,尤其自己小孩长大一些以后,怕得红眼病… [嘻嘻][嘻嘻]」
「@Chilly就酱:


@买吃的去了 [/ee9092.png]我也很羡慕她,不过每种成长都不可复制」


嗯嗯,而且很大的变量就是家长本身…

8/15 “Nettle and Bone” by T. Kingfisher 被开篇里成堆的森森白骨吓到,差点弃文,还好记得自己多喜欢作者上一本《大法师亲传防御性魔法烘培指南》。 接下来倒叙一位小国三公主的成长觉醒,以及她刺杀姐夫兼邻国君主的迫切性,蛮快就进入我的阅读舒适区了。弑君志愿团组队过程里渐入佳境,本人最爱的是擅于和亡灵打交道的dust wife这一角色,冷静强大毒舌,又有分寸感又有担当,是大龄妇女的楷模。书里的魔法系统是个多元多神大杂烩,独创的dust wife外还有圣徒,有仙女教母,有goblin,各凭本事搞事。作者的丰富想象力从‘舞齿人’这个设定可见一斑——他吹只曲子就可以让别人嘴里的牙齿跳跳跳,拔牙(牙齿是goblin集市里的硬通货)易如探囊取物。
书里非常突出的是它无所不在的女性视角,这类细节很多:Marra羡慕武士Fenris‘go through life so unconcerned about possible physical violence’,对textile arts的尊重,对男性身材的善意欣赏。把这本放进我的‘希望女儿将来肯读的童话新编’书单里了,(这个单子还包括Patricia Wrede的遇龙系列,Naomi Novak的Spinning Silver。)

8/12 “你的夏天还好吗” by [韩]金爱烂 译者:薛舟
看了前三篇,每篇看完都要缓一缓,看不快。
第一篇同名故事写的‘我’被暗恋对象哄去大胃王真人秀出镜,难堪失望外还错过了老同学的葬礼。从‘抓紧的胳膊’为题眼比兴两种关系,又含蓄又经济。这篇还没看出作者特别的厉害,但发现书里被划线的部分特别密集,评论很踊跃。
第二篇讲孕妇‘我’和困扰她的虫子。虫子是她贫困的生活环境的具象,也反复在她和丈夫的互动中出现,
(”丈夫摸着我凸出的小腹,转移了话题:
“孩子长得还好吧?”
说完,他漫不经心地用打火机压死了在窗台上爬来爬去的芝麻大的虫子。”)不动声色中让人汗毛直立。故事末了孕妇因为一连串的不巧躺在废墟里面临分娩,作者的笔力和狠决算是都浮出水面了。
第三篇‘水中的歌利亚‘最宏大,悄然间把圣经里的连月淫雨搬来了。‘我’和母亲被困在断水断电即将被拆的公寓楼里,勉强度日等待雨停,但终于等到的是大洪水。这篇里有很多基督教的allusions,(在东亚文学里看到这些有点新奇,)但最绝的是写她去世前参加讨薪抗议爬上龙门吊的父亲,黑暗中在高处为了取暖练习体操 — ‘想到在高空吊车上一二、一二地做伸展跳的父亲,想到做腹背运动、划桨动作、兔子跳的父亲‘,读者也跟着’我‘万分揪心。(这里有想起Teju Cole讨论怎么样的灾难摄影才是不exploitative而最有效使人共情的。)
三篇里的主角都是孤独而困窘的年轻女子,身处危机四伏的城市边缘/社会底层。联系《堂吉诃德的眼镜》里的‘日常和反日常’那讲,金爱烂就擅长对此的配比,在普通真实中掺入一剂致命的超现实,没有刻意卖惨但读者被细密周到地压抑到。

8/9 “A Canticle for Leibowitz” by Walter M. Miller, Jr. 科幻小说里可以遇到的宗教人士其实还不少,(”Hyperion”, “The Sparrow”,)但这样时间跨度上千年都设在修道院里的还真第一次见。小说其实是三个短篇捏一起的,第一篇讲核战毁灭近代文明后Leibowitz派的教士们如何保留文明和科技的火种,也是很详尽的天主教封圣流程。第二篇科技复苏,政治斗争加剧。第三篇核战复现,修士们为了保存文档飞向外空,中间夹杂修道院长对某架自动翻译机的不满和对核弹受害人安乐死的阻挠。
作为科幻经典它好像有点让我失望,但回想起来它的起点很高,中间也很有水准,只是作者的循环历史观预定了僵硬的结局,关于安乐死的冗长讨论完全基于天主教义,简直浪费时间,所以aftertaste没有回甘。若要我推荐的话只看最新奇也最有朝气的第一篇就好,Brother Francis这个实心眼人物写得很可爱,后面就再没有那样engaging的主要人物了。
成书的上世纪五十年代时天主教会的崇高地位在当代恐怕是要打折扣的,所以作为现在的读者看来这本书成也宗教败也宗教。pro是大段拉丁文让人不明觉厉,修士们把泥金装饰手抄本的手段悉心花在临摹电路板绘图上也很反差萌,con是我对总体保守的all-male clergy制度是否能够维持上千年保持怀疑态度,还一边听一边担心教会在末世怎么维持经济独立,老希望作者把他们的经济账交代得更清楚一点。

「@Chilly就酱:
@买吃的去了 买吃君读书速度和质量也太惊人了,书评篇篇精品!」


啊啊啊捂脸说群主太过奖了…

「@克莱尔Big:真的惊人[赞]科幻结合宗教,任我再怎么想都想不到的“阳春白雪”书单。唯有缓缓竖起大拇指[赞][赞][赞]」


完全归功于前一阵在豆瓣上看到几列很可观的经典科幻书单,包括这贴 https://www.douban.com/group/topic/277505633/,可惜介绍Canticle的那贴找不到了——它很成功地勾起了我对末世修士生活的猎奇心态…

8/6 “Outline” by Rachel Cusk 多年前看法国片Claire’s Knee 不知所云的感受想不到在这里重逢了。纽约时报书评说这是对自传体小说的大胆实验,我只能说加上上次的《Checkout 19》,下次对自传体小说要当心了。书不长,情节寡淡得几乎称不上小说,就是第一人称的女主去希腊开写作课,旅程中遇到的各色人物和她对话。说‘对话’可能也言过其实,谈话双方很少有真正的交流,只是轮流打开话匣子倾述一番。这些人大多深度中年,说的话题无外乎婚姻,事业,偶尔会有一些有趣的表达(好像作者还是比较偏心主人公‘我’,最好的台词都给了她):

  • I suppose, I said, it is one definition of love, the belief in something that only the two of you can see, and in this case it proved to be an impermanent basis for living.
  • the strange transitions from enchantment to disenchantment and back again that moved through human affairs like cloudbanks,

8/3 “The Likeness” by Tana French
我想把它归纳于青春犯罪小说类。这种书里的代表可能是许多人爱得要命的Donna Tartt的”Secret History”,还可以添上Kate Weinberg的”The Truants”,Josephine Tey的”Miss Pym”估计也算,主线里都是几位早慧、傲而不群的大学生互相吸引,形成紧密联系,继而关系失控酿出恶果。
这类书迷人并让人怀念共情的地方往往是对‘小团体’的描写。成人世界流行的是隔开一臂的浮浅社交,但二十郎当岁时的特权是不必搞君子之交那一套。大学时期是离开家庭在陌生人中寻找新的家人的最好机会。和密友们互相倾心、不分你我地陪伴在彼此身边的时刻最是heady美好,(让读者也跟着为此上头)。但最亲密的关系也可能是最伤人的关系,多边关系又很容易复杂化,青春期的人类还有冲动气盛的buff,所以这种书里烟花易冷的凄凉下场都也很有逻辑,倒不是为赋新词强说愁。这类书成败的关键是能否把小团体之间的人物关系立起来,而这本书这点做得很好,五个年轻人之间的纠缠勾连很可信。
主设定其实很离谱,女警察正好和受害人长相一模一样,天选卧底。为了让读者买账,作者开头做了许多铺垫打了许多补丁,造了一个‘我替身了我的替身’的环,蛮brazen的。女警打入受害人的小团体后渐渐迷失立场,但遭当头棒喝…故事不是特别曲折,书巨长但听下来不觉得很拖沓,该是作者的本事了。书里还侧写了爱尔兰传统big house和周围村镇居民间的利益冲突,近年来经济发展后的浮躁等等,和去年看的一本”We Didn’t Know Ourselves”意外地对应上了。
结局里小团体的四分五裂再次教育大家亲兄弟明算账是可以保命的真理。女警察个人结局还挺光明的,得到了love of a good man,在全篇的故事弧线相称下有点勉强。

7/31 “Confederates In the Attic” 现代的部分从某种角度讲比南北战争部分更加让人沮丧,因为书里集中描写了想给那场战争的结局翻案的人,也就是红口白牙说KKK党的荣光被正统历史玷污了的人,也是一些把平权运动的那套话语学习得炉火纯青并且准备把复兴‘南方’发展成好一门生意的人。成书的1995年时哪个南方州竞选里(林肯的)共和党获胜的话还是新鲜事,这些人还不算主流,但在近30年后的今日往回看的话这些人显然是成功的。开始看这本书只是冲着civil war reenactment这样刻奇的典型看热闹去的,却忘了‘刻奇’被批判不仅是因为美学上的可鄙,也是因为它的险恶。可能嫌扎读者心的力度还不够,书里的末尾几章是一记漂亮的回马枪——不仅白人至上主义者们不相信南北战争是为了解放黑奴(按他们说是为了州的自治权),这场战争的putative获利者,那些被解放的黑奴的后代们也不相信了。
书里还有一章专门讲官方被承认(但实际可疑)的‘最后一位幸存的南方战士遗孀’的故事,贫困一生的老人貌似平淡的生平故事被写得非常有人情味。
「@Chilly就酱:


@买吃的去了 哇,有这一部分想看了」


这本比同作者的”Spying on the South”好像更值得看,我都忘了提书里超硬核reenactment爱好者/搞笑担当。:)

7/28 “Confederates In the Attic” by Tony Horwitz。前一阵图书馆借到后太激动app里点错直接给还回去了,只好再排队多等了几个星期。像我这样对战争题材并不想了解过多的读者,这本的角度很好,因为它的切入点是当代那些热衷于穿古董军装重演各种战役的人。书里不仅说到了那时的仗怎么打,也说到了怎么医治伤员,处置战俘,各有各的槽点。尤其一场大坑之战(The Battle of the Crater),Union方死攻不下后往Confederate方向挖隧道引爆了四吨炸药,炸出个巨坑,爽了一时后才发现是给自己literally挖坑了,自家进攻的士兵纷纷掉坑,Confederates居高临下把他们当木桶里的鱼射,死者上千。南方名将Stonewall Jackson则完全实践了维多利亚时期时对‘好死’的概念,临终几天得以躺家里有时间和家人告别,向牧师告解。很让人唏嘘的是一名原本很受尊敬的退役老兵Cashire,年迈时被医生发现是女身,原名Jennie Hodgers,从此被送进疯人院并强行穿长裙。Cashire穿不惯长裙,被绊跤后摔断髋骨,就再也没康复,直到去世。
「@Chilly就酱:


@买吃的去了 想到爱尔兰人James berry, 当到英国军队医学总监,死后才被发现是女性」


对哦,祂这个例子就幸运多了。

7/26 “Far From the Madding Crowd” 看到一半,狗血剧情越来越密集了,感觉都是靠人物设定硬拗出来的,Bolwood从冷漠跳到痴情完全不用过渡, Bathsheba 则说是外表自持内心冲动(‘an impulsive nature under a deliberative aspect. An Elizabeth in brain and a Mary Stuart in spirit’)。如此二象性很方便作者解释任何离谱行为,但解释得通的狗血还是狗血。
书里最好看的仍然是那些和农务有关的:扎孔解救吃错草的羊,剪羊毛(Gabe在这两处都英雄气场两米八),连蜜蜂聚集到新巢都能写出宇宙初生的恢宏: A process somewhat analogous to that of alleged formations of the universe, time and times ago, was observable. The bustling swarm had swept the sky in a scattered and uniform haze, which now thickened to a nebulous centre: this glided on to a bough and grew still denser, till it formed a solid black spot upon the light. 剪羊毛后集体晚餐加合唱那段画面感极强,再没有更理想的田园牧歌了。
另外群众演员都很会偷戏,‘Fray’s forehead was wrinkled both perpendicularly and crosswise, after the pattern of a portcullis, expressive of a double despair.’,被为情所困的Bathsheba伤到自尊的女仆Liddy等等都很可爱。

7/24 张秋子 《堂吉诃德的眼镜》: 发现这类大学讲义编成的书太好读了,像在免费旁听还不用考试。而且作者真的很在乎读者是否学到东西,讲义每一课末都有总结提升,特别让人有一种被呵护的感觉。书里举的众多例文原来不熟悉也没问题,只要不怕剧透。作者说希望看书的人能够’采撷一瞬间的心心相印’,这样的时刻在书里有很多:

往深了说,对情节要有逻辑的需求,是人类对世界图景稳定且可理解的本能渴望。之所以大家乐于像个缝纫工一样,去修缮文本的凌乱,其实也是在修缮世界的秩序:必须要说服自己,世界是在持续稳定运转的,身边一切都是可以理解的。从这点上看,情节大概可以算作意义乃至道德的外显。
— 这里想cue很多同人文…

直到十九世纪末,早年做过教堂修缮师的哈代,依然坚信这种物理空间记载与表达个人悲欢的能力。
— 想起了一本讲教堂修缮师的小说《A Month in the Country》,我的战后治愈文top3。

越是先锋和新颖的东西,实际上笼罩着它的历史阴影就越厚重,观看它时也就越无法摆脱古代的视角,因为它总得与古典发生某种关系——或对抗、或延续、或超越——相反,越是古老的作品,因为历史负重没那么多,反而变得轻盈起来
— 所以反过头来觉得十九世纪那些小说这么好读,都是打直球的。

对于所谓的严肃作品来说,当然也存在一个日常和反日常的配比问题,而且两者配比的额度会更加精微和巧妙。
— 想到《大师和玛格丽特》,这两部分的颠倒和融合就做得特别灵。

所以,如果认为卡夫卡专注于对官僚制度的刻画,那么,画像中那只规规矩矩的手就代表行政力量,而那只相当恣意的手,则代表政治的力量。两者结合在一起,才能使得制度运行下去。
— Cue “The Utopia of Rules”

在很多古老的套娃故事里,一层层的故事是直接从嘴巴这个器官里吐出来的。比如我一开始提到的中国古代故事 《鹅笼书生》。
— 作者一定也看了《中国奇谭》动画??书里还有许多很潮的例子。

在中国的语境中,青年被赋予了特定的救亡意义,应该是从五四时期开始的。而在这之前,少年老成,或者说青少年模仿老人的沉稳持重,才是受到文化认同的发展形态。这导致中国文化里偏爱塑造跻身复杂官场的儿童官员形象,像 《九岁县太爷》之类的作品不少。

现代英语中自我、个性一词personality的词源,其实就是拉丁文Perso-na,也即舞台演员所戴之面具,一种在公共场合把自己遮起来的伪装工具。从这点上来说,古典文学甚至是藏我和无我的。荷马在 《奥德赛》中,就用 “无名之辈”开过玩笑,同样的,在 《伊利亚特》里,读者固然也对各位英雄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不应该忘记,整部史诗的主题是愤怒这个动作。
— 可以对比《和父亲的奥德赛》里对“无名之辈”这个双关语的细读。

章节:第十讲 《广告画》:小说中的 “非小说”

在这种内部的比较中,我们能够更清晰地把握小说本体的一些核心特征——这有点像人们在观看明暗对比时产生的一种 “边缘增强”效应:面对两种异质交界处时,大脑里的信息处理神经最为密集活跃,对两者边缘不同的感知更为清晰。
— 这一章的切入点太聪明了,从小说中的别样体裁(如戏剧,诗歌)看小说的特质。

无知之幕浩大,我之所知又有几何?在前几讲,我也谈到过,这些年教学与研读文学的一个体会是,要把它看得小一些。人对于自己热爱的东西总想无限放大,但很可能,也是在放大自己,这种激情又造成了进一步的不自知。
— 很喜欢作者对文学的态度。今天看到一条特别戳气的博文,先是猛吹了一通某女作家怎么高妙,然后说但是反正是大众配不上读的,不说其名也罢。两者高低立显。

7/20 乾绿郎 《机巧伊武》: 日本幕府时代背景的蒸汽朋克小说,一上来就是牵涉身家性命的斗蟋蟀,再加第一章最后的反转,还是挺新鲜挺抓人的,可惜后面翻出的新花样不多。核心机密虽然很高端,女天帝都亲自下场了,但格局总是缺一口气。拿大场面说,最后高潮里的群众演员目测比《杀死比尔》用得少。如果看人物塑造的话,剧情有许多可以展现人性幽微的机会,但读起来书里的人物几乎都是单线程的工具人——是男的话都迷上标题里的机巧美女就完了,不用深究动机。要是问机巧人背后的哲学,作者有问机巧人感情哪里来,又引申到问真人的灵魂对应身体何处。本来这些对我来说不是特别有趣的问题,他还提一嘴就完了,蛮敷衍的。
作者很保姆,生怕读者看不懂里面的阴谋啊伏笔啊,事后总是交代得清清楚楚——这时就显出读者的别扭,解释太详细的嫌人浅显不够端着,解释太少的嫌人晦涩摆谱,不过on balance还是一本友好流畅的脑洞读物。
「@Chilly就酱:


@买吃的去了 [允悲][允悲]哲思上好没有诚意。有时候差一口气的书就是阅文字生涯中的一夜情,不能更多[允悲]」


哈哈哈一夜情说得我突然有当海王的飘飘然。。。

7/17 “Known and Strange Things” by Teju Cole. 在纽约时报上看到一篇作者的‘Vermeer之美以外’,挺喜欢的,就找来了这本散文加评论集。和陈以侃的《在别人的句子里》类似,里面所提及的诗人啊作家啊不少是我都没听说过的,听说过的也是怯于或无意尝试的,但好像这并不是大障碍,作者对那些作品的喜爱还是能够体会到,二手欣赏到一点也算赚到。遇到他评论摄影师就更好,可以找来照片来对比他的形容。比如 Martin munkácsi 的利比亚男孩:
Henri Cartier-Bresson’s dazzled and vexed reaction to Martin Munkácsi’s photograph of boys running into the surf in Liberia. He saw it in 1932: the dark, sinuous bodies of three African boys—their rhyming legs at the place where sea meets land; their interweaving arms dialed to varying heights; their interlocking limbs creating abstract shapes; and the grace note, on the left side, of a single silhouetted arm.
他写到的摄影师里还喜欢上:Saul Leiter,拍Mississippi Freedom Marcher 的DeCarava,Howard French的Disappearing Shanghai,Rene Burri。

Cole 也谈论时事,最让人感慨的是他写08年奥巴马当选那夜的经历,‘万分感激’自己能够为摆脱布什/Cheney统治献上‘象征性的’‘微薄的’努力。虽然期冀得非常小心翼翼,还是有‘解放区的天是明朗的天’的既视感。
有点惊喜的是看到一篇他和Aleksandar Hemon的对话——两位移民作家的确很合适凑一起。然后就被Hemon这段话打了个闷棍:
But it may be the function of my age that I increasingly find myself considering the possibility that the whole project of humanity is winding down and the end of it all is on the horizon of possibilities. For one thing, extinction of humans is one of the possible outcomes of climate change… Our ethical and philosophical underpinnings—to the extent that we share any of them—will have to be reevaluated against the ultimate failure of humanity to outlive individual human beings.

https://thenewinquiry.com/blog/disappearing-shanghai/
https://www.theguardian.com/artanddesign/gallery/2020/sep/16/the-other-side-of-rene-burri-swiss-photographer-in-pictures

7/14 卡雷尔·恰佩克 《鲵鱼之乱》 看这本很有开盲盒的乐趣,打开之前完全不知道它讲什么,看前面以为是口吻戏谑的航海冒险小说,然后发现书里混杂了不同文体相当时髦,再后来就只忙着感叹说作者好敢想象啊,居然发明了一种能够横扫全世界(至少海洋)的新物种和人类竞争。(这种‘好敢想’的品质现代科幻作品里似乎不太遇到了?)作者向鲵鱼这种生物投射了许多意味深长的特性,比如集体父性,高度实用主义,极端团结,生存似乎只为了生产和消费。鲵鱼们向人类学习,从长期被剥削阶级悄悄然转变为法西斯帝国,幸好最后它们还被传染到人类‘制造差别、容忍差别的双重破坏性’,鲵鱼社会从内部瓦解了,人类得以继续苟活。
看到书后列出的‘外国文学名著丛书第一辑’书单,都是《唐吉可德》《浮士德》之类经典中的经典,而这本在我看来颇为奇特的科幻小说俨然也在其间,不知道是否有拜于其主题‘生动地叙述了法西斯主义的发家史’‘深刻地揭示了资本主义是产生法西斯主义的温床’(搬简介所言)。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末世小说,我看着书中鲵鱼们不可抑制地繁衍增长,最关心的却是地球上的自然资源怎么够再支持多一种消费得毫无节制的生物。不过不管人类怎么作死法,逃不出一个‘贪’字。

7/10 “The Information: a history, a theory, a flood” by James Gleick 这么厚的一本书,副标题就格外重要,提醒读者书里主要有什么。书前面2/3讲信息这个概念从无到有的发展史,讲香农(Claude Shannon)以一己之力创建信息学,抽丝剥茧娓娓道来,非常让人入迷。后面1/3讲量子计算,讲互联网上的信息泛滥,文笔依然很赞,但前一个话题太玄虚缥缈,后一个话题的熟悉度令人沮丧,收获就没有之前的那么大。
这本书覆盖的范围非常大,特别有趣的一些知识点:

  • 第一章从非洲的一种鼓语写起,切入点太好了。这种‘语言’很神奇,没有音素,只有高、低两种音调,依靠充分冗余的固定词句成功传递信息。
  • 香农是bit这个单位的命名者——光这点就可见他在信息学领域的奠基者地位。以前上过的计算机理论课比较跷脚,只讲到Alan Turing,没有提香农,庆幸这本书好好地补了一课。图灵和香农异曲同工,两人的研究成果也很互补。
  • 柏拉图对当时新发明出来的书写技术持怀疑态度,担心大家过分依赖书写记性会变差;但荷马史诗里没有三段论法,是书写带来了归纳法和逻辑。
  • Ada Lovelace 背后的男子Charles Babbage是个大妙人,组织过一个倡导改用莱布尼茨(而非牛顿的)微积分符号的Analytical Society, (“for the propagation of d’s” and against “the heresy of dots,” or as Babbage said, “the Dot-age of the University.” )
  • Schrödinger 发明了‘aperiodic crystals’非规律性晶体这种说法来形容基因; Richard Feynman和Edward Teller都加入过解译基因密码的努力——感觉下次应该找一本专门讲这个过程的书看。
  • 苏联当时连来自西方的数学论文都要审查删减,‘信息’这个词太资本主义,被译者都改为‘数据’了;即便如此Kolmogorov还是认出了香农的论文的重要性。香农的周瑜Norbert Wiener 自作多情地说Kolmogorov和他是学术上的知音,后者并不鸟他。
  • Tom Stoppard真能写。 Arcadia剧本里有这段: We shed as we pick up, like travelers who must carry everything in their arms, and what we let fall will be picked up by those behind. The procession is very long and life is very short. We die on the march. But there is nothing outside the march so nothing can be lost to it. The missing plays of Sophocles will turn up piece by piece, or be written again in another language.

「@Chilly就酱: @买吃的去了 评论真精彩。我们倒是在学传播史时知道香农,但也就是名词解释的一小段而已。书写另一功德是让人类记忆容量忽然没有了上限,口述时代“讲故事人”是整个族群的硬盘。最后一段太治愈了[嘻嘻][嘻嘻]]

香农真是太神了,不知是不是因为他个人生活的故事性比较弱,拍不出像《美好心灵》这样的电影,所以知名度相对比较低。。。Stoppard那段而且放在上下文非常点睛——这位作者厉害之处之一是引言来源很广而且总选得特别合适。

7/6 《哪啊哪啊神去村》 by 三浦紫苑 高中毕业生平野勇气被家人卖上贼船,到深山里学做林业工。林业职业本身的描述非常好看,从养林到伐木到救火,都是又很讲究技巧又很艰苦的活,文里对林业和环境保护之间的复杂关系也交代得很直爽。故事绝对的高潮是神去村祭山的(匪夷所思的)重大仪式——十几位勇士加一条狗坐在刚砍下的巨大原木上从山顶上一路冲下山。虽然非常质疑此举的必要性,但难以否认这样傻到家的壮举的确热血。
平野勇气在神去村遇到的当地土著很colorful: 糊涂但睿智的繁奶奶,对林业精通到savant程度但不改沾花惹草恶习的mentor与喜,敬业到坚持在一线工作的大东家,酷酷地飞车出场顺理成章成为主人公明恋对象的直纪——总之以传统或尚为主流的标准来说理想温馨又offbeat得很到位。(在这种青春励志小说里抱怨性别角色死板,女性只是陪衬加点缀显然不合时宜。)
王蕴洁的译文流畅好读。

7/1 《老派少女购物路线》 by 洪爱珠
几篇看下来都是通过食物对外婆和母亲追思,但既然已经物是人非,陪伴在身边的事物其实也可以‘温热回忆’、让人带来慰藉的,比如作者历数她的厨房里几代传下来的家珍 – 老大老厚的木斩板,特制的铜勺。文中的‘恩物’这词再贴切不过,我们承受恩情的来源其实如此之多。

作者描绘的那些老铺子更让我艳羡。我长大的那片街区早已面目全非,商铺更迭不知几回了,乃至于每隔几年探亲回去能够找到前次结识的某个去处都会觉得庆幸。
怀旧这件事可能是没有底的,作者和她的家族长居一地,是有根有传承的人,但也遗憾没有留下母亲制作卤肉时的音像。

作为美食书,里面的食材陌生得正好不至于让人垂涎三尺风度尽失,因为风味不能十分逼真地想象出来,但会替写文的人高兴,高兴她有那么多细致入微而长情的喜欢。读她烧菜的过程,那些有条不紊的动词给人带来的愉悦不比看做菜视频少。

行文温柔清爽,遣词考究得毫不张扬,(形容果干‘烟韧’,芋头‘炖出绒’)旅途间神志清醒的时分翻几页,可以拂去心上薄尘。《俗女养成记》路数近似,但相比之下更犀利些,而这里说得最重的话不过是:

善良的人未必能干,能干的人未必愿意。偏偏我妈既善良能干,并且愿意。人们后来说起我妈,就是好女儿好大姐好太太好妈妈。褒扬她胜任的身份,如认证一辆高性价比的车。
如此甚好,需要以乖来换。缩小自我,扛起日子。像张大伞般独支着,身边无论是谁,自然都凉快得多。

台湾的书好像序会比较多,不知道是不是人情味浓的体现。

6/25 《弄堂风流记》酒店床头柜上放的书,署名是《新闻晨报》周刊部,但具体看到韩小妮、顾筝等名字,是”上海市民生活指南”公众号里的熟面孔,就知道这书会有看头。又很巧今天刚带小孩逛了靠近新闸路的延平路那段,第一篇讲的就是以前住在新闸路济康里的阿姨爷叔,好是亲切。

6/14 汇报说前两天去徐家汇书院打过卡了,很喜欢。里面翻到一套《故宫里的博物学》,在鸟谱里学到不少知识:
*戴胜鸟卫生很差,把自己的鸟窝当厕所
*《广东新语》里说哪个月鹧鸪鸟就飞几次,所以大山里用 ‘鹧鸪几飞矣‘记月份

  • 山鸡又名’哑凤‘,说它徒有凤凰之貌无凤凰之德 (想出这话的人一定把自己牙都酸倒了)
    *‘呆若木鸡’的成语出自周宣王斗鸡的故事
    *崖山海战的惨烈下还有年少的宋少帝和一只白鹇鸟的跨物种友情
    *翠鸟很聪明,鱼头对准喉咙才咽下去,以防鱼鳍卡脖子里

6/2 云住 《不存在的恋人》 虽然作者还没有把所有的结局都贴出来,还是想安利这篇中篇科幻小说,在豆瓣上可以免费看: https://read.douban.com/column/61567820/chapters?dcs=column&dcm=chapter-list
故事大致讲社畜周静漪没有过上她少女时代筹划的美好生活,但有一天,她钟爱过的二次元大英雄安伯托来找她了。自从LLM大火以来,这是我第一次看到小说家用作品对此做出的反应,写出了让我很有共鸣的冷静的无助感。前一部看人与机器人之间的爱情是Tanith Lee 的Silver Metal Lover,结果让人意难平,这篇显然也不是冲让人爽来的,第二条结局尤其distopian,而且很让人信服,以至于这样的版本就算是光明的了:

“你给那家公司打个招呼吧,”嘉信对他讲,“他们可能不知道,最近国内推行的机器人新规,我们可以不通过机器人制造商,以法定程序妥善处置机器人,我们也是合法的。”

另外这个月要出游,可能不能经常打卡了。

5/31 玛格丽特·尤瑟纳尔 Marguerite Yourcenar 《苦炼》 故事背景里的荷兰和西班牙打的独立战争完全不了解,但前天看一篇Vermeer展的随笔,得知Vermeer那代人就是战后兴盛的一代,一下子觉得连得上了。主人公泽农是一位炼金士兼医生,故事虽然覆盖他一生,但结构远小近大,第一卷讲泽农从幼年到中年后游历归来,第二卷讲他在布鲁日用化名隐居在修道院的几年,第三卷讲他被卷进某场风化罪审判后被监禁后生命最后的两个月。我很好奇的是泽农怎么样通过炼金术探索世界,成为‘异端’的,但第一卷里泽农‘成为’他自己的大部分过程里是虚写的,作者实写的是他的母亲如何和她丈夫成为新教徒后加入一场结局惨淡的叛变的。他们被围城那几章很有太平天国既视感。那个时期的思想罪往往是致命的,泽农本人对此也有感慨:

在他看来,这位小学教师是人类疯狂的一个好样本,他抛弃自己贫寒的地位,漂洋过海,投入血雨腥风,只是为了高声宣称自己信仰大部分人命中注定会下地狱
如此想来人类真是很神奇的动物,thought crime该是我们的独创。
好的历史小说往往让读者又感到隔阂又觉得贴近古人。隔阂当然是因为早远时代人的想法和现代人完全不是一个路数,(如对各种酷刑横死的司空见惯,)而这个大条件下一些细节上的真切就格外可贵——(反例是“Babel”那样让古人脑里装着先进得时髦的观念)——例如书里有一段为女摄制王设置的晚宴,她在席间回想起她去世多年的丈夫,‘没有什么可以安慰她’,而下一句里——‘死者的形象重返回忆的宝库;勺子里糖霜的味道在女摄政王的舌头上蔓延开来;她回到自己一直未曾离开过的座位上来,’
很可能这本书应该读得更用心一点,摘录里许多值得回味的句子让我觉得一定还错过不少:
很长一段时间,在两片草地之间一条蜿蜒的小路上,只有他独自一人。整个世界似乎只有浅色的天空和汁液饱满的青草,后者像波浪一样贴在地面不停晃动。一时间,他想起了炼金术里的青绿色这个概念,它是不知不觉迸发的生命在事物本质上静静的生长,是一丝纯粹状态的生命,随后他放弃了一切概念,重又全身心投入到清晨的单纯之中。

学习了,这位画家会很合适啊。现在书的封面就是勃鲁盖尔的狩猎归来,中规中矩的看着就冷。

5/28 “Prodigal Summer” 一时想不出有别的小说能够这样说教还不让人讨厌的。Deanna的情人来自西部农场,视土狼为公敌,她努力说服他生物链里我们最要紧的是保护捕食者,那些对话的篇幅大概占他们间互动的50%,更别说Nannie Rawley和Garnett的三百回合大战了。对我这样对大自然真诚地叶公好龙的读者,这种‘人们需要学会敬畏大自然,和祂和平相处’的故事当然很对胃口,但我不知道这样旗帜鲜明的gospel听在异议者耳朵里是否会像书里描写得那么有效。
最喜欢的一段:

  • an old vision from childhood: a raccoon she found just after the hay mower ran it over. She could still see the matted gray fur, the gleaming jawbone and shock of scattered teeth so much like her own, the dark blood soaking into the ground all on one side, like a shadow of this creature’s final, frightened posture. She could never explain to Eddie how it was, the undercurrent of tragedy that went with farming. And the hallelujahs of it, too: the straight, abundant rows, the corn tassels raised up like children who all knew the answer. The calves born slick and clean into their leggy black-and-white perfection. Life and death always right there in your line of sight. Most people lived so far from it, they thought you could just choose, carnivore or vegetarian, without knowing that the chemicals on grain and cotton killed far more butterflies and bees and bluebirds and whippoorwills than the mortal cost of a steak or a leather jacket. Just clearing the land to grow soybeans and corn had killed about everything on half the world.

粗粗数来生物专业的女作家原来不少,写小说的有Kingsolver,Andrea Barrett,Delia Owens,写非虚构的有Hope Jahren,Robin Wall Kimmerer,当然还有Rachel Carson。

5/26 “Prodigal Summer” by Barbara Kingsolver 读书者的声音柔柔悠悠的,是兵荒马乱的时候合适听的故事。小说发生在Appalachia山脉南部,结构很清晰,分别从三个人物的角度讲:常驻在林区,守护新来coyotes的野生物学家Deanna;远嫁到山下小农场,丈夫意外去世后需要决定如何在当地立足,并和丈夫五位姐姐建立好关系的Lusa;独居老头Garnett余生只想一个人静静地培育出fungal resistant的栗树苗,奈何邻居是一位不让他打农药、相信生物进化那套鬼话的有机苹果园主。若要挑剔的话我得说三位的人设都挺刻意的,尤其兼巴勒斯坦和波兰犹太血统的Lusa,不过的确只有像她那样的背景才能误打正着地想出蓄养山羊的主意。

5/24 “The Utopia of Rules” 因为只是essay集,不是很系统,有些大命题也没有详细解释就把结论和盘托出了,但不必太严谨的好处是作者可以在有限的篇幅内抛出许多观点,比如 rationality as a spiritual/mystical notion,游戏、玩耍和规则之间的关系,超级英雄们本质上的保守主义等等,读者目不暇接的同时脑力活动也被高度调动。看完之后查Graeber生平,才知道他2020年才59岁时就去世了,很可惜。很好奇他对当下那么多社会、技术变化会怎么更新他的观点,尤其他会对当前挺流行的那些行政流fantasy(比如“The Goblin King”)会有什么评价。
Graeber作为人类学家出身,有很多从pop culture为出发点的阐述,读起来很亲切,(看到他书袋里掉出来Gormenghast有点激动。)书里还科普了一些Levi-Strauss的structural analysis方法,比如从福尔摩斯和007的对比中看社会价值取向。
摘两段有趣的:

  • Bureaucracies, I’ve suggested, are not themselves forms of stupidity so much as they are ways of organizing stupidity—of managing relationships that are already characterized by extremely unequal structures of imagination, which exist because of the existence of structural violence. This is why even if a bureaucracy is created for entirely benevolent reasons, it will still produce absurdities.
  • we are dealing with a form of ideological inoculation. Historically, one of the most effective ways for a system of authority to tout its virtues is not to speak of them directly, but to create a particularly vivid image of their absolute negation—of what it claims life would be like in the total absence of, say, patriarchal authority, or capitalism, or the state. As an ideological ploy, the trick works best when the image is on some level, profoundly appealing… Roman games provide an excellent example.

「@Chilly就酱:[允悲][允悲] 哈哈哈,太好玩了,人类学家都不可避免会有些许misanthropic吧。好喜欢这个铁口直断的调调,找来看看
是啊,在人类学家眼里好像真没有什么sacred cow。这本私货加干货都满满当当的,附录里批评电影Dark Knight那篇尤其泄私愤

5/21 “The Utopia of Rules” by David Graeber 以前应该还看过作者一本‘Debt, The First 5000 Years’,但不记得从那本里面看出作者本人的政治倾向,拿起这本书之前也完全不知道他在Occupy Wall Street抗议活动中的领袖(之一的)地位。他在书里有关无政府主义者们如何组织抵抗、避免本身被‘组织构架’绑架的描述和讨论都出于亲身体会,格外真知灼见。例如组织庞大到一定程度如果想拥有大型物件,比如一辆车,就必须向它们想避免来往的‘政府’打交道,登记为法律实体,很有点Catch-22的荒谬。
中文里大家习惯把bureaucracy和官僚主义对应,但这里可能要借维基里用的比较生僻的“科层制”才能够充分对照作者想批判的这种‘理性化的管理组织结构’制度,不管它是发生在政府还是企业机构。标题里的‘乌托邦’是自诩理性的人类的景愿,但落实到各种规章制度往往和人们真正的需求背道而驰。

5/19 “Half a Soul” by Olivia Atwater 是一本带精灵的Regency romance,在上一本不配写下书名的星际爱情文翻车后期待很低,居然这本还不错。摄政时期就是要写那时的繁文缛节、就是要写男女主之间的唇枪舌战才好看,这本这里是合格的。引入魔法以后可以用scrying mirror远程通话作弊绕开chaperon,自然就爽起来了。后面精灵界的舞会是‘现实’版的黑暗镜像,处理得也很巧妙,强化了‘自私自利恣意作恶的精灵==贵族阶级’这条主题。
这本比较特别的是这里的女主因为被精灵夺走了一半灵魂,情感感知能力减弱,可以视作neurodiverse人群一员。BG文这样女方有内在缺陷的(而不是出身贫门动作笨拙之类无伤大雅或广为大众接受的)是少数,而男主说的‘你虽然只有一半灵魂,依然是完整的一个人’通常是女方的台词,性别角色翻转得不落俗套,(也方便女方打直球。)
以前还看过一篇Regency时期的奇幻文,Patricia Wrede和Caroline Stevermer合写的Sorcery and Cecelia。书信体可能还是限制太大了,设定可爱得简直过头但全文让人印象平平。
这篇社会意识(在romance里算)很强,而且是少数英法战争之间不无脑站英国队的。

5/17 “The Uncollected Stories of Allan Gurganus” 另外两篇standout: 一是小镇记者在离职前终于采访到了儿时被龙卷风卷起,飞了一里多远安全着陆、而在同样的几分钟内失去了他双胞胎弟弟的男人。采访结束后记者觉得他的生活也重启了:
Easing into Falls as sunlight ended, I seemed to see the town for the first time, not my last. Its green water tower. The band shell on the Commons. Everything that made it look like any other village now marked it as peculiar and mine. <> Somehow my own death seemed very near just then. Hot-rodders had finally passed me, on the right. To make my surrender more their victory, boys all shot me the finger. I just laughed.
另一篇故事里人物都没有名称,就是一对中年夫妇带一条老狗去海边散步,老狗被卷进水下逆流,危急无望中他们扔出了身上所有,终于吸引到狗的注意,最终把它救了回来。篇末这场惊心救援丝毫不留痕迹:
No trace of their struggle remains. No sign of their lifesaving, their tossing things into the sea, their clearing these cold stones of nor’easter’s storm-trash. Such blood or vomit as just fell from them? already gull-eaten, salt-neutered, immediately wind-gnawed to nothing. The terns and gulls have gone back to swimming as usual, just this side of undertow.

5/15 “Because Internet” 摘选:

  • 电子设备里的自动改正和预测文本功能都不是中立的功能,它们提倡的是语言的标准化,而制定‘标准’之举本身是倾向于保守的,会滞缓语言的演变。比如tumblr上盛行的全小写的minimalist typography在现在的手机默认模式下是比较麻烦的操作。
  • 有一套来自民间的基于拉丁字母的阿拉伯语输入法叫Arabizi,强调不同的发音用不同的符号代表——这点看似基本,却被官方输入法无视,因为官方标准是更面对非阿拉伯语语者的,一些(非母语人士听着)类似的发音拼出来都一样。
  • 运用讽刺/反语是一种trust exercise。作者一语双关的时候是信任有共识的读者能够接住她的梗。(今天正巧看到‘心理回音壁’这个词,觉得也很贴切。)
  • 人们在家庭、工作场所之外的正规社交场所还需要像咖啡馆这样,进出随意的‘第三空间’。社交媒体是网上的第三空间,从而那里的对话格外有让人欲罢不能的魅力。(为网瘾的我找到体面借口了。)此外,Third places are a leveler: “the charm and flavor of one’s personality, irrespective of his or her station in life, is what counts.”

5/13 弃文3:
Leonora Carrington “The Hearing Trumpet” 只听说过她是画家,在‘最好笑的书’单子里看到有她这本荒诞小说当然很好奇。故事的确很离奇,讲92岁的老太太Marian被家人送进养老院,哪知落进邪教老巢。occult和修女放在一起可能的确会戳中很多人的笑点,但可惜我不在其中。
Kate Milford “The Raconteur’s Commonplace Book” 稀里糊涂地借了一本少儿读物,还是系列中的第五本。听到40%处一直是大家围坐一起轮流讲故事,觉得可以推荐给小孩。
John Brunner “Stand on Zanzibar” 经典软科幻。很厚一本,通过社评、新闻、广告、人物特写等等形式,全方位地想象一个人口过剩、资源稀少、公司权力膨胀、优生学当道、超级计算机主持大局的dystopian未来,书里的2010和现实的2010相似得令人沮丧。有些设想和当下很贴近,比如affirmative action;有些情节显然取自反越南战争、致幻毒品风靡的60年代。主线据说和基因工程有关,但进展非常慢,终于让我不耐烦了。30%处弃。

5/11 “Because Internet” by Gretchen McCulloch 轻松愉快的一本。作者是一位语言学家,专门研究网络用语。在网络普及之前,语言大致可以分为正式的书面用语和非正式的口语,但网络用语是新出现的第三种——写出来的非正式语。做学问嘛贵在细致,她的研究包括各种标点符号的使用,比如为什么有些人用破折号或三点的省略号作为分句间隔。在这之前我从来没有想到为什么发短消息用句号结尾会有点阴阳怪气,好像在内涵别人,现在解惑了。其它还有meme的由来、ASCII表情到表情包的演变等等,让人怀旧。有声书是作者自己读的,听得出她读得很过瘾,尤其把那些非常规拼法的词句(’loooollll’)读出来的时候。

5/9 “The Uncollected Stories of Allan Gurganus” 一直对短篇故事有点抗拒,但这本就很好读进去。第一篇讲在中西部各处古董店扫荡淘宝的研究生‘我’偶遇一位遗世而独立的女店主,得知了她最珍爱的一件藏品——一幅年轻医生的肖像背后的故事。女店主的形象十分鲜明,‘算盘珠似的眼睛’预判了‘我’的一举一动,胸前一排按Federal式样、美好年代、新艺术、装饰艺术风格排列的胸针。第二篇中心事件是一件耸人听闻的社会新闻——镇上的殡仪员非法使用他的客户,被抓现行。全文是小镇警长做汇报时的独白,这段说到他们看到尸体的裸体后: Maybe oddest of all, atop the pile of oddness already heaped up, was—I’ve got to say: the beauty of her… See, it made me know: beauty is odd, always. Odd like death—and near-about as surprising. Once you come to know how to see both death and beauty, why, they start fetching up pretty much everywhere.

5/7 “Babel 17” 故事结束得有点突兀,没具体讲Rydra会怎么把Babel 17的矛头指向敌人.不过我的关注点本也不在这里,而更喜欢看‘在失去全部电子设备里的宇宙飞船里如何用弹珠定位轨迹’之类的。别的有趣的点:驾驶星舰需要三方pilots保持灵肉契合关系,而且hyperstasis对活人感官的冲击太大了,所以有些活只能由死而复生的‘Incorporal’来干,从而书里有这样一句话: “Eh…Miss Twa?” Calli said. “You’re alive now. Will you love us?”
另一点是星盗Tarik指挥星战时的patter特别酷,画风如下: “Hear this: the strategy is Asylum. Asylum. Repeat a third time, Asylum. Inmates gather to face Caesar. Psychotics ready at the K-ward gate. Neurotics gather before the R-ward gate. Criminally insane prepare for discharge at the T-ward gate. All right, drop your strait jackets.”

5/5 米洛拉德·帕维奇 《哈扎尔辞典》 辞典形式的小说,而且是三套根据信仰区分的辞典放一起,相同的人物反复出现,而他们的事迹在书中各处时而呼应时而相驳,很难不让人联系到音乐里的复调模式。辞典本来应该包罗万象,这里却残缺不全,本身也是个paradox了。关于中心事件——哈扎尔大论辩和哈扎尔人改宗的‘真相’完全不重要,读这本书像一场做得断断续续支离破碎的怪梦,从而语句间有些读不通的地方也不去追究了,虽然的确豆瓣上有菩萨逐页和英译本对照着勘誤(https://book.douban.com/review/10536246/#comments)。
不止一次书里提到的语言的各种离奇载体(比如刺在使者身上的哈扎尔年表)让我想起那本”This is How You Lose the Time War”。书里创造了一套有关语言的神学,说上帝拥有的是动词,“动词是肉”等等。
很凌乱的读后感,总之是有趣的故弄玄虚,且是Serbia这样历史文化来源错综复杂的地方的人才写得出的。摘录几句有关阅读的:

“我们每个人都朝前方驾驭自己的思想,一如用绳牵着猴子漫游。而你在阅读时,你前方往往有两只猴子:你自己的猴子和他人的猴子。更要命的是一只猴子和一只鬛狗同时出现。如何喂养它们,你去费脑筋好好安排吧,鬛狗的饲料和猴子的饲料可大不一样……”
阅读就是将一块鹅卵石扔向另一块正在飞行的鹅卵石,辅音便是鹅卵石,而元音是这些鹅卵石的飞行速度。

5/3 “Babel 17” by Samuel R. Delany 被某本(不值得点名批评的)披着星际文皮的恋爱文幼稚加啰嗦坏了,找了一本正经星际文压压惊。Delany二十多岁时写的,短小精悍,两百多页里新点子层出不穷,还安排了三、四场别出心裁的空战,很过瘾。书名的Babel 17是一种神秘敌方语言,洗脑利器,但缺乏‘你’‘我’概念之分。女主破译了这种语言后从它的精准宏大里获取了认知上的超能力,也为自己和己方带来了危险。成书的时候作者坚信Sapir–Whorf假说,即语言结构会影响语言使用者的世界观和认知能力)。现在当然这个假说被否定得七七八八了,但作为一篇来自半个多世纪前科幻文的主梗还是很称职的。
老文里能够有Rydra Wong这样星际著名诗人兼资深星舰舰长的人设,虽然有玛丽苏之嫌,还是挺稀罕的。

5/1 “The Golden Flea” 这本很短,但never a dull moment,鉴于今年目前为止书运一般,应该可以预定年度前十。作者十多年中当然难免湿鞋,也得了收藏癖,收集油画在玻璃上遗留的残影、需要用排泄物供养的非洲fetish objects等等。让他最痴迷的是一幅读书女子的肖像,专家评定它为画技拙劣的入门习作,他却执意觉得这幅画有价值。Flea里把垃圾货当宝贝的前车之鉴不胜枚举,他是否也掉坑里了呢?这样的悬疑比好多murder mystery更抓我。
书的最前面就引用一位哲学家,说他人的不可知和外境的不可预测削除了我们的自恋,培育我们的敬畏心和彼此间的责任感。在无可奈何花落去之后,作者再提到这一点: Those who remained, along with Paul, Morris, Sophia, and the others, were capable of intricate connections to the most maligned objects, including themselves. From this arose a rare light and sympathy that made me feel there was nothing lowly in the world.
混着书里的原话说:如果说没有人是孤岛,人的价值来自人们之间的联系,那物品的集合(例:电影胶卷、投影仪、海军作战手册和罗马尼亚语词典)也有额外的意义,如神秘的导电体那样把电流通到接触到它们的人身上。旧物的混杂是我们心灵中的混沌的外化,是孕育出尼采所说的‘跳舞的星星’的内海。

wb 读书群 2023/01-04

4/29 “Iona Iverson’s Rules for Commuting” by Clare Pooley 看书名本来就该猜出又是一本温情小说的,但英国口音的读书人声音实在很动听,也就跟着听完了。一群陌生人在早班通勤列车上相识,渐渐形成了互助小组。小组的中心人物Iona是三十年前领导潮流的拉拉,现在在一家杂志社负责情感专栏,日益受到排挤,还有:共情能力太强以致anxiety attack频发的护士Sanjay,喜欢看书、开始收到匿名骚扰短信的Emmie,假装自己没被解雇天天通勤的金融精英Pierce,私密照在社交网络上曝光受到排挤的女高中生Marge。每个人的问题都典型得一览无余,解决起来喜闻乐见地爽快。纯甜,对读者零要求的书。

4/27 “The Golden Flea” b Michael Rips 可又名‘我和旧货市场不得不说的故事’,作者常年逛家附近的Chelsea 跳蚤市场,结识了许多很有性格、神出鬼没的摊主。有一位Paul专门卖高端二手衣物,捧着诗集看摊子,卖不卖货全看顾客是否合自己眼缘。Paul的葬礼在他长大的康州Greenwich举行,出席的男士们都衣冠楚楚,但彼此一打量就惊异万状。作者琢磨了半天,意识到因为不少人在别人身上认出了自己的衣服——Paul一定是在到朋友家串门时审察了他们的衣柜,看有不适合主人的优品就顺走了,卖给了他认为是好去处的人家。

4/25 “The Animators” by Kayla Rae Whitaker 这本中途放弃大部分原因是我自己乌龙,开始以为这是非虚构的回忆录,还稀罕作为素人作者挺有文采啊。其实有文采的艺术家也不少,Patti Smith、Sally Mann那种,但她们写出来的更加随性和感性,和这本里面注重对话、人物互动的那种写法非常不同。过了几章觉得不对头,意识到这本是小说,和去年听的那本《明天、明天、再明天》才是一路的。但一旦本以为是‘真’的过,就算反应过来了也有后遗症,会觉得书里的矛盾冲突太人工了,包括彻底搞砸的NPR采访录制、第一人称Mel的脑动脉瘤、两位搭档各自的挑战性非常强的原生家庭、Mel童年好友的淫秽犯爹,简直要素太多。
书里有一句触动到我: I need to remind her of the world we are both from, where a man will hit a woman in public just as easily as he’ll open the door for her. 这里小善和大恶的行为并不对立,都是基于体能优势凌驾异性。

4/23 “Einstein” 听完了再把里面有关爱因斯坦在1910s发表的那些惊天动地的论文的物理科普再读了一遍,当然还是似懂非懂,但心里踏实了些。在广义相对论后爱因斯坦保守起来,后30年一直寻找统一重力和电磁作用力的理论,从这个角度讲也是‘漫长的余生’了,但他的心态特别好,失败也失败得很可敬。
书后1/4处复习了美国政府在科学家的鼓动下筹备制造原子弹的过程。有一条没在别处看过的是Sachs进谏罗斯福,讲parable说Fullton曾经想为拿破仑造蒸汽发动的军舰,拿破仑不理他,错失良机——所以原子弹的事一定请重视起来。另一条是爱因斯坦和Szilárd 等人想找人和白宫搭上线,天真地把主意打到了(其实亲纳粹的)Charles Lindbergh身上。

4/21 《远离尘嚣》这本不知道要看到猴年马月了,先记一笔。它不该是种田文吗?但前七章之内情节一点都不静好,Oaks差点在小牧屋里熏死,接着他两百多头羊又摔进大坑惨死导致他破产,而后就是Bathsheba 的农庄上发生火灾,节奏快得让人目不暇接,还没提Oaks求婚的滑铁卢了。不过Oaks和Bathsheba两个人之间挺有张力的,期待Oaks的竞争者们上场。哈代的文笔蛮啰嗦,以前劝退过一回了,但沉下心读还是美的。

4/19 “The Gift of Fear” 这本成书有点年份了,所有的影视例子、名人轶事都来自二、三十年前或更早,间接也反应出当时大多数人的观念。比如轰动一时的辛普森杀妻案,Nicole是长期家暴的受害人,警察那时也认为如果是前夫闯入她家就是‘感情纠纷’,不算单纯的b&b——这话听着多耳熟。书里还重点指出电影‘毕业生’里面Dustin Hoffman的角色追女主时死缠烂打,这类电影把stalker行为推崇为浪漫,是非常有害的。当年看这部电影的时候就觉得不对劲,现在当然更能明确地如此判断,但这几十年间我自己思想的转变就是类似这样的书和言论的教育成果,所以想来这么多年来这本书一定积累了许许多功德。书里尤其有力的一句话是‘No’ is a complete sentence / ‘不’是一个完整的句子。
比较八卦地猜书里详细地形容的一个stalker case当年受害人是Michelle Pfeiffer.

4/17 “Einstein” by Walter Issacson 又是读书俱乐部挑的,我以前最不耐烦的‘伟人传’体,严格按时间顺序列出他的行踪他的通信等等,现在还是觉得这种体裁不太有营养。《当我们不再理解世界》里前两篇(也最惊艳的两篇)的主人公和爱因斯坦都有交集——把自己德国化得很彻底的化学家Fritz Haber、和苦命而高产,身体‘宛若微缩的欧洲战后残墟’的Schwarzschild,在这本传记里只占了寥寥几页甚至几段,就很说明问题。Issacson也写过Steve Jobs传记,里面我印象蛮深的是他不认他的私生女Lisa,却把这个名字也用在了新开发的电脑上。爱因斯坦的私生女不那么广为人知,但依照现存资料看他对这个女儿的态度同样绝情。

4/15 “The Gift of Fear” by Gavin de Becker 教人听从自己的本能,对危墙产生有利健康的恐惧感,所谓说破无毒吧。作者本人就是在暴力环绕的家庭环境长大的,所以很有说服力,有声书朗读者的声音有一点点world weary,但带着能救一个是一个的决心,也很合适书的内容。不记得怎么就把这本书放进书单了,并不是我平时感兴趣的话题,但书里的不少案例能够让人联想到别处。比如讲到社交中遇到一些甩不掉的牛皮糖,理想做法是及早隔断联系+坚持冷处理,让我想到 The Banshees of Inisherin,要和别人断交的话,威胁别人你再和我说话我就把自己手指割断这种自损一千的做法实在不可取。

4/13 “Darwin’s Radio” by Greg Bear 快进到底的鸡肋。地点之间的频繁跳跃并不能掩饰它的啰嗦冗长,长话短说的话就是设想人类说不定就基因突变,要生出鼻子和脑子都特别灵的新人种了,但是政府/CDC怎么会听之任之呢。不错的脑洞但是写出来味同嚼蜡,还隐约透着一丝怪异。17小时的有声书,我是1/4时受不了转到缩写版的,发现把女主和前夫的感情线全砍了,直接就和男主看对眼,准备为生出X娃娃走上亡命生涯了。其实早在第一章看到这样的句子就该警惕起来了: Mitch could imagine Tilde pulled from her thick Austrian forest by the prospect of bedding Franco, light against dark, like layers in a torte.
浪费那么多时间就看到一句有点意思的话:Nature is never other than two-faced about her gifts.

4/11 群星观测 《寄生之子》 喜大普奔说四百多章的大长篇终于看完了。这本催眠效果和《诡秘之主》差不多好,也适合入睡前看几章,安心地细水长流。简介里的‘平静日常与奇妙异常之间的来回横跳’非常诚实,个人而言我更喜欢日常的鸡飞猫跳,比如毛球蟑螂的社会进化实验、奶茶大战那些章节,时有奇思妙想。
篇幅这么长评论这么短好像不太科学,但囫囵吞枣也只能这样了。这本伏笔实在太多,金鱼脑的我很早就放弃统计了,其实大结局也并没有一一交代,或者是悬念吊得太长(比如颜真和刘星泉到底什么过节),揭开谜底松的那口气抵消不了漫长的憋闷,只有那句震耳发聩的‘这里为什么会有一只鸡?’得到了很好的callback。大结构细想的话会很晕,因为刘星泉妈妈那条线已经有时间重启,英雄洛萨那里是时空穿越,异形大闹校庆活动那里又是多重世界,最后高潮里另有大时空循环,大圈圈套小圈圈,反而是各种虚拟游戏空间里的副本相对来说都是self-contained,让人踏实的无限流。
作者可能是重度颜控,每次外貌描写都很二次元,所以很容易想象这本书改编成动画片。

4/9 “The Wolf Den” 读历史小说的特别愉快是看书里怎么还原时代特点,这本就做得不错,安排得不是特别刻意,但气氛都有了。民俗节日有妓女们唱主角的爱神节Vinalia,有类似圣诞、大家聚一起交换礼物的Saturnalia ——多神教就是比较热闹。Amara向歌女转型后职业要求下出入了不少聚会,聚会上主人自作的歪诗、暴发户端出来的放生巨型馅饼等等是书里少有的轻松片段。女主人公回想前情好像‘眼前有一排连贯的壁画’,和交好的奴隶通过酒吧墙上的涂鸦传达信息,也都很‘罗马’。作为庞贝火山爆发最有名的见证人,老Pliny当然也出场了,最后还起到了机械降神的作用。
书的结尾有我喜欢的人物仓促下场,让我想看完这套书的兴趣直接减半。

4/7 “The Wolf Den” by Elodie Harper 在庞贝遗址可能人气最高的景点就是某家妓院,而我对它的主要印象是房间都很小,石床看上去非常不舒服。这本历史小说补齐了我想象不及的地方——位于社会底层的被迫卖淫的奴隶们如何生活。是可以推算的惨,但真正看着书里那些有名字有生气的角色一一殒命,还是让人难过的。作为三部曲的开局这本该做的都做了,背景人物各就各位,故事弧线蓄势而发——运气不算差、心肠勉强够硬的女主角Amara获得了脆弱的自由,下面应该可以再经济独立些,但离火山爆发也只有五年了。

4/5 扬之水 《物色:金瓶梅读“物”记》 从没读过《金瓶梅》,衍生文倒看过一些,这本小册子最实在,细细地考证书里各种器物首饰到底什么样子,有什么意义(比如出客时的statement pieces vs 日常佩戴的寄情信物),附有许多文物的图片对照。我很喜欢这样做学问的角度,写得也平易近人,让素人也读得津津有味。

:“此是月姐稍与爹的物事。”“西门庆把盒子放在膝盖儿上揭开,才待观看,一边伯爵一手挝过去,打开是一方回纹锦双栏子细撮古碌钱同心方胜结穗桃红绫汗巾儿,里面裹着一包亲口磕的瓜仁儿。”… 可知这份人事样样都是精意挑选,汗巾儿的纹样不曾忽略要它含情脉脉,一个小描金盒自然也花费了心思。却偏有旁边的应伯爵“把汗巾儿掠与西门庆,将瓜仁两把喃在口里都吃了,

4/3 “Annihilation” by Jeff VanderMeer 是从电影(没看过)听说这套书的,本来担心会太克系太恐怖,但其实还好。四人小组探察无人之地里的古怪,很快就一个接着一个失踪或死于非命,第一人称叙述的主人公则早早地被孢子侵蚀,喜获挺管用的bioluminescence。这两年看的科幻文里的异形大多都是基于真菌类的,(”A Memory Called Empire”系列,”Expanse”系列),有点审美疲劳了,相比之下还是Broken Earth系列这样基于地质学的有新意。另外对主人公能够从显微镜下就判断出脑细胞是来自人类而不是其它动物这点存疑。

4/1 “花香园的儿女们” 70年代末,钧为了能够有回国的机会在美国安了家,但回到福州才发现花香园永远把她拒之门外了。再后来,花香园也被推倒了。鸿(化名)老年时期的高光是七十多少了还去参加培训睡上下铺,在她的主持下全省首先成功培育出试管婴儿。
一些细节:金门上的士兵捉蛇打牙祭,破坏了当地的生态平衡,田鼠泛滥吃了许多庄稼。类似的故事是和鸿一起下乡的知识分子主张当地农民种两季水稻,比原来一季水稻一季番薯产量高,但改种的后果是土壤得不到休息土质退化严重。受伤的总是当地老乡。
又,书里把桃花源叫为‘Peach Blossom Garden’,有点奇怪并想起一家以前老看见但没进去过的中餐馆。

3/30 “花香园的儿女们” by Zhuqing Li/李竹青 解放后两岸相隔的两姐妹的际遇,很典型的那个年代的故事,但估计国内不会引进。在福州的妹妹学业顺利,成为了一名医生,终是吃了政治成分复杂的苦,但始终致力于治疗妇科瘘管;师范毕业后临时去金门教书的姐姐辗转到了台北,丈夫为她盘下一家微型进出口公司,本来专门进口德国时钟的(有广告语‘有始有钟’),她转型引进美国制造的扫街车,赶上了60年代起的经济腾飞。

3/28 “Lucky Jim” by Kingsley Amis 多年以前看不下去,这次过了一半弃,该会死心了。主人公Dixon和”The Bone Clocks”里的Crispin一脉相承,都酸唧唧臭烘烘,但前者毫无忌惮地对女性评头论足那劲儿更让人厌恶。同样是学院文,同样是不得志到处捅娄子的主角,同样全员庸人,Richard Russo的”Straight Man”可爱许许多。
抄录两句毒舌:
‘I just wondered,’ Beesley said, bringing out the curved nickel-banded pipe round which he was trying to train his personality, like a creeper up a trellis.
Dixon liked and revered him for his air of detesting everything that presented itself to his senses, and of not meaning to let this detestation become staled by custom.

3/26 “The Bone Clocks” 我是真心不喜欢看末世求生文的,不料这本书的最后一部分就是,能源加气候危机后世界坠入黑暗(Endarkenment),我真谢谢他。贯穿全书的主人公Holly在这部分成长为可敬的grandma,但整部书来说她是一个蛮被动的角色,社会角色也很传统:母亲,姐姐,恋人,高潮正邪决战部分的戏份就是‘幸存下来的诱饵’。皈依dark side的Hugo和带自毁倾向的作家Crispin相比之下反而更带劲些。作者虽然知道自嘲说只有江郎才尽的作家才会把笔下的人物也安排成作家,但没有完全成功躲过这个陷阱,虽然看得出借Crispin的口说出关于自己职业的心得时一定蛮过瘾的。
有评论说这本书里的奇幻部分把原来的神秘部分都捅亮堂了就不好看了,有同感,虽然看到书里呼应”The Thousand Autumns of Jacob de Zoet”的部分还是挺开心的。(后者的奇幻比例就掌握得很好,正好够吊人胃口。)总的说作者文笔很可以让人放心,但在我读到过的他的三本小说中这本最弱。

3/24 “High Conflict” by Amanda Ripley 挺不错的self-improvement书,介绍里的沥青坑那个比喻太形象了。想起我以前认识一两家书里说到的Bahá’í教徒,是孩子玩伴的家长,可惜当时不知道他们这教义的可贵处,没有问个究竟。书里举的例子里最弱的可能是那个反对GMO后来又洗心革面的英国记者,总觉得他的转变不是有了被科学家承认的新身份可以完全解释的。德高望重、教大家和平离婚的律师却当不好小镇政务会会长那里很黑色幽默。
Takeaway中的一点:
If you understand the moral understory, you can make what you say hearable. So, for example, if liberals want to convince American conservatives to take action on climate change, they’d get more traction talking about the need to protect the purity of nature, as social psychologists Robb Willer and Matthew Feinberg have found. But liberal politicians almost always talk about caring for the planet. Like everyone, they automatically default to their own moral language, rendering much of what they say unhearable to large swaths of the country.

3/22 “The Bone Clocks” by David Mitchell 很长的一本,六段第一人称的叙述组成的。目前听了大半,有失恋加和家长吵架后离家出走的少女,做事不地道手脚不干净的名牌大学生,为家庭和事业间的抉择为难的战地记者,下坡路上的英国文坛的前‘野孩子’,都各自有奇遇。第五位主人公终于开始解释前面的灵异事件了,但书的主题还是看不太明白。
战地记者报道的伊拉克战争似乎是很久远前的事了,但见到一些关键词,the Green Zone,Paul Bremer, 还是能够勾连出许多对当时新闻的沮丧义愤。

3/20 “Miss Pym Disposes” by Josephine Tey 几次带在旅途上看,这次终于把大结局看完了。作为悬疑文来说这本书不算特别出众— 拖到很晚才发生凶案,破案过程并不复杂,但作为女子体校群像文就很有趣了。1930年左右英国居然有这样严格规范的体校,培养女性成为健身教练,背景对我来说很新奇。(Dorothy Sayer和Christie都写过女子大学,但写的都是文科生。)作者慢条斯理地写这些形形色色,或多或少有可爱之处的教员和学生,以及她们中一两位如何在高压环境下走向犯罪。作者本人也是体校毕业的,就很难不让人去猜测书里哪些人物是有原型的。

3/16 上野千鹤子、铃木凉美 《始于极限:女性主义往复书简》 对话形式的体裁很新鲜,老青两代惺惺相惜,交锋之外更是在交心。由此想到‘睿智的阿姨’这个角色在许多故事里起举足轻重的作用,总是让大家喜闻乐见。而当妈的呢,不理解孩子自然会被诟病,太理解孩子也要被厌烦,被挤在岩石和硬物之间。对母亲的严苛和重望强烈对比的是父亲的缺席——两个作者不约而同地鲜有提及她们的爸爸对自己的女性主义态度的影响,但大音希声,面目极其模糊的父亲轻易就被图腾化,理所当然地融于父权社会的fabric里去了,是书里所说的读到只让人‘烦上加烦’的现实。
忍不住摘几句,可惜笔记里没有明显区分谁说了什么:

而且我也意识到,渴望得到理解是强人所难。我没有渴望理解的理由,也没有这个必要。
吉本隆明留下了一个哀伤的概念“生理迫使的成熟”。即使一个人实际上没有成熟,年龄和衰老也会强迫他对很多事死心,即变得达观。
如果认可欲求的目标从恋爱切换成了Instagram上的“赞”,那后者恐怕比卖娼更即时,而且更容易与他人比较,所以更容易产生依赖性。
对编辑来说,作者不过是商品罢了。打着灯笼都找不到愿意与作者殉死的编辑。
是社会的原则变了。我认为,社会变革变的不是真心话,而是原则和场面话,而且能到这一步就已经是极限了。

3/14 “Legends and Lattes” by Travis Baldree. 本以为在赶时髦看新兴的cozy fantasy类型文,哪知就是一篇明明白白的种田美食文嘛,除了人种分gnome、orc、魅魔等等外,魔法作用近似于零。情节不能再简单了,武士Viv金盆洗手,重起炉灶在陌生小城开了一家咖啡店,渐渐交了许多靠谱的朋友。比较特别的是作者本人是专业的有声书朗读者,有一节说到某个老头声音像‘crushed velvet’,我还好奇那是什么嗓音呢下一句他就表演出来了。

3/12 “Checkout 19” by Claire-Louise Bennett 勉强可称为自传体小说,但从第一章的‘我们’开始,书里什么人称都有。这书有两种封面,一种属于小清新配色,一种主体是一堆混乱拥挤的粗线条——后者远远更加诚实,如果我原本看到的是那版的话就不会上这条贼船了。不过说贼船不准确,这是像消防栓里喷涌而出一泻十条街的意识流。作者从小时起就hyper-verbal,对文字不止于喜爱,而是视书为生命本命,全书的一半是在讨论她看了和没看哪些作者,书袋掉得乒啷乓啷响。之所以没有弃文一是因为文字里的动能太大,二是因为时不时还是有一些很好玩的句子,比如这里讨论《看得见风景的房间》里的Charlotte阿姨:
When they withdrew into their separate rooms at the pensione at the end of the day it was into Charlotte’s room not Lucy’s I went and I lay down in the dark and remembered things for her, alongside her. Her secret glimmered and shone obscurely and edgeless, like moonstone. She is never without it. The briefest love is also sometimes the longest love.

3/10 接着上次说Trust里的文字迷宫。初走进去以为是类似Auchincloss Louis笔下的华尔街人物传奇,再下面谜团渐浓。到第三部分作者加大马力,部分解谜外此卷另可按一度风行的格式题为‘无政府主义者的女儿’,里面固执己见、不完全称职的单亲父亲和需要走出去自己去闯世界的女儿之间的复杂关系写得很入味。最后的高潮也是最难的走钢丝,因为写得出聪明人的聪明很不是容易事,而这里除了表现主人公的聪慧过人外还有要写一位体面女子在婚姻里的妥协、她病痛缠身中冷静自持(‘A good thing about my situation: there is no risk of being subjected to Paganini, Hummel, Berlioz, Paderewski, Quilter, Saint-Saëns, Tosti, Franck, Lindner, Offenbach, Elgar, Dubochet, Rachmaninoff ever again.’)

3/8 “Trust” by Hernan Diaz 幸亏开始这本书前完全不知道它是讲什么的,只在听到有四位朗诵者时隐约觉出会有花头,哪知是这么好看的戏法。不想剧透说太多,但其实谜底也不算太刁钻,但谜面实在构造工巧,全书四部分之间比重平衡而前后映照,只有文笔老道,能够做到风格变换自如的作家能够pull it off。故事像最好的侦探小说那样,人物少而勾勒精细,中心人物是一对金融家夫妇,丈夫是界内公认的wizard,妻子早慧亦早逝。

「@夏天夏天渐渐灰:@买吃的去了 最后一段引用太犀利了perishable cargoes vs lusty colonials. 我目前看的这本散文集作者也爱用排比句,读起来很爽。」


是啊,后面的‘defrost’都显得很sinister了。不过作者后面有含蓄地说在印度的已婚妇人这方面大多不讲究[笑cry] “Precious Day”这本去年有朋友送了我一本有声书,准备安排上。

3/6 “Pax Britannica” 作者很喜欢用的一个词是‘dash’,差不多可以理解为一种潇洒的活力和精神气,其文风就很合适用这个词形容,尤其一些排比句。
Lord Napier took a complete railway with him when he sailed from Bombay to Ethiopia in 1868, and Kitchener was laying one as he went southward into the Sudan.2 In 1897 they were completing one in Newfoundland, starting one into the Yukon, half-way through one in Burma, thinking about one from Suakin to Berber, plotting one from Singapore through Siam to India, grumbling about not having one to Salisbury in Rhodesia, negotiating one from Hong Kong to Canton, surveying one up the Kabul River into Afghanistan, hard at work on one from the Kenya coast to the Great Lakes of Africa.
时而又有画面感十足的静态描写:
At night especially the Alice cable station must have seemed a properly epic outpost. Then the wind rustled off the desert through the eucalyptus thicket, armies of frogs croaked in the fringes of the pool, the air was heavy with dust and gum-smell, and the horses stood silent beneath the pepper trees. Oil lamps shone through the windows of the huts, and sometimes a sudden chatter of the Morse machine miraculously linked the Alice, for a moment or two, with Calcutta, Malta and the imperial capital on the other side of the world.
这段辛辣的比喻大概是全文让我印象最深的:
The girls messed ten to a table under the supervision of the eldest emigrant, known as ‘the captain’, and after breakfast each morning their cabins were inspected for tidiness by the chief matron. On deck they were separated by a double hand-rail from the rest of the passengers, and they were strictly forbidden to speak across it… Thus, refrigerated in purity, these perishable cargoes were shipped to the bounds of Empire, where lusty colonials presently defrosted them to perpetuate the breed.

3/4 “Pax Britannica” by Jan Morris 久闻Jan Morris的文采,果然名不虚传,调词遣句有一种松弛的考究,时时有出彩的长句,在干巴巴的西译文小说之后格外让人享受。只可惜图书馆借得到的只有删减版,而且章节之间没有任何标志,听起来有点在下跳棋,对全文结构就感受得雨里雾里。这是大英帝国三部曲的中间一本,以维多利亚女王登基六十周年的钻禧盛典为中心点发散出去,辐射到几大洲,覆盖政治、商业、军事、文化各方面,描写帝国最昌盛,大多数人以为将来会更好的时代。

3/2 “The Time in Between”听完。内战爆发后,当时是西班牙殖民地的摩洛哥成为了(有纳粹出没的)避风港。接着二战开始,女主蜕变成间谍。从马德里到里斯本,本应是惊险丛生,却被作者安排得一路顺风顺水,总能站在合适的墙角偷听到机密,往往suspense营造了大半章,女主只要假装晕倒就能脱围;前男友来找麻烦也仅限于两章以内,然后就方便地消失了。总之轻拿轻放得简直像在过家家。书里有两位配角比主角出彩,一个是和母亲相爱相杀的万事通邻居,一个是早婚早育后克服病痛在异土找到爱情的英国社交蝴蝶,(后来发现她是真实的历史人物)。

2/28 卢桢 《旅行中的文学课》 图文并茂,读得很轻松的一本。作者满世界跑,追缅各国的文豪们,时而流于形式,时而颇有异趣。西亚中亚的部分对我来说最不熟,也就最长到见识。

我们只能在作家的记录里缅想反应堆爆炸时那深红色的耀眼光芒,却永远无法把它放入自己的经验或时间的框架中。书中那些未知的人和未知的事物,让作家觉得自己记录着未来,而我却觉得自己的旅行陷落在一个被精心策划好的狭窄空间内,无论游客何时到来,他们所经历的都是同样的一天。
为什么游乐场里的大型玩具没有被藤蔓彻底覆盖?为什么那位包头巾的妇人每次都贡献相同的说辞和恰如其分的眼泪?……这不是深奥的人生哲学,而是一个立体的、人为布置的现代展览,而我们则如同提线木偶一般,被无形的手支配着前行,享受着收集事故符号的一次次喜悦。观光客对任何作为符号的事物皆感兴趣,要证明自己来过切尔诺贝利,就必须把能够体现末世感的符号如收集印花般积攒完全
只见她熟练地打开一个影音文件,正是《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然后她指着影片中的一位打铁匠,告诉我那就是她的爷爷。这个事实当然让我心中温暖起来,好像准备考试很久的学生终于等到了能够证明自己能力的偏门难题一般喜悦。
祖国女神Madre Patria一样,后来才发现是个错误。不过,这位女神的头顶为何顶着一只羊驼呢?当晚查了资料才发现,最初修建雕像前,工程委托方要求在女神头顶放一顶火焰皇冠,负责施工的工匠却错把西语委托书上的“火焰”看成了拼写相似的“羊驼”,加上羊驼是秘鲁特产,于是便有了错位的幽默。这就是秘鲁,没有唯一的对,也没有特别的错

2/26 “The Time in Between” by Maria Duenas 感觉在看一部costume drama,实际上也的确被改编成很成功的迷你系列。西班牙内战前夕,马德里女孩被情人抛弃在丹吉尔,身无分文,傍身的只有她的裁缝技能,渐渐站稳脚跟。第一人称的女主人公可能为了服从剧情,前5章恋爱脑得弱智,但终于在15章后迎来自己的高光时刻,在一个下午为客户仿制了一条Fortuny Delphos长裙。(和去年看的两本书串上了。)很想看电视剧里拍出来的这一段,想来一定好看。

2/24 最近的弃文:
“The Fortnight in September” by R.C. Sherriff 1/3处弃。上世纪三十年代一个英国普通家庭去海边度假的流水账。出发前的准备加坐坐火车就占了书的1/4了。很多小别扭都是群体性的社恐造成的:度假前把鹦鹉送给邻居老太照顾是苦差事,因为老太会留人多坐一阵子;度假旅馆的女主人在他们进餐时在门口出于礼节的探望,引来双方的尴尬。这种细致入微离comedy of manners还差一口气,只能用fussy来形容,并没有治愈功能。

《十二把椅子》 伊利亚·伊里夫/叶甫盖尼·彼得罗夫 一对反英雄的寻宝记。第一把椅子落空(也是第一卷结束)时弃。有些作者要讽刺的社会现象很明显,但更多是知道这里是梗但我get不到啊。实在和上世纪二十年代苏维埃生活/文化/政治太隔阂了,许多不懂的references看了注释也没什么用,也不知道为什么掌凸会被比喻成满洲的火山,只学到俄罗斯婚礼上宾客要求新人接吻时要高喊“苦啊”。

《不安之书》 微信读书上刘勇军版,读起来有点疙瘩,就找了它所基于的Zenith英译本来,发现第一句话就翻得不对头,真是无语,一恼之下又在短短三四页的‘自序’里找了类似数目的茬,也算是过了瘾了。

2/22 “Remarkably Bright Creatures” by Shelby Van Pelt 温和无害、主打友情和亲情的小说,成人版的《夏洛特的网》。地点:邻近西雅图的海边小镇,主人公:水族馆里的一头日薄西山的巨型章鱼Marcellus、儿子18岁时丧生丈夫两年前去世的独居老太Tova、破碎家庭长大阴差阳错来镇上碰运气的不靠谱年轻人Cameron。配角里爱多管闲事、暗恋Tova多年的小超市店主最可爱,(有声书里的英格兰口音加许多分。)不是我特别想去读的那种小说,但谁能够对一只牢骚满腹诡计多端的大章鱼说不呢?

2/20 “The Year 1000” 这本书很多部分讲到中国。先有从辽国的角度看北宋,甚是新鲜,说澶渊之盟定下的岁币对宋朝来说并不伤筋动骨,(二十万匹绢越州一个州就能搞定了)简直互惠,所以能够延续近一百年。后面说到南宋对国际贸易的依赖:关税一度达到国家收入的20%。看过一部以南宋末年崖山海战的耽美文,巫羽的《云风万里(风翔万里)》,那么惨痛的一段历史,这本书因为关注点不同,几句话就轻轻带过了,让人唏嘘。有一点以前没有想过的是中古时期对香料的重视和使用的普遍是全球性的,不仅是被诟病的欧洲人,亚洲人那时也洗澡不方便。
书里说中国古代相信海洋尽头有个‘the Ultimate Drain’,挺好玩,但没有查出中文里的具体说法。(会是出自《列子·汤问》:”渤海之东,不知几亿万里﹐有大壑焉﹐实惟无底之谷﹐其下无底﹐名曰归墟。”吗??)其它的知识点:
乳香/frankincense 沉香/aloeswood
https://en.wikipedia.org/wiki/Belitung_shipwreck

2/18 “The Year 1000” by Valerie Hansen 还处于‘我要缓缓’阶段,这本相比上一本简直是病号餐——略寡淡、易消化。它以‘千禧年’为中心点,介绍国际贸易萌芽时期,大航海时期前的大航海运动,三大宗教的传播。很喜欢这样断代史的组织,每一章换一个地区讲:去北美的维京人、皈依东正教的基辅罗斯王公Vladimir the Great、西欧人的圣战对拜占庭带来的灾难、来自西非的石棉布、东亚佛教徒普遍相信的世界末日和他们为此建造的佛塔,详略得当,读起来并不觉得时代久远得触不可及。

2/16 “The Origins of Totalitarianism” by Hannah Ardendt 有一个读书俱乐部专门选严肃读物,鉴于自己舒适区的狭隘,就总觉得跟风读一些平时不会想去碰的书也挺好,哪知这次完全是在作死。第一卷反犹太主义听得风中凌乱,不知所云,非常挫败。本来以为自己对Dreyfus 事件已经算了解了,这本里面的角度又大不相同,反而对事件里各种人物的动机又迷糊了些。作者每句话好像都掷地有声,观点不容置疑,听众来不及喊等等啊为什么是这样啊,下面一个论点已经摆到面前了。

2/14 “People We Meet on Vacation” by Emily Henry. 对话挺逗、让我看到结尾的白傻甜西言,调剂一下看看千禧代在干啥——好像现在动不动眼中含泪的男主比较受欢迎。虽然西言现在看得很少,但好像老是看到女主身材娇小个性魁伟/男主无论职业都高大健美得可以上消防员日历的搭配。今天在别处看到有人抱怨西言/西耽常年陷于第一人称的窠臼,深以为然。

2/12 “The Moon and Sixpence” 从厌女的角度来说这本书太容易hate read了,书里的主人公说了许多恶臭的断言,每一条拎出来挂在微博上都可以让大家群起而攻之,恨不得悬首三日示众,善于通过挑拨性别关系引流的大V们都能向他学一手。毛姆把一位以不顾一切为艺术献身为主业、坑害无辜为副业的画家描绘得如此极端,简直动机可疑,尤其当书中的‘我’第一章就开门见山地说艺术中最让他感兴趣的是艺术家本人的个性。但是,最后一章里的关于Strickland一幅水果静物的华彩乐段几乎redeem了这位画家人物。(很想知道Hope Mirrlees在写她的灵果的时候有没有想到这段: They seemed to possess a sombre passion of their own. It was enchanted fruit, to taste which might open the gateway to God knows what secrets of the soul and to mysterious palaces of the imagination. They were sullen with unawaited dangers, and to eat them might turn a man to beast or god. All that was healthy and natural, all that clung to happy relationships and the simple joys of simple men, shrunk from them in dismay;)
又:毛姆洞悉市侩,毒舌打击面很大,读起来有点爽,比如把某女的同情心泛滥等同于母牛涨奶的难受。

2/10 “The Song of the Cell” 书里解释了许多为什么:为什么抗菌素可以杀死细菌细胞却对我们人体无害,心梗到底是什么,为什么癌症这么难治而免疫疗法不是万灵药。但在告诉你为什么和怎么样之外,作者侧重于解释那些知识是怎么获得的——比如在面对未知的未知时,如何提出问题。书里有些科研故事神似破案小说,而有些医疗诊断过程和编程抓虫有许多相通之处。体现出科研人员的求知精神、具象化探索未知的迷人和艰难——这大概是这本书最难得的部分。因为作者本人是一线科研人士,他的求知欲以及对生物学的fascination跃然纸上,非常有感染力:

  • The matching of form and function is one of biology’s most beautiful ideas, first articulated centuries ago by thinkers such as Aristotle. In the structures of the two molecules—MHC and T cell receptor—one can identify the fundamental themes of immunology and cell biology. Our immune system is built on both the recognition of self and of its distortion. It is designed, by evolution, to detect the altered self.
  • “Every cell… derives its stimulus from another cell.” Imagine a cellular network—a social network—in which one node rents the whole net. Think of an actual fisherman’s net with a tear in a crucial site. You might find a random sagging point on the edge of that fishing net and conclude that it was the source of the problem. But you would miss the actual source—the epicenter—of the puzzle. You would focus on the periphery, while it was the center that would not hold.
  • Pauling’s colleagues had gotten used to his madcap theories; they even cherished them. By analyzing the internal contradictions of Pauling’s models—in other words, by reasoning through what was wrong with the proposal, and why it couldn’t be correct—they often found that they could arrive at the real mechanism, the truth.

2/8 罗新:《漫长的余生:一个北魏宫女和她的时代》 口碑很好的新书,看了才知道其实名义上的主人公王钟儿出场次数寥寥无几,全书是基于她的墓志截取北魏几十年,讲这个时间段里以两三代皇帝为中心的政斗。一直最烦宫斗权谋文,子贵母死啊亲王外戚权臣之类的,现实版更加残忍乏味,全书前面你害我后面我害你,有名有姓的大概率都死于非命。只有一位亲王元愉特别一些,造反理由是皇帝哥哥加皇后嫂子逼他娶皇后妹妹做王妃,委屈了他钟爱的原配杨氏。

2/6 “The Moon and Sixpence” by W. Somerset Maugham 书的前半部分最主要讲了一个‘农夫与蛇’的故事:同情心泛滥的三流画家Dirk Stroeve和妻子Blanche精心照料重病的Strickland,回报是Blanche抛弃丈夫跟Strickland跑路。故事的高潮是Stroeve在Blanche自杀后本想毁掉画家为她画的肖像,却在真正看到这幅杰作的时候止住了自己的手。Stroeve的道德选择真应该被选入伦理困境的经典案例。因为Strickland本身形象的符号性,很难不让人觉得作者不惮泼洒那么多狗血烘托,精心勾勒出的又可笑又可敬的Stroeve这个人物才是小说的中心。另外庆幸自己现在对人渣行为、狗血剧情阈值都挺高了,早早猜出作者的套路,换到早年真心会被创到。

2/4 “The Song of the Cell” by Siddhartha Mukherjee 这类生物学/医学科普其实不太适合听,因为叙述流程往往是这样:真实病例+研发历史兼研发人速写->具体知识点。听前面一部分时我会精神松懈,几段话之后回过神来才发现已经讲到‘必考’点上了,只好倒回去重新听。而且作为只记得高中里学到过高尔基体的门外汉,再平易近人的细胞生物学也知识点加专用名词密集,很容易就辛苦地认出眼前的树却不知道被带到林子的哪里了。这一点上Mukherjee这本比去年那本”An Elegant Defense”好些,因为经常有阶段性总结,让读者温习一下前面都学到些什么,前后章节的安排也更有逻辑。听书还会错过许多插图,而书里多次强调的是细胞结构和它的功用的高度契合。(电子书里插画好小,差评。)

2/2 伊险峰/杨樱 《王医生和张医生》 群主好像前面有过书评,说这本书有夹生饭的质地,颇有同感,很少看到这样事无巨细地引用诸多其它社会学书籍的。书里还有不少番外以及大段基于作者本人的插叙,打乱/掩埋了此书本应有的逻辑结构——读到最后才知道这本书是两人合写的,各自负责单、双数章节,也难怪了。标题里两位主人公形象略失单薄平面,有时好像只是方便作者阐述观点的道具。往往他们语焉不详地说两句,作者就迫不及待地上来为我们解说一番背后体现的‘社会’运作规则等等。不是说作者说得没道理,读者对‘奖学金男孩’没有共鸣,但画外音太多就显得输出强势,有股爹味。医院里的江湖本蛮有看头,可惜这不是此书的主线。两位医生的母亲又可敬又真实,在她们身上可以看得许多自己妈的影子。

1/31 “The Invention of Nature” 说到洪堡就想起前房东太太Nancy,是她二十多年前告诉我Humboldt这个一度家喻户晓的名字。Humboldt的科学贡献外,政治思想也非常先进,坚定地反对蓄奴制,支持玻利瓦尔的南美独立运动,还有很大可能是同性恋,会受到Nancy青睐简直是天经地义。终于读到了definitive的Humboldt传记,(附录就占了100多页!)也又重温了在她家借宿的那个最后的愉快的暑假。
书的后1/3逐个介绍洪堡精神继承人: 达尔文、梭罗之外,还有从前不闻其详的环保主义先驱George Perkins Marsh,以画海洋生物科学插图闻名的Ernst Haeckel,Sierra Club 创始人John Muir。
Humboldt为科学献身真不是说着玩的:
With a scalpel he made incisions on his arms and torso. Then he carefully rubbed chemicals and acids into the open wounds or stuck metals, wires and electrodes on to his skin or under his tongue. Every twitch, every convulsion, burning sensation or pain was noted meticulously. Many of his wounds became infected and some days his skin was striped with blood-filled welts.

1/29 “The Invention of Nature” by Andrea Wulff. 四平八稳的Humboldt/洪堡传记,架不住洪堡生平经历实在传奇,(达尔文的男神,被同年生的拿破仑嫉妒,歌德和他一起研究电学,可能以他为浮士德的原型,)还是很有看点。洪堡成名于六年的南美洲探险考察,但本来他想去的仅仅是意大利,因为那里在打仗没去成,反而西班牙国王先准许了他的南美之行。洪堡的独到之处是能够看到the big picture,别的自然学家忙于为标本分门别类的时候他已经发觉了动植物和它们生长的环境、气候之间不可分割的联系。对他而言大自然是有机的整体,因此很早就看清并毫不客气地指出殖民地经济掠夺和当地环境破坏的因果关系。

1/27 “A Half-built Garden” 后续当然不可能维持前面的高速,但啪一记锐减成那样也是没有想到的,然后最后1/5处又提速到字面意义的超光速,真的到Dyson ring上逛了一圈,行文节奏晕死人。老调重弹地说,英文小说里的阴谋诡计/商战真是天真直白得像小儿科,(或者像现实)。射入自家球门的有:主人公阿姨要她在对手公司网络上装个监听系统,她为此道德冲突了半天没装倒也算了,留口袋里让人家抓了个现行反过来被威胁到就是搞笑了;一部分外星人们也半斤八两,三言两语就被公司方面的人挑拨了,当夜来抢劫天外贵客的幼儿,还丢人地没抢到。
书里还是有些好点子的,比如虫型外星人信奉越是重要的谈判场合越是要都带自家小孩来当安全阀,有效防止各方头脑冲动。

1/25 “Lucy by the Sea”还有突出的一点是通过Lucy的视角塑造出立体人物。最有意思的是和她一起隔离的前夫William,年轻时多次出轨导致他们的婚姻破裂,现在得过了前列腺癌闷着不说,但坦言不在乎自己死掉,只要能保下Lucy就好;擅于做菜并热衷于讨夸奖。母爱滤镜下也能看出Lucy两个女儿一个是老在rebound期找下任的恋爱脑,一个很woke很爱说教,都很真实。
Lucy的诚实非常能打动人,比如她的讲座被无礼嫌弃后,她承认自己看着一名年轻听众心想‘你不会有什么出息的;你的结局是死于气候变化。’(‘你必定碌碌无为,死于气候变化。)

1/23 “A Half-built Garden” by Ruthanna Emrys. 开局很抓人,第5页就有外星人降临,说我们要带你们去Dyson ring上去住,困在一个星球上是没有希望的。主人公所处的气候变化后的世界比现在的还要分裂,政体除了国家、公司之外多了‘x河流域网络’这个存在。它们源自蒲公英革命,对外旨在修复人类和自然之间的关系,对内管理类似论坛机制,AI当版主分配话题权重,逢事大家公开讨论、投票决定。流域网络之间也有交流,但很少互相走动,因为碳信用太贵了。再加上很新的性别(自)定义、退守到人工岛上的大家庭化公司、虫型外星人vs树居多肢外星人等种种概念,前几章看得目不暇接。

1/21 “Is Paris Buring” 看完。当然的确没有烧,但也真是悬。主角当然是戴高乐和当时奉命来毁城的德军上将Dietrich von Choltitz,但和“Guns of August”相比这本平民视角多,很多细节画面感极强:德美两军的坦克在‘世界上最美的’广场上如同长矛比武一般互相撞击;战火殃及马戏团,身披红白蓝彩带的猛兽狂吼突奔;巴黎地下党首领被带到堆积了四十代巴黎人尸骨的秘密地下基地,但听电话铃响,耳边传来德国士兵的问询;Marie-Hélène Lefaucheux骑车几十公里追赶移送反抗军战俘的火车,在长满雏菊的田野边见到她丈夫最后一面。

1/19 “Lucy by the Sea” by Elizabeth Strout. 之前读过“Lucy Barton”,这本是续集,Lucy自叙里的口气完全是老样子,口癖都没变。整本书就是新冠爆发后Lucy的前夫带她去缅因州海边小屋居家隔离,熬到打到疫苗的过程,非常结合时事,BLM游行、国会山暴动等等都有写到。这本最大的本事是明明Lucy几乎哪里都没有去,日常最多散散步买买菜和女儿们打打电话,但当下八卦和陈年秘史交替在一起,(朋友家人中出轨率实在挺高,)情节还是挺曲折的,是密度很大的一截生活切片。

1/17 “The Infernal Desire Machines of Doctor Hoffman” by Angela Carter。久闻大名的作家,果然风格浓烈,创造力非同凡响。书名里的天才反派Dr Hoffman 用荒诞虚幻侵略一座无名商业城市,总体画风如同Hieronymus Bosch那幅“叛逆天使的堕落”。主人公‘我’说被霍博士侵蚀的梦比瓦格纳歌剧还累人,读者看下来深有同感。1/6处弃,以后还是找她的短篇看吧。

1/15 “Lessons” by Ian McEwan,读书俱乐部挑的书,不算合口味但看了也不觉得吃亏的书,大致写的是小人物和他所处的时代大势(二战末、冷战、撒切尔主义、柏林墙倒塌)的映照交织。
这书副标题大概可以是‘Man,Interrupted’,因为主人公Roland大器未成的一生中两件事对他影响深远,一是少年时和比他大十岁多的钢琴老师有染,稀里糊涂放弃了学业;二是他妻子在孩子七月大时不告而别,去追求她的文学理想,(成功得一塌糊涂,)留下他当单亲父亲。有趣的是这样的际遇传统叙事里往往是发生在女性身上的,这使得Roland虽然性别为男,他的选择,主动或被动、妥协或反抗,呈现出的姿态总可以被理解为是身不由己,符合受害者的行为逻辑,但作者笔法老道,不会让读者粗暴地理解为仅此而已。他成长变老的过程也是他和这些错待他的人、和年轻的自己和解的过程。
全文感情高潮可能是年迈Roland和一对一起听地下摇滚乐的交情而被当局所迫失联多年的前东德夫妇重聚的一段,但以防读者看得心太暖,作者马上笔锋一转写这对夫妇之间的隔阂矛盾,非常反刻奇。

1/11 “Is Paris Buring” 马亲王推荐后在书单上待了挺久。借到有声书后眼前一黑,是味道非常冲的英国RP口音,唯一的好处是很有时代感,但给人实际的印象是英国人隔岸观巴黎人的水深火热,不停地阴阳怪气。但因为是自己推荐图书馆买的,只好硬着头皮听了。和《Guns of August》有类似之处,都是截出漫长战争中短短几周时间,四五个阵营几十个场景数百名人物,一幅幅蒙太奇。

1/9 “Spying on the South” 听完。Butch Cassidy的名言‘I got vision, and the rest of the world wears bifocals.’放在Olmsted身上特别合适:他的中央公园设计背后有宏愿:为所有的社会阶层,无论富贱提供共享的民主的空间;他完全预见到了南北矛盾的不可调和。
在南方游历中,Olmsted从冷静观察者蜕变成激进的参与者,构想出了‘独立德克萨斯’计划,支持一群在1848年欧洲革命后移民到Texas Hill Country的德国前革命党人从支持蓄奴的德州分裂出去,(计划完全失败)。战争爆发前夕这些反战的48党人试图逃避Confederate政府的强制兵役,被残忍镇压。我以前住的地方离现在以野花和德国风情的小镇盛名的Hill Country很近,还参观过德州历史博物馆,却对这段历史一无所知,对此莫名震撼,一是因为这是嵌在德州里的微小而激烈的内战,(作者把内战时期的Hill Country比作二战时被德国占领的法国),二是48党人的事迹被抹平得这么干净,世人只知道Remember the Alamo,(而对后者的群体记忆也是谬误百出南辕北辙)。

1/7 “Hotel Nantucket” by Elin Hilderbrand。误入了一本时髦的通俗畅销书,唯一有点意思的情节构思是旧社会的清洁工被旅馆主人害得惨死/新社会的清洁工充当仙女教母大结局里save the day的对比。像亚瑟黑利的《大饭店》,把各种来历不明的人物聚集一堂的群像戏本来还是很有让大家想看下去的魅力的,这本还有好心女鬼的噱头加成。奈何主线实在烂大街——被负心的女主扬眉吐气事业爱情大丰收,次要人物里对女主一见钟情的名厨,肇事后革面洗心的富家少爷,一心想傍大款的前台佳人等等都又扁平又不可信,听完有交友不慎的后悔。

1/5 “Spying on the South” by Tony Horwitz,副标题是‘An Odyssey Across the American Divide’。像《重走》一样,这是追随前人足迹的长途旅行,书里今古交织。此书的前人是南北战争爆发前夕的Frederick Law Olmsted,尚未找到他一生的大事业——景观设计,只是一位温和地反对蓄奴制的北方佬,两度考察南方。当年的美国为蓄奴制分裂,现在红蓝州之间也裂痕深刻,对比下来回响重重,往往落在‘our way of life’这条暗语(所谓shibboleth)上。不过写类似主题的好像已经汗牛充栋了。
书的前一半有趣的部分和各种交通工具有关:开在Ohio河上三百米长、时速一公里都不到的拖船,密西西比河上的邮轮,Cajun红脖重金改造出来底盘巨高、马达巨响、用来在沼泽地里赛车的魔兽卡车。后一半里骑骡子的部分则是细致地描写了一位见过大风大浪的资深记者如何也会陷入一场霸凌。

1/3 安妮·埃尔诺 《一个女人的故事》 也是在旅途中读完的。作者在丧母的悲痛中动笔,缅怀她母亲的一生。她的文笔平实而准确,有很多让我想到和我妈关系的地方:

她的父母不让她离开村子,因为他们认为女人离开家就会招致不幸。(在诺曼底的方言中,“抱负”就意味着分离和痛苦,一条狗会因为有抱负而死掉。)要理解这个在她十一岁时结束的故事,必须回想起所有那些以“在过去”开头的句子:在过去,人们不像今天这样去上学;在过去,人们听从父母的安排,诸如此类。
“你走后,我给你留着所有的报纸。”在我们之间,有了那种不共同生活在一起的人之间的友好,甚至有一些羞涩。
我们之间又开始使用特殊的语气说话了,那种永远的恼怒和不满的语气。不知情的人会错误地认为我们是在争吵。在世界上的任何语言中,我都能辨认出母女之间的这种说话语气。

1/1 “The Country of the Pointed Firs” by Sarah Orne Jewett。主要写上世纪初作者在美国新英格兰区的偏僻海岛小镇暂居时结识的各色人物,包括主职草药师的房东太太,退休后独居的鳏夫老船长,都是salt of the earth类型的。他们日常最隆重的活动就是走亲访友,因为交通不易,房东太太要去别岛看望母亲还要看天气和风向。书里的对话为了体现方言常常有缩写,boat成了bo’t,画风如下:
“There’s that little rockin’ chair o’ her’n, I set an’ notice it an’ think how strange ‘tis a creatur’ like her should be gone an’ that chair be here right in its old place.”
那些岛上本来盛产远洋水手,但成书时捕鲸业已式微,只有壁炉架上来自遥远异国的摆设见证昔日荣光了。但不同于习惯读到的地方工业凋零后的颓废无望,作者描绘的人物依然有老派人的尊严,精神气饱满,就连传说中婚变后单身隐居小岛的老姑娘也有自力更生的坚持,如同Patagonia版的Miss Havisham。

12/30 王南 《六朝遗石》。两百页不到的薄薄小书,路途上看完了。这本介绍古都南京城外六朝陵墓遗留下来石兽石碑等等,选材对我个人来说吸引力没有上次的《金色天国》大,但还是有不少有趣的细节,比如石兽下颚大多有长须垂胸,是为了头部悬空部分加以支撑,起结构作用的。最后细说的是墓室里的砖印壁画,《竹林七贤(和为了对称多加的某位战国隐士)》。想想有趣,乱世中那些帝王希望在身后的永恒里陪伴他们的是前代的风流名士。七贤背景并不是竹林,而是树木,而且刻画朴拙,和我喜欢的primitive 流十字绣设计里的树异曲同工。

wb 读书群 2022/09-12

12/24 “The Enchanted April” by Elizabeth von Arnim 听完。有些风景描写的段落还是很美的,难怪这本书一出大家对意大利南方海边小镇都趋之若鹜。开始够损够风趣,但是后期人物转化好突兀,前一分钟大小姐还在嫌房主太舔,下一分钟已经在语无伦次地说我怎么配得上你的喜欢呢?两位前后赶来的丈夫也是一踏入宝地就革面洗心,知道妻子的好了,所以搞到最后就是皆大欢喜的配平文学而已。可以想象“Excellent Women”里热衷教区事务的老姑娘对这本书会怎么翻白眼。

12/22 “Small Things Like This” by Claire Keegan. 短篇,绵实安静的文笔,很合适这个月份看的圣诞故事。如果看过电影《Philomena》的话应该可以知道那个年代在爱尔兰未婚先孕的女子会被送到修道院强制劳作,孩子被夺走被‘好人家’领养。

12/20 “The Enchanted April” by Elizabeth von Arnim. 改编的电影可能看过,书应该没有,因为具体情节完全不记得了。大致轮廓有点类似”Miss Pettigrew Lives for a Day”, “Mrs. ‘Arris Goes to Paris”——灰扑扑的中低层良家妇女为自己争取来的在异境的冒险,有pathos也有comedy of manners成分。但这本除了两位不开心的妻子还有一位活在过去辉煌中的自私老太,和一位美成废物的迷茫贵族小姐。

12/18 “An Immense World” 因为只能借七天的,赶着听完了,跳掉了最后 obligatory hairshirt 章,因为是说人类活动对动物的诸多负面影响。书里有许多富有哲理的知识:人类的感知能力限制干扰了我们去理解别的生物的感知能力;我们的色觉能力构造了我们身边的色彩,(书中原话是 But over time, the simple act of seeing recolors the world. Guided by evolution, eyes are living paintbrushes.)听觉等等同理;观测速度和细腻度不可(同时)兼得,定要有取舍。

12/16 “An Immense World” by Ed Yong, 讲动物们的各种感官,轻松有趣的科普文。研究动物的科学家对我而言是最硬核的科学家了,但他们之间都有歧视链,比如书里说一个研究蜂鸟鼻孔的觉得研究蛇的舌头的好好笑。

12/14 张一南 《北大国文课》 看完了,甚受裨益。喜欢她讲《牡丹亭》和王明阳心学的联系,把《陈情表》和《孔雀东南飞》对照起来看分手的决心。最后解读的几首李商隐的七绝也是本来一直读得云里雾里的。

12/12 弃文一堆: “Honor” by Thrity Umrigar: 少时含恨离国的记者Smita 回国采访异教通婚后丈夫被哥哥们烧死,要告哥哥们的Meena; “Big Red” by Jerome Charyn: 假想出来的Rita Hayworth私密; “The Book Woman of Troublesome Creek” by Kim Michele Richardson: 开头就是山区蓝皮肤女子被矿工父亲逼婚。作者本意都该是很积极的,但我读着觉得自己是个gawker。

12/10 “An Odyssey”。这本好得一言难尽。作者解释了《奥德赛》怎么使用倒叙插叙、前后对称呼应的ring composition等等,然后这本书本身就是贴着长诗的结构写的,一个学期加一场航行的进程中时空前后交织,把《奥德赛》里的那些叙事技巧运用得出神入化,读者不觉过于工巧,只觉处处有回响,有年份累积下的深厚。开篇里作者的父亲曾是一位计算机系教授,死板沉默,对儿子们几乎苛刻,和妻子格格不入,但渐渐地我们随着作者发现了这位老人可爱柔软甚至懦弱的那些方面,以及他默然承受过的那些困窘失望。作者探究和缅怀他父亲的odyssey里也多处对应《奥德赛》中的主题:做为儿子应该受到的教育、亲情/夫妻何以为系。
书里好多对《奥德赛》的精彩解读,比如说关于奥德赛妻子被求婚者们纠缠,只好推说要给公公织好殓衣才给答复,然后白天织晚上拆:
This story tells us a great deal about Penelope’s desperation—and about her cunning, which is every bit a match for her husband’s well-known wiles. But even more, the weaving and unweaving, knotting and then loosening, speeding and then delaying, beautifully capture the torpor, the lack of forward motion, that characterizes life on Ithaca during Odysseus’ long absence. This seesawing, the surf-like back-and-forth, is, too, the rhythm of the Odyssey itself: the forward push of the plot, the backward pull of the flashbacks, of the backstories and digressions without which the main narrative would seem thin, insubstantial.

12/8 “A Prayer for the Crown Shy” by Becky Chambers. “Babel”之后需要调剂一下,这本正好,是”A Psalm for the Wild-Built”的续篇,继续僧侣和机器人的故事。他们四处拜访人类聚集地,聚聚会泡泡温泉什么的,依旧非常日常,遇到的最大难题是机器人需要换零件,但要用什么材质打印新零件呢,它体内多了新材质后是不是原来的它呢?

12/6 “An Odyssey” by Daniel Mendelsohn. 我不知道这种融合回忆录和知识点的文体有没有特别的名字,但好像很容易从这类书里淘到宝。几个月前讲蜗牛的”The Sound of a Wild Snail Eating”,早几年读后念念不忘的”H is for Hawk”,”The Hare with Amber Eyes”,”Lab Girl”,”Why Fish Don’t Exist”都是这样的书。(”The Book of Eels” 差了一口气,”Barbarian Days” 少年时代的章节几乎完美,可惜太长。)这本的作者讲的是年过80的父亲旁听他《奥德赛》专题的讨论课,又和他一起乘邮轮巡游《奥德赛》中重要地点的经历,当中穿插了对这部史诗的细读。因为刚刚看了”Circe”,许多人名和地名让人觉得好亲切。

12/4 “Babel”。大结局可称惨烈,罢工很快就升级为造反,然后被镇压,玉石俱焚。好奇会不会有续篇。
关于里面基于翻译的魔法情不自禁地想挑刺… 一般而言一个单词只有在上下文中才能确定准确的意思,单独拿出来,对应中文时用的是字(比如单个的‘刺’字)而不是词,感觉有点悬,容易出岔子的样子。当然书里说了所以包含被可以精准使用的魔力的match pair词汇很少,我也大概在钻牛角尖,但还是想得把书里举的那些例子找来再琢磨一下。联想到有人对电影《分手的决心》的微词,就是里面说中国人女主韩语不够好,警官体贴把‘高级’词汇替换掉——但其实本来那些比较书面的高级词汇恰恰是源自汉语,是中文母语的人很容易懂的。评者说这样的细节只有懂中韩双语的人才在意,但对他们来说就会很影响故事的‘真实’性。

12/2 “Babel” 前面都在学校一学期一学期地过,都有点像哈利波特了,终于三年级后大家出国,一去就去了广东,林则徐也露脸了。英方商人代表虚伪高傲而唯利是图,一心挑起鸦片战争,是高度脸谱化的恶人。然后就出了第一桩命案,大概可以知道后续很难有好收场了。虽然说现在奇幻文动不动就是大长篇,应该习惯了,但大伙对于自己从学生到在逃犯的心态调整种种笔墨真不少,对其细腻度需要存疑。

11/30 张一南 《北大国文课》。看到1/3处,愉快的上课体验,选材大多是我半生不熟的诗词文章。知道现在网上高质量视频课很多,但文史类的还是读着比较有效率,还可以经常往前翻对照自己看看不懂的地方。江淹的《别赋》堆砌得真让人享受: ‘风萧萧而异响,云漫漫而奇色。舟凝滞于水滨,车逶迟于山侧,棹容与而讵前,马寒鸣而不息。掩金觞而谁御,横玉柱而沾轼。居人愁卧,怳若有亡。日下壁而沉彩,月上轩而飞光。’

11/28 “Babel” by R. F. Kuang 总算看到新颖有趣的魔法系统了!这本书里的魔法来自储藏在银条内的翻译中遗失的词意,比如‘burst’对应‘爆’不够劲爆,‘爆’字里余下的能量存在银条里就可以当武器用。小说的大背景是英国致力于殖民扩张,鸦片战争还没打起来的时期。书的前半部基本是校园文,中英混血儿Robin 到牛津的Babel 学院一边学习翻译和silverwork一边被他同父异母的黑羊哥哥带入对抗英帝国主义的秘密组织。这本书的一大看点是作者借Robin各位教授之口对于翻译艺术发表的诸多见解。

11/26 “Between Two Kingdoms” by Suleika Jaouad。作者二十三岁时确诊白血病,三年多化疗加骨髓移植,九死一生。和以前读过的疾病叙事不太一样的是作者详细而诚实地描写了她逃生后重建生活过程中的挫败,尤其她和确诊后一直陪伴她的男友的决裂。觉得今年看讲病人的书超额了。

11/22 “Circe”。稳稳的年度top 3。在作者笔下,各种神灵因为永生,七情六欲什么都不缺,稀少的只有亲情和温情,构成了只讲power的父权社会的加强版。(Circe的姐姐Pasiphae着墨不算多,但可能是这种社会产物的鲜明代表,冷血尖锐,主动选择生下吃人的怪兽Minotaur。)Circe直面古今以来的女性困境,简直是字字啼血步步惊心,以致于结尾似乎过于光明,我都不适应了。The man of twists and turns,Odysseus作为主要配角很矛盾很多面很抢眼,是他点出Circe性格的关键是她对自己神性的厌恶——因此她最后的选择类似哪咤的剔骨还父,爽得不行。书里有许多对镜像关系/人物:同样为了帮助英雄背叛了家长的Medea 和Ariadne,Penelope和Circe两对母子,Odysseus和Daedalus两对父子,很可细品。

11/20 《骷髅自传》看完了。作者看世界的方式很独特,普通人看到的光是波,他好像凭直觉就可以观察到微粒的光子;普通人看到的是实物,他看到的是倒影和negative space。 最喜欢《在瞳孔中》、《接缝》、《裂缝收藏家》这几篇。

真正的爱情对象是不断变化的,只有背叛昨日的你,人们才能爱今日的你。… 如果这一系列背叛是由恋人的可变性引起的,并与所恋之人的变化速度同步,那么一切都好说——就像一个人出去散步,没有意识到走了一百步他的身体实际上跌倒了一百次,并且每次都被他的肌肉抓住了。
如果在那个世界里我一无所有,除了表面、阴影、谎言和掩盖,那么我就有权怀疑,所有这些盖子下面都是谎言,它们的一切都是我影子的影子。
对疼的恐惧(这导致它的对象化)和对自身存在的恐惧(自我保存)相互牵制,而余下的痛苦,即那些没有表面枯萎、没有被切除的痛苦,常被称为“灵魂”。
海洋有它的潮汐,存在也有它的涨落交替。存在感或许可以通过两种方式传达:‘我是’(I am)和‘有’(there is)。‘我’认识到自己是“我是”,‘非我’——被它当成‘有’。

11/18 “Circe” by Madeline Miller。她之前一本 The Song of Achilles 感觉除了悲剧结尾就是光明正大的同性爱情小说,没有十分特别,所以对这本并没有特别的期待,岂不知这本主人公Circe比Patroclus 能动性强多了,故事是让人正襟危坐的跌宕精彩。宁芙(nymph)Circe 虽然是太阳神Helios之女,在其家族里是最弱小被忽视的一位,因为和普罗米修斯的一面之缘加恋爱脑,懵懂地从顺从走向叛逆,被流放到孤岛上后才渐渐找到了她自己的力量和嗓音。对希腊神话记得只鳞片爪的好处是基本猜不出故事走向,但常常又能够撞到熟悉的名字,比如Scylla and Charybdis里的前者。

11/16 “The Undoing Project”,看到全书3/4处的时候还在为Danny和Amos这对学智上的灵魂伴侣莞尔,完全没有预料到结尾的惨淡,前面有多互补多契合后面就有多积怨多隔阂。看非虚构书为一对亲密关系的瓦解感到如此唏嘘的简直空前绝后,一时emo,非常夸张地想到许多来自情感小说的词:刀锋上的行走、兰因絮果、情深难寿。
对以色列建国之后的军事经历了解很少,这本书时有涉及,补到一点课。

11/14 “Age of Innocence” 靠零碎时间终于看完了,作者太知道怎么让人扼腕叹息怅然若失了,灯塔那里至少年轻的Archer还看到一个背影,末尾时五十七岁的Archer只敢坐楼下看到管家收棚关窗为止,只能说Archer那点孤勇天真也只够他一步步盲目地走到坑底。Ellen为什么对Archer动情好像也有迹可循,但她的出场总是支离破碎,连特写镜头也只着墨于包裹遮盖她的衣物: ‘As she stood there, in her long sealskin coat, her hands thrust in a small round muff, her veil drawn down like a transparent mask to the tip of her nose, and the bunch of violets he had brought her stirring with her quickly-taken breath, it seemed incredible that this pure harmony of line and colour should ever suffer the stupid law of change.’
截了好多笔记,虽然Wharton从头到尾批判的社会面就那么窄,可是架不住她辛辣无情的文笔。– ‘It was easier, and less dastardly on the whole, for a wife to play such a part toward her husband. A woman’s standard of truthfulness was tacitly held to be lower: she was the subject creature, and versed in the arts of the enslaved.’

11/12 《深山已晚》 傅菲。书前面介绍说这是作者一个人在山区里客居一年多写下的,但看他翻整庭院,大规模酿酒的气势,好像余生大部分时间都要在那里度过了。这是一种很自由的生活状态,成天不为生计奔波,或钓鱼或探湖或找野蜂蜜,都是率性为之,大自然和乡里呈现他面前的基本是友好慷慨的一面。几篇随笔看下来不是不让人向往,但有点觉得在间接(所谓vicariously)感受别人的终极fantasy。

11/10 “The Undoing Project” by Michael Lewis. 还是这类书最让人放松,又长知识又不会读得太苦闷。以色列心理学家Daniel Kahneman 和 Amos Tversky关于人们认知偏差的研究成果在Freakonomics之类的书里已经了解过一些,但这本书是说他们是怎么走上行为经济学这条不寻常路的——这和他们的经历、个性都切切相关,而他们的经历、个性都larger than life,给Lewis这样高超的叙事者讲出来更是精彩。

11/8 “The Enchanted Castle” by E. Nesbit: 被Dunce一书搞得有点怀疑人生,换了一本童书。本来是借给小孩听的,她好像兴趣不大——也难怪,作者笔下的世界离她很远,词汇(尤其口头禅之类的)都相当古旧。三兄妹里面长兄人设有一点点爹系,放孩子身上就挺好玩。作者画外音不少,俏皮可爱。

11/6 “A Confederacy of Dunces” by John Kennedy Toole 以前没看下去,现在还是挺勉强,虽然偶尔好笑。作者笔下的主人公对各色人类怀有平等的厌恶,只恨自己生晚了500年,以精神上的巨人自诩,自我认知坚不可摧,看不出他对周围人的任何善意。‘反英雄’主人公得这么彻底的,可能要有更加没心没肺的心态才会更容易接受和认同,或者如果当今时代的戾气本没那么重,或者如果能够忽视背景里那位被啃老不算去打个保龄球也要被儿子阻挠的妈妈。

11/3 “The Bear and the Nightingale” by Katherine Arden 以前和“Spinning Silver”二选一选了后者,看来那时的选择是正确的。中规中矩的俄国童话背景的奇幻文,老的超现实生物和人类之间的平衡关系被一神论的东正教的挤压下被打破了,需要天选之女的牺牲来挽回,(当然最后没有真的牺牲)。

11/1 “In Cold Blood” by Truman Capote。后期有许多关于死牢的笔墨,包括其它的重罪犯。看到后面几乎为Capote担心,这样事无巨细海量‘原述’的写法,背后一定是对人性深渊的持久凝视,就很难和写童年时做圣诞水果蛋糕的他调和在一起。不后悔但也不会想看第二遍的书。

10/30 《骷髅自传》 西吉茨蒙德·科尔扎诺夫斯基。生后才出版的短篇幻想小说集。看不太懂但还是觉得很好看,像在读诗,比如:

我曾经读过一本18世纪晚期的书,记得其中有一句话“尘世的无聊”,指的就是它。还有很多种无聊,当相似的人相爱,会有春天般的无聊,当地面出现很多水洼时,树上会生出绿色的脓疱。接着就是一连串的秋日无聊,天空褪去繁星,云朵泻下雨水,树木褪尽树叶,而那众多的“我”也蜕去自身。
所有打印机的墨水现在都用在死者名单上,死亡正在变为程序化的、政府推荐的信念。在官方的监管下,死亡开始发行自己的期刊,就像所有组织周全的出版计划一样,它也有自己的日程表。

10/28 “In Cold Blood” by Truman Capote。做了一番心理准备才开始看这本,(幸好?)读书人Scott Brick 个人风格太强介入感太重,让我时时回想起听他读的前一本Starship Troopers,略早但同样打着深刻的战后烙印。Capote给了书里各种人物大段独白,段段挑出来都是精彩的性格侧写,包括一位七十多岁的旅馆老板娘,‘看着比她的实际年龄年轻,年轻那么几分钟。’

10/26 “Too Big to Fall” by Andrew Ross Sorkin。巨长,基本是beat by beat,从Leiman到AIG到Merrill Lynch,把08年金融危机时各位公司和政府顶层如何试图救市加自保的过程撸了一遍。作者定是做了海量功课,总体效果好像是一只无所不在的的苍蝇,趴在墙上一字不漏地把所有的会议密谈都记下来了。但完全不能指望靠这本书理解08’金融危机的始末由来或甚至后续影响,它的焦点始终在一棵棵树上,看不到森林,更不知森林之外有什么。换句话说sound and fury signifying nothing,但有时听书也就是听个响…

10/23 “A Psalm for the Wild-Built” by Becky Chambers 系列文第一册,中篇长度。难怪她的科幻小说深受欢迎,满坑满谷的distopian 未来中,她写的人类和大自然和谐相处的乌托邦就格外吸引人,(基本是分二为治,人类只能在自己那一半呆着)。主人公的职业是tea monk,四处云游请人(字面意义)喝茶帮人梳理心结——还有比这更加无攻击力无公害的工作吗?然后就遇到野生机器人一台,治愈人者自己也受到治愈。

10/21 连看了两本言情,都是让人放心的作者。《以此戒指》by蓝紫青灰 读后感放这里了: https://weibo.com/2650943804/Mbg1J2oK7 。另一本是《成何体统》 by 七英俊,反套路的穿越文,双穿进穿越书里,拿炮灰恶人剧本。社畜女三观很正,包括配角在内甜虐度适中,反转得让人惊喜。

10/19 “Free” 作者年纪小小已是两朝遗少了。90年后阿尔巴尼亚变成多党制后社会动荡,作者也渐渐年长,对个性、三观都迥然不同的父母也有了更加清晰的认知,但书里最让人印象深刻的是她宠辱不惊,清醒明智,坚持和作者说法语的祖母,(差一点说服了全家不要加入席卷全国的pyramid scheme)。Lea Ypi文笔非常好,好多段拿出来简直可以做范文,写邻居/前邮局工作人员在街坊围观下鉴定一封希腊来信有没有被事先拆过的一节就很典型,既生动又饱含涩涩的幽默。关于旧制度被取缔以后的‘自由’: When freedom finally arrived, it was like a dish served frozen. We chewed little, swallowed fast, and remained hungry. Some wondered if we had been given leftovers. Others noted that they were simply a cold first course.

10/17 “The Known World” by Edward P Jones. 新弃的一本,讲1840年间蓄奴的一名黑人Henry Townsend。第一章里讲到他童年,他父亲只有钱先赎出他母亲,两人只能指望每星期天到旧主人家农场边看望孩子,但Henry日益和他们疏远,他父亲和他起冲突后的一周旧主人出来训斥他父母,说你们怎么敢伤害我的财产。骨肉分离已经是悲剧,这种亲情的扭曲践踏更让人生寒。书里时间线故意打散了写,又人物众多,朗读者又故意用不含感情的语气读,听起来吃力。

10/15 《重走》 靠惯性看完。摘几处:

“哪个卖?”坐在他们对面小伙子瞪圆了眼:“在先我们的田地,就这样慢慢没得啰嘛!就是嘛!”他茫然地在空中比了个老鹰捉小鸡的手势。再复杂的——实际上是土地兼并的过程和细节,说不上来了。
墨迹久久不干,茶房等人把这副大红对联抬出门去晾晒,哪知一线生机,就在此出现——本地加油站的一位赵姓站长路过,见到门口晒着红对子,知道是丰子恺的字,主动登门拜访。丰子恺告知这位赵君苦衷,赵便安排他一家搭乘一辆运汽油车的空位前往贵州,而丰子恺则留下一幅水墨画作为回报。
如果说,战争提供了一揽子解决某些宏大问题的契机,那么徒步本身大约也是一个具体而微的解决方案吧,在一个迷惘的时代,它用方向感明晰、富有节奏的线性前进,推开了胡思乱想与随波逐流,提供了乱世中尤为可贵的惯性,借着这惯性,许多小小的存在主义危机得以化解。

10/13 “The Night Tiger”。看多了叙事宏大的奇幻文,一直对这本的期待有偏差,到最后其实牵涉到的人事还是很‘小’,没有惊天动地的事情发生,悬念被稳妥处置了(我猜中一半)。言情部分略用力过猛,数不过来女主提过几回她step-brother的英俊。有趣的是新加坡被视作熠熠闪光的彼处。书里不管是坐下来吃的饭还是路上买的点心都把菜式讲得很详细,搞得有点嘴馋。

10/11 “Free” by Lea Ypi。向来和也当过少年队员的别国朋友很谈得来,看这本也有类似的动不动想和这个在阿尔巴尼亚长大的同龄人握手的观感:友谊商店里漠然嗑瓜子的售货员,他们名曰’biography’我们称‘成分’的东西,六一儿童节。开篇就不同凡响,非常点题,但目前最动人的一节讲她家因为排队占位和邻居夫妇锻造战斗情谊,却因为一只不翼而飞的空可乐罐子反目,又重修于好的故事。(c.f. Aleksandar Hemon)

10/9 “The Golden Thread” 后面就高科技起来了。航空服制作的繁复很惊人,但更有趣的是nasa和航空服制作厂家的企业文化冲突,前者迷信各种spec,后者为了应付他们的要求只能东西做出来了再事后补上设计图纸。另外有洁癖的人基本不可能成为宇航员…

10/7 “忧郁的热带” 看完了。到最后还是有点后悔没有转到英文版的,哲理部分会好理解一点。从句比较多的时候,中文译文习惯把它断成几句,本来整句里面的逻辑关联好像就弱化了。比如这部分里的‘instead of ’就缺失了:
As these dreams were gradually transformed into knowledge, man’s power increased and became a great source of pride; but this power, which gears us, as it were, to the universe, is surely little more than our subjective awareness of a progressive welding together of humanity and the physical universe, whose great deterministic laws, instead of remaining remote and awe-inspiring, now use thought itself as an intermediary medium and are colonizing us on behalf of a silent world of which we have become the agents.
vs
“物质宇宙强大的因果决定性的规律,已不再是遥不可及、令人惊叹了,那些因果决定性的规律现在正利用思想本身来做为居间的媒介,正在替一个沉寂无声的世界把我们殖民化,而我们自己已经变成是那个无声世界的代理人。”

不过Strauss有些观点怎么也hard to miss:
“这个世界开始的时候,人类并不存在,这个世界结束的时候,人类也不会存在。我将要用一生的时间加以描述,人们设法了解的人类制度、道德和习俗,只不过是一闪即逝的光辉花朵,对整个世界而言,这些光辉花朵不具任何意义,如果有意义的话,也只不过是整个世界生灭的过程中允许人类扮演人类所扮演的那份角色罢了。”

10/5 “The Night Tiger” by Yangsze Choo. 设在上世纪30年代,尚处殖民时期的马拉西亚的奇幻小说。故事紧紧围绕一截被当成护身符的断指展开,一方要找回,一方要送回去,身后有49天的限期和会化人形的老虎的威胁。目前为止很喜欢看书里不同文化的融合(主要是各种迷信)。

10/3 “The Golden Thread” by Kassia St. Clair. 关于纺织品的演变的科普书,目前学习到的包括:维京人长船上的帆布是羊毛织出来的,这种羊毛生在一种特别的羊身上,不是剪下来是薅下来的;古埃及制作木乃伊用的亚麻布是被赋予宗教意义的,上世纪20年代发现King Tut的英国考古学家(当然是男的)完全不懂,不把裹尸的麻布当文物,都随意处置糟蹋了。

10/1 “The Dictionary of Lost Words” by Pip Williams. 去年看过一本”The Liar’s Dictionary”,也是讲编辞典的,非常烂,作者居然也姓Williams,总算从这本找回本了,很扎实的历史小说,把女主人公放在争取女性选举权运动和一战的大背景下,写她的成长和其女性主义意识的觉醒。虽然时间跨度和Emma Donoghue的”The Pull of the Stars”完全不同,立意、情绪、与历史的贴合度都高度相似,可以互为代餐。

9/28 “A Winter’s Promise” 愉快放弃。围巾像宠物一样养这样的细节还是可爱的,但女主角和她眼中的男主角实在没有魅力。本来好奇来自法国的YA小说会有什么独特风格,然后失望地发现情节注水+政斗幼稚这两点天下大同。

9/26 “Tomorrow, and Tomorrow, and Tomorrow” 回头看看这本踩点全面而精准,涉及:亚裔混血,残疾,技术行业的女性,阶级差异,文化挪用,还伴随着90年代以来的社会变迁,几乎太刻意,但作者笔下流露出来的self-awareness补救了这一点。有”The Storied Life of A.J. Fikry”前车之鉴,看到末1/3时的突发事件我非常担心会狗血收场,还好没崩。

9/24 “A Winter’s Promise” (The Mirror Visitor #1) by Christelle Dabos 开始的设定还挺有趣,世界由地理上分隔开的方舟组成,(隐隐可知原来的世界类似当下的地球),各个方舟的人有不同的魔法能力,比如女主用手可以摸出物体的‘经历’。

9/22 《鼠疫》 印象深刻的几幕:运送尸体的街车沿着海岸开过,覆盖着路人投掷的鲜花;Tarrou 和Rieux的夜泳;Grand再三打磨他的小说的开始句。书里许多长篇大论是关于瘟疫时期人们的信仰和个人选择,也有抽象概念和个体需求之间的冲突,但加缪笔下的疫情还是没有像现在这样被政治化的。

9/20 “Slow Horse”。后面的发展动静不小,但还是挺套路的——必有内鬼,(这里是走三步可以踩到一个);反派boss再老谋深算也是一步错步步错欲盖弥彰。

9/18 “Tomorrow, and Tomorrow, and Tomorrow” by Gabrielle Zevin。正好是给我这个年纪的人看的爽文:主人公和我差不多年份上的大学,许多让人怀旧的文化参照物;爽点在于看几位朋友交于微末一起搞创作,获得又叫好又叫座的成功——这点和‘Daisy Jones and the Six’有点像,但这里创造出来的是电子游戏。看到一半查查作者发现她还写过我应该看过并不太喜欢的The Storied Life of A. J. Fikry,就对书的后一半生出了戒心。

9/16 杨潇 《重走》。刚开始时人名众多,时间跳跃,有点目不暇接,现在看到作者走到中段,基本上每天看一章,节奏跟得上了,但因为完全没有去过西南这三个省,路上的风景口音美食都不太能够脑补,很可惜。喜欢每章开头只言片语串起来的摘要,是挺老派的做法。抗战部分除了各家的故事,印象比较深的是很多基础建设(公路,机场)都是费老大力气造出来,使用时间不长又为了不让日军用摧毁了。

9/13 加缪 《鼠疫》。以前没熬过José Saramago的Blindness前20%,疫情第三年,终于有勇气尝试这本,好像这里瘟疫的R0比新冠还是低不少,但更致命。加缪对他那个时代的官僚的刻画很逼真,好奇他如果有机会会不会想见识现在的大巫。

9/11 “The WEIRDest People in the World” by Joseph Henrich. 准备放弃。副标题是 How the West Became Psychologically Peculiar and Particularly Prosperous,但前面一直在论证的不是转变过程,是到底是不是Peculiar,而且虽然行文中语气谦和,仍不免让人觉得那是沾沾自喜的谦和,(很可能是我过分解读。)

9/9 “Slow Horse” by Mick Herron。因为翻拍的电视剧口碑不错,就找来试试。听到一半,确实英国人写丧最拿手了。群像戏,每个人的背后都有自己的故事,就对记不大住人名的听众不太友好。

9/7 “Murder and Mendelssohn” by Kerry Greenwood. 读书俱乐部难得选了本轻松的书,临时抱佛脚看完了,皆大欢喜的结局。作者把女主人公Phryne Fisher写得非常苏,能文能武,当然做红娘也不在话下。击败黑社会boss那节写得比较儿戏,murder mystery的解决倒是不落俗套。

9/5 “How Not to Be Wrong” by Jordan Ellenberg。非常风趣,又很有现实意义的数学科普书,从解释人们怎么用统计数据说谎,到怎么买彩票最稳妥(和方箱子里面怎么装进最多的桔子有关),到在大于两位候选人的情况下能否科学地设计投票规则等等,想等着家里小孩上中学以后一定要给她看。从个人来说,读通书里Buffon’s noodle problem的证明就值回票价了。

9/3 “The Sound of a Wild Snail Eating” by Elizabeth Tova Bailey。作者得了一种奇怪而凶险的病毒感染,经年卧床不起,偶尔机会得到了一只蜗牛养在身边,开始了对蜗牛精细的观察。这本和”The Book of Eels”有点像,主要是科普一种神秘而迷人的动物,但同时掺入了作者非常个人的经历和感受。重病缠身的Bailey 写‘Survival often depends on a specific focus: a relationship, a belief, or a hope balanced on the edge of possibility. Or something more ephemeral: the way the sun passes through the hard, seemingly impenetrable glass of a window and warms the blanket, or how the wind, invisible but for its wake, is so loud one can hear it through the insulated walls of a house.’对她来说蜗牛吃东西的声音提供了这种至关重要的focus和陪伴。略剧透:蜗牛是雌雄同体;书后面作者的蜗牛生了许多宝宝!

Baked Sweet Potato With Apples and Cranberries

4 sweet potatos

2 large apples

some dried cranberries (or fresh)

about 2 tbsp olive oil

1 tsp cinnamon

1 tsp dry Italian herbs (in place of sage)

about 2 tbsp maple syrup

1 tsp salt (or more)

Into 13×9 pan, loosely covered, 350F for about 75 minutes, with turnings in between. Result is creamy but took too long. Should up temp next time so it cooks around 45 min. as recipe claims. Good Thanksgiving side.

Alain Ducasse’s Gougères

Food & Wine

Ingredients
1/2 cup water

1/2 cup milk

1 stick (4 ounces) unsalted butter, cut into tablespoons (could have been less)

Large pinch of coarse salt (> 1tsp)

1 cup all-purpose flour

4 large eggs

3 1/2 ounces shredded Gruyère cheese (1 cup), plus more for sprinkling (just had cheddar)

Freshly ground pepper

Freshly grated nutmeg

Reunion with one of my favorite recipes from college. Only downside was the dough couldn’t fit on one baking sheet. Made around 30 and could have been a couple more.